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宣肺通窍针法联合大椎穴温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8
/ 2

观察宣肺通窍针法联合大椎穴温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马苗 杨墨通讯作者

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  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目的 以7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宣肺通窍法与大椎穴温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7例,联合应用宣肺通窍针法与大椎穴温针灸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鼻症状总分、鼻炎伴随症状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宣肺通窍针法和大椎穴温针灸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宣肺通窍针法;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

变应性鼻炎的发作具有持续性,通常每周发作4d以上,每年发作频率超过4周[1]。这是一种机体与变应原相接触产生的一种鼻黏膜过敏性疾病,患者主要伴有打喷嚏、鼻塞、鼻痒、流清水样涕等症状。数据显示[2]:我国变应性鼻炎患者已经超过2亿。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肺功能降低,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医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规手段,但不良反应较多,而且病情易反复,只能暂时控制症状。中医学领域,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历史悠久,积攒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分别比较了常规西医治疗与中医(宣肺通窍针法+大椎穴温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组别

n

男/女

年龄(岁,x±s)

病程(年,x±s)

观察组

37

21/16

31.47±1.25

4.72±2.14

对照组

37

19/18

31.68±1.73

4.69±2.25

t/

1.284

0.9375

1.2869

P

>0.05

>0.05

>0.05

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3]:①病史:与烟尘、花粉、化学气体等物质相接触,或者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发病。②临床症状:鼻分泌物多、鼻痒、鼻塞、打喷嚏,满足≥2项症状,且症状每天持续时间>1h。③临床检查:鼻黏膜水肿、充血、苍白。④实验室检查:发作期鼻分泌物涂片或(和)结膜刮片嗜酸性粒细胞检查显示阳性。(2)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①症状:鼻痒、流清涕、鼻塞、频繁喷嚏、畏寒畏风、气短懒言、嗅觉减退、面色苍白。②舌脉: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或虚弱。(3)知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自愿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2)最近3个月内接受过抗过敏或者激素治疗;(3)合并鼻窦炎等其他鼻部疾病;(4)精神疾病;(5)妊娠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开瑞坦,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剂量10mg/d,连续用药四周。

观察组:(1)宣肺通窍针法:取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风池穴、足三里、合谷穴(除印堂穴外,其它均为双侧取穴)。取患者仰卧位,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0.30*40mm)。迎香穴针刺透向鼻通穴,行针至整个鼻腔有强烈的酸胀感;鼻通穴针尖朝上方斜刺,行针至针感扩散至鼻根部;印堂穴采用提插进针法,行针至针感扩散到鼻尖;风池穴向鼻尖的方向进针,行针得气;足三里穴、合谷穴采用指切进针法,直刺0.5~1寸,行针至得气。接入电针仪,设置疏密波,留针20min,隔天针刺1次,连续治疗4周。(2)大椎穴温针灸:患者俯卧位或坐立位,针刺大椎穴行针至得气,在针柄处放置艾柱并点燃,做好防烫伤措施。15min/次,3次/周,一个疗程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评定标准[5]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1)鼻症状总分(TNSS):采用 0~4分5级评分法评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四项比症状,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微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较重症状、4分为非常严重;(2)鼻炎伴随症状总分(TNNSS):评估患者的鼻黏膜充血水肿、双侧鼻甲肿胀等情况。评分区间1~3分,1分为最轻、2分为中度、3分为最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SS、TNN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x±s)

组别

时间

TNSS评分

TNNSS评分

观察组

治疗前

8.62±2.73

4.52±1.83

(n=37)

治疗后1周

6.25±2.73①②

2.97±1.84①②

治疗后2周

5.04±2.32①②

2.43±1.76①②

治疗后4周

3.67±2.28①②

1.72±1.24①②

对照组

治疗前

8.64±2.65

4.57±1.85

(n=37)

治疗后1周

7.68±2.41

3.49±1.76

治疗后2周

7.21±2.28

3.18±1.67

治疗后4周

6.84±2.31

2.46±1.5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缺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国内外的西医治疗主要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种方式:前者包括免疫疗法、避免疗法;后者包括手术治疗,比如筛前神经切断、翼管神经切断等,以及药物治疗,比如使用肥大细胞稳定剂、抗胆碱药物与抗组胺药物等。但从临床情况来看,西医治疗效果一般,而且容易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较差。药物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方法,西药疗效快,但药效维持时间短,复发率高,所以临床应用受限。免疫疗法的疗程较长,价格高,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而手术是一种侵入性、创伤性的治疗方式,在非必须情况下,患者基本不接受。

祖国医学中,变应性鼻炎属于“鼽”、“嚏”范畴,治疗要点在于通鼻窍、宣郁热。发病后,患者主要伴有流清涕、鼻痒、鼻塞、打喷嚏等症状,患病多年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眼部发痒。此病的病位在鼻,与肺、脾、肾三种器官有关。《灵枢·本神》记载:“肺气虚则鼻塞不利。”肺气不足会导致寒邪经鼻进入机体,肺主涕,鼻窍堵塞,清涕自下。《医学纲目》对“鼻鼽”的发病机制有详细而深刻的阐述:“火攻肺虚鼻鼽”“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鼽衄鼻窒”“少阳司天,火淫所盛,甚则鼽衄”,所以,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此病属于寒邪,宜采用温剂治疗。《针灸甲乙经·血溢发衄》记载了治疗鼻鼽的主要穴位:“鼽衄有痈,迎香主之。”因此,本文选取迎香穴、印堂穴为主穴,辅以风池穴、鼻通穴、合谷穴、足三里穴。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属于手足阳明交会穴,亦是近端取穴,针刺可通利鼻窍。印堂穴属于经外奇穴,在督脉循行线上,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督脉统摄机体的阳气,维持元气功能,循督脉取穴,能够畅通局部的经气,提升阳气。鼻通穴也属于经外奇穴,鼻翼旁,与迎香穴和印堂穴都属于局部取穴,充分体现腧穴的近治效果。风池穴为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针刺两穴位能够宣肺通鼻。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宣利肺气的效果。大椎穴位于督脉经气和手足三阳经的经气汇合部位,通过温针灸的方式能够驱寒邪、畅气机,疏通全身的阳气。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宣肺通窍针法与大椎穴温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尚慧梅,郑通,黄玲,等.宣肺通窍针法联合大椎穴温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23,39(6):22-26.

[2]沈菲,彭拥军,史军.宣肺通窍针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17,33(1):11-14.

[3]彭拥军,孙建华,王和生,等.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7):3024-3026.

[4]杨菲,李鹏,武本涛,等.桂枝加黄芪汤联合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2024,41(3):349-353.

[5]李岩,王睿,吴一浪,等.鼻内针刺联合揿针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9(6):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