怎么预防产后出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7
/ 1

怎么预防产后出血?

高红莲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卫生院  四川甘孜州  626001

   产后出血会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首要的原因。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1000ml。产后出血是可以预防的,需要在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阶段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一、产后出血原因

    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产妇因为恐惧、紧张、年龄大、营养差、肥胖等,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过快、体力消耗过大、妊娠高血压及糖尿病、贫血等,也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做过剖宫产手术、子宫肌瘤手术、多次人工流产等,会引起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下无法使得胎盘剥离面血窦良好关闭,从而引起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部分残留、胎盘粘连或植入等胎盘因素可引起产后出血。

二、产后出血如何预防

(一)产前预防方法

    第一,产妇需要做好产前检查,同时要做好孕期保健,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了解自己及体内胎儿的实际情况。第二如果患者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贫血以及羊水过多等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疾病,属于高危孕产妇,可以提前入院待产,并积极治疗妊娠期疾病。产妇需要在产检的时候发现并积极纠正贫血,预防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巨大儿等高危情况,产妇需要住院待产,并根据身体状况、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制定科学的分娩方案。第三,产妇需要检查凝血功能是否良好,必要时需要在生产期间给予相应的干预。第四,对于孕龄期女性而言,如果目前没有生育需求,则需要做好避孕,避免意外怀孕后进行人工流产,减少手术操作损伤子宫内膜。第五,产妇孕期内需要重视营养均衡,饮食方面需要食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吃瘦肉、鸡蛋、绿叶蔬菜、奶类、新鲜水果等,并且要注意水分的补充。食物营养需要丰富,并且要容易消化。少吃脂肪含量高、糖高的食物,避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第六,产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对自己有信心,消除恐惧和紧张。家人需要多陪伴产妇,给予情感支持与言语鼓励。产妇子宫收缩的间隙需要注意休息,可以适当进食,保持充足的体力,避免过早消耗体力。第七,对产妇各项检查结果、个人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准确识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做好产前出血的预防。

(二)产时预防方法

    第一,对产程进行严密的观察,对产妇子宫收缩情况以及膀胱膨胀程度进行重点观察。利用产程图对产妇实施监护,对其血压、脉搏的变化进行了解,实时评估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进展情况。第一产程时对产妇的产程进展进行密切观察,预防产程过长,同时避免产妇过度疲劳。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对产妇使用镇静剂,保证分娩顺利进行。第二产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指导产妇正确呼吸、用力,必要时可开展会阴切开术。控制胎儿娩出速度,避免分娩过快。娩出胎儿的肩以后使用缩宫素,肌注或者静滴,促进子宫收缩。接产技术操作要规范,正确引导胎头胎肩及胎体顺利娩出。第三产程时,观察到胎盘自然剥离征象以后,使得胎盘、胎膜完整排出,同时检查其是否完整。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促进子宫收缩。同时计算出血量。第二,产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的会阴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发生软产道损伤。如果患者出现阴道血肿,可以对产妇实施切开排出手术,将纱布条填塞到血肿外进行加压止血。第三,产时需要对产妇的静脉适时开放,对胎盘及胎膜的完整情况进行检查。第四,分娩过程中不断给予产妇鼓励,避免其情绪过于激动、紧张。宫缩时对脐带进行适度牵拉。

(三)产后预防方法

    分娩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间段,需要对产妇进行重点的看护。第一,产后2小时内需要对产妇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了解其是否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触摸皮肤确定是否湿冷,观察其精神状态,有无烦躁。检查产妇阴道出血是否有异常情况,以此尽早发现产后出血,及时处理。第二,让产妇尽早接触新生儿,通过新生儿的吸吮乳房的动作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能够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第三,观察产妇产后子宫收缩情况,正确地对产妇使用缩宫素。第四,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可以给予凝血因子进行补充。分娩是软产道损伤,则及时缝合。第五,产妇分娩后需要注意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可以及时进食,补充能量。第六,为患者测量血压,了解阴道流血量、脉搏、子宫高度及膀胱充盈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结语:综上所述,产后出血虽然危害较大,但是可以进行预防。需要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在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阶段开展相应的预防,并从主要原因入手对产妇进行预防性处理,保证产妇维持在相对良好的身体状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体力充沛,进而顺利完成分娩,减少分娩造成的不良影响,避免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