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在乳腺癌化疗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7
/ 2

认知行为干预在乳腺癌化疗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刘玉莲

绵竹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200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乳腺癌化疗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提升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乳腺癌;PICC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调查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每年以3%的速率增加[1]。手术为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式,为巩固手术疗效,防止患者术后复发,术后辅助化疗至关重要。化疗方式主要为静脉治疗,然而此前应用的全凭静脉化疗对静脉血管的刺激性较重,极易诱发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2]。经外周静脉导管置入(PICC)是一种操作便捷的化疗方案,其可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被广泛用于临床。然而在应用中发现,患者需长期的带管,多数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同样可诱发多种并发症[3]。相关报道指出,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4]。认知行为干预是基于健康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干预方式,通过纠正患者的认知,进而促使患者自主转变行为,促进身体的健康。本研究拟将认知行为干预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观察其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均接受PICC置管;患者神志清楚;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存在全身感染疾病;血管条件差者;存在认识功能障碍。根据奇偶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年龄42~78(61.24±4.76)岁,体质量指数(22.75±1.86)kg/m2,病理分期:Ⅱ期/Ⅲ期/Ⅳ期=12例/11例/7例,受教育年限(10.05±1.26)年。对照组年龄43~76(60.16±4.88)岁,体质量指数(22.83±1.95)kg/m2,病理分期:Ⅱ期/Ⅲ期/Ⅳ期=13例/10例/7例,受教育年限(10.21±1.3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向患者介绍化疗相关知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讲解PICC置管的日常护理方式等。

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1)认知干预,护士在PICC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乳腺癌知识、PICC置管的优势、置管流程等,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认识PICC置管。(2)心理干预。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评估患者的心态变化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可通过邀请接受PICC置管且心态较好的患者现场示范,增强患者的信心,打消其担忧;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及鼓励,告知家属其鼓励对患者行为的影响,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医开展化疗。(3)行为干预,PICC置管期间护士需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在PICC日常维护中观察患者皮肤颜色、穿刺点是否出现渗血、渗液,周围皮肤是否存在红肿等异常变化;每天测量患者的体温,异常升高者,及时告知医师。每天测量上臂围,臂围增加>2 cm且皮肤颜色苍白、皮温下降应及时干预;嘱咐患者出院后可对穿刺手臂进行热敷等,在生活中注意保持管路的固定,防止滑脱、移位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护能力,包括4个维度,分值越高自护能力越好。统计静脉炎、感染、导管移位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并发症、性别、病例分期等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ESCA评分、年龄、受教育年限等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

干预后观察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ESCA评分分,

组别

n

自护责任感

自护技能

自护知识

自护概念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0

18.64±3.24

37.64±3.64

16.74±4.06

32.87±4.56

15.87±3.24

31.67±4.56

17.24±1.87

32.04±2.08

对照组

30

18.45±3.41

25.47±5.02

16.54±4.21

27.86±6.14

16.07±3.47

24.08±4.33

17.17±1.80

26.74±3.40

t

0.221

10.750

0.187

3.588

0.231

6.611

0.148

7.283

P

0.826

<0.001

0.852

0.001

0.818

<0.001

0.883

<0.001

2.2  两组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n

静脉炎

感染

导管移位

总计

观察组

30

1(3.33)

2(6.67)

0

3(10.00)

对照组

30

4(13.33)

5(16.67)

1(3.33)

10(33.33)

χ2

4.812

P

0.028

讨论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手术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术后化疗辅助为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措施[5]。然而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程较长,长期的静脉化疗期间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强,此外反复静脉穿刺对局部的血管结构及皮肤产生破坏作用,增加静脉炎或置管局部感染的风险。PICC置管是自周围静脉向中心静脉置管的技术,该种方式对机体的创伤轻,置管后可留置较长的时间,可避免反复穿刺引起的损伤,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6]。然而多数接受置管患者对该种装置的了解较少,日常维护技能存在欠缺,可增加PICC置管化疗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提高置管的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

认知行为护理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使患者自主转变行为,进而更好的促进患者自身的健康[7]。本研究将认知行为干预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其原因为认知行为干预中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纠正患者对PICC置管的认知,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疏导患者不良情绪,通过介绍置管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引导患者积极参与日常维护,在保证化疗效果的同时,提高化疗的安全性,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可提升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商芳,徐芳,高芳宁.精细化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1045-1046.

[2]李丹,陈是瑾.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中防治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2):4-6.

[3]高艳霞,贺慧.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期间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18):171-174.

[4]邵敏,李传辉,段晓侠,等.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预警模型的构建及运行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 2023, 45(19):3026-3029.

[5]陈颍,张影,刘娜娜,等.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癌术后PICC带管出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 20(15):2329-2333.

[6]杨东静,崔玥,张震震,等.以自我管理模式为指导的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PICC置管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23, 21(3):396-399.

[7]吴晓娟,张晶,刘晓静.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干预模式在乳腺癌行PICC置管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罕少疾病杂志, 2023, 3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