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9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刘远芬

(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恢复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通过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更佳(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让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使其护理依从性更高,进而逐渐恢复了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脑梗死患者;功能训练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发局部脑组织因缺血而发生坏死。此类状况通常是由于脑动脉系统中的一条或多条血管发生阻塞,阻碍了氧气向脑细胞输送[1]。脑梗死的症状可能包括突然的面部、手臂或腿部一侧无力;说话或理解困难;视力突然模糊;走路、眩晕、协调能力突然下降;以及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等。脑梗死治疗包含两个阶段:其一,溶栓和取栓治疗[2];其二,即非急性治疗,利用药物对病情加以控制,该阶段以恢复为主,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也非常关键,尤其是针对患者各功能器官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本院在2023年2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70名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意在明确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23年2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70名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70例患者平均分配至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57.48±5.16)岁;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58.36±5.09)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已确诊为脑梗死;②患者没有其他重大疾病;③意识清晰患者;④选取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患者;②合并其他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实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康复等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并进行干预,向其介绍疾病知识,让患者能够了解自己的病情,能够积极应对疾病。②被动训练: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而导致肢体功能减退,进而引发致残风险,此时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可开展被动训练,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训练关节和肌肉的灵活度,以每次训练30分钟为基准,护理人员监督患者每天坚持训练。③语言训练:由于患者脑组织受损而导致说话困难,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语言训练计划,比如可以让患者朗读文章,以促进其语言功能逐渐恢复。④按摩辅助: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按摩,每天坚持按摩可以有效避免褥疮的形成。⑤肢体训练:对不同患者开展肢体训练,通过让患者进行摆臂运动提升肢体灵活度。⑥精细化训练:鼓励患者进行扫地、整理衣物等活动,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MA和NIHSS评分。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更佳(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s)

组别

例数

FMA

NIHS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5

51.15±7.12

76.32±6.33

15.17±2.13

7.08±2.23

对照组

35

51.19±6.81

62.09±5.24

15.19±2.16

12.45±2.24

t

0.024

10.245

0.039

10.051

P

0.981

0.000

0.000

0.000

2.2比较两种患者护理依从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种患者护理依从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依从

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观察组

35

20(57.14%)

14(40.00%)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11(31.43%)

17(48.57%)

7(20.00%)

28(80.00%)

x2

5.081

P

0.024

3讨论

脑梗死普遍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其特点为发病急,且致残率较高。该疾病老年人发病比例较大,因此后期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此疾病会使脑组织受损,导致患者出现认知障碍、行动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等等,严重困扰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若尽早对患者进行科学护理,则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3]。早期康复护理具有创新性,其是降低脑梗死功能障碍的关键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功能训练,如上肢摆放,翻身坐起训练,步行训练和体重训练。临床上认为,只要脑梗死患者病情较为稳定应尽快进行康复治疗。积极做康复可以有效地改善丧失的运动、言语、认知等功能,促进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再适应,恢复自主活动、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大概率能够恢复到卒中前生活水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更佳(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使其护理依从性更高,从而促进了生活能力逐渐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荐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莹.综合康复护理全过程干预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2):120-120.

[2]蔡佩丽,梁美秀,陈如心.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40(5):1120-1122.

[3]郑鑫.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5):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