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中“碳中和”元素的挖掘和融入研究

/ 2

思政课程中“碳中和”元素的挖掘和融入研究

刘燕  刘梅敬  张文娟  闻永健

华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  

绿色经济复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应然选择。工业文明主导下的褐色经济,导致化石能源过度使用,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日俱增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内、国外都纷纷开启了碳中和的科技研究和实践行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实现碳中和绿色经济发展开辟了路径。目前,碳中和作为一种创新的绿色发展理念并未普及大众,也并未深入人心。而且国内外很少有将碳中和作为一种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中的,这给思想政治课程中碳中和元素的挖掘和融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科技储备人才,本课题努力让当代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认识碳中和的理念,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渊源中理解碳中和理念的发展源头,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域下梳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脉络,从新时代习近平新思想中学习共产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认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一、“碳中和”元素的挖掘研究

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渊源中理解碳中和理念的发展源头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是中国人低碳发展理念的最深基因,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核心,并包含着尊重自然、善待万物的生态伦理道德;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告诫人们要了解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要遵循自然法则,不得违背自然规律;佛家万物平等的生态观承认世界是一个休戚相关的生命共同体,物种地位平等、都很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反对焚林竭泽,要求我们可持续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域下梳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就是保护生产力,而对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等同于在发展生产力。可持续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观点,可以理解为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或发展形态。

从新时代习近平新思想中学习共产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要坚持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从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促导低碳减排实效。这是有责任、有条件、有信心地达成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

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认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中。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的提出,是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绿色经济复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

二、“碳中和”元素的融入研究

内容融入研究

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层面论证碳中和元 素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可行性和理论必然性本体论:碳中和的提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论: 碳中和的提出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对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阐释和丰富是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对规律的科学把握,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引导人们的行为,达到天蓝、山青、水秀、人美的和谐状态;价值论:碳中和的提出体现碳中和目标的价值意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唯物史观:碳中和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意识反作用的集中体现,政治经济学: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集全世界之力,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发挥市场主战场的作用;科学社会主义:碳中和的提出体现胸怀天下格局,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然要求。通过以上分析,碳中和元素可能并且 也可以融入思政课程。

(二)方法融入研究

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将碳中和元素融入思政课,改变了过去思政课程存在的教学事例内容陈旧,教学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少,难以引发学生共鸣的问题,从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变革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小组实践活动,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对学习、生活都有了更多感悟,同时学生根据各自完成的研究在课堂进行展示,听讲解的学生可以随时对其中一些不明白和错误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通过课程讲解,学生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知,又锻炼了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双碳"战略的理解。丰富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了重组和合理安排,变讲授式教学为交互式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突破教 师、学习时间、地域的限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注重课后反思,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案例课后及时对教学所选案例内容进行反思。通过教学过程及时发现案例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与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大学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从思想上解决为谁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低碳经济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碳中和作为当前最前沿的绿色科技,已经逐步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相关专业课程当中。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科技储备人才通过碳中和元素融入思政课程,力努让当代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认识碳中和的理念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中,努力达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融入碳中和理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用碳中和理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碳中和理念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梳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脉络过程中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从认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23.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09,519.

项目基金:华北理工大学2022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碳中和专项)“思政课程中碳中和元素融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