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中医内科治疗感冒的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2
/ 2

如何运用中医内科治疗感冒的方法分析

魏建平

220721197805250449

摘要:很多人出现过感冒的情况,这种疾病会引起多种症状,常见的主要是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发烧等。感冒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在得了感冒后,人们会出现身体不适的问题,而且感冒的程度不同,身体的不适感也会有一定差异,一般程度较轻的患者只用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即可,而程度较重的患者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患者可能存在严重伤风的政症状,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在治疗感冒时,要需要结合发病的原因,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做到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内科;感冒;治疗;原因;方法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医疗工作者从中医视角出发对于感冒的治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促进了感冒患者治疗方案的多样化发展。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的概率比较高,而且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在中医古书《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认为引起感冒的原因多为外感风邪,一般人在受风后,会使人出现头痛、振寒等症状。

一 造成感冒疾病发生的原因

1.1相关因素

根据《内经》中记载,诱发感冒的原因主要是风邪,在季节交替的时节最容易发生感冒,常见的症状主要有风寒与风热。还有一种致病因素是时邪病毒,是指由传染引起的感冒,在感冒高发期,患有感冒的人身体内有病毒,这种病毒可能会在空气中传播,会传染给其他人。

1.2感冒的病机

引发感冒与周围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在冷热交替的时节,人们身体的抵抗力也比较差,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导致人身体内部组织的不协调性,容易引发感冒疾病。有的人身体比较弱,在风邪的影响下,会出现头痛症状,再加上休息不足,会使感冒病毒乘虚而入。感冒的病机是肺卫失和,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卫外之气会出现失调的情况。在人身体比较虚弱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外邪或者风邪会通过皮毛入侵人的身体,会对人的肺部造成损坏,而且会影响肺功能的正常发挥。感冒还会引起鼻塞,会引起喉咙肿痛,鼻与喉都是肺系统的流通器官,风邪会从人的口鼻进入身体,会对肺部造成损坏。人体出现卫表不和的情况后,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肺失宣肃的症状主要是鼻塞、咽痛、咳嗽等。

1.3病理变化

人们在出现感冒症状后,并且的程度与人的身体状况有着较大的关系,有的人体质比较弱,感冒的症状会比较严重。感冒的临床症状比较多,常见的主要是风寒、风热、暑湿等。风寒主要是由风邪引起的,会导致肺气失宣。风热暑燥主要是由皮毛疏泄不畅引起的,会导致肺失清肃。出现这些症状后,患者必须及时治疗,为了避免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患者还可以去医院检查,避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二 感冒的临床症状

临床上,感冒初期人们容易流鼻涕、打喷嚏,会出现咽喉疼痛、鼻塞、咽痒等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也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感冒人群的鼻涕起初是清水样,随着病情不断变化,两三天之后清涕会逐渐变稠,进而出现肢节酸痛、咳嗽剧烈等症状。又因为夹湿、夹躁及夹暑等不同的夹邪,所以也会发现相关的症状,具体可表现为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大多数时候,人们发病突然,且身体感觉恶寒、疲乏、发热及酸痛无力等,大部分情况下病情都比较严重。普通的感冒是不具有流行性的,病程期比较短,一般几周之内就可以痊愈

三 中医治疗感冒的原理

3.1扶正祛邪

中医治疗感冒的首要原则是扶正祛邪。正气代表人体健康的基本力量,而邪气代表病邪的侵袭。中医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正气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抵御病邪的侵袭。

3.2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和病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感冒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鼻塞等,中医会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进行辨证分析,并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草药配方。

3.3疏风散寒、解表宣肺

中医治疗感冒注重疏风散寒和解表宣肺。感冒多由外邪侵袭引起,中医通过采用温散、辛散、发散等药物,促使病邪从体表排出,恢复正常的表达功能。同时,宣肺通窍,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促进气机的顺畅。

3.4调理气血、活化气机

中医治疗感冒还注重调理气血、活化气机。感冒会导致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中医通过运用调理草药、针灸和推拿等疗法,疏通经络、活化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四 中医针灸疗法

4.1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部后方的两侧,是治疗感冒的常用穴位之一。通过刺激风池穴,可以疏散风邪、舒展气机,缓解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4.2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骨的棘突下凹陷处,也是治疗感冒的重要穴位之一。针刺大椎穴可以调节肺气,增强肺功能,改善咳嗽、咽痛等症状。

4.3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间,是治疗感冒的常用穴位。刺激合谷穴可以散寒祛邪,提高免疫力,缓解鼻塞、咳嗽等症状。

4.4刺络疗法

刺络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经络的方法来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的针灸技术。在治疗感冒时,可以选择刺激手阳明经、足太阴经等经络,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抵抗力。

五 中药治疗

5.1风寒束表

治法:辛温解表。处方: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

本方以荆芥、防风、羌活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解表疏风;枳壳、前胡、桔梗宣肺利气;独活、川芎止头身痛;茯苓、甘草化痰和中。

风寒重,恶寒甚者,加麻黄、桂枝;风寒挟湿,身热不扬,身重苔腻,脉濡者,用羌活胜湿汤加减;风寒兼气滞,胸闷呕恶者,用香苏散;风寒兼咳嗽者,用杏苏散。

5.2风热犯表

治法:辛凉解表。处方:银翘散(《温病条辨》)。

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表;薄荷、荆芥、淡豆豉辛凉解表,兼以清热解毒;桔梗、牛蒡子、甘草清宣肺气,利咽化痰;竹叶、芦根甘凉轻清,清热生津以止渴。

发热甚者,加黄芩、石膏、大青叶清热;头痛重者加蔓荆子,菊花清利头目;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马勃、玄参利咽解毒;咳嗽痰黄者,加知母、黄芩、贝母、杏仁清肺化痰;口渴重者,重用鲜芦根,加花粉清热生津;风热挟湿,胸闷呕恶者,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

5.3暑湿伤表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处方: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香薷祛暑发汗解表;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厚朴、扁豆和中化湿。

若暑热偏盛,加黄连、黄芩、青蒿清暑泻热;若因夏令酷暑,久曝烈日之下或连续高温作业汗出过多,中气耗伤,暑热内迫,气火壅遏,气机逆乱,闭塞清窍而致头晕、头痛、胸闷身热、面色潮红,继而卒仆,不省人事,气息粗促,牙关微紧,舌红而干,脉洪数之证(俗称“中暑”或兼见四肢厥逆者称“暑厥”),应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之处,采用解暑益气、清心开窍之法,药物治疗应急予牛黄清心丸以清心开窍,继用白虎加人参汤或清暑益气汤加减,以祛暑消热,益气生津。

5.4气虚感冒

治法:益气解表。处方: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中人参、茯苓、甘草扶正祛邪;苏叶、葛根疏风解表;前胡、桔梗、陈皮、枳壳、半夏宣肺理气,化痰止咳。表虚自汗,加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

5.5阴虚感冒

治法:滋阴解表。处方: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方中玉竹滋阴以助汗源;白薇清热和阴;葱白、薄荷、桔梗、豆豉疏表散风;甘草、大枣甘润和中。

阴伤明显,咽干口渴甚,加沙参、麦冬养阴生津;心烦口渴较甚,加黄连、竹叶、天花粉以清热生津除烦[3];咳嗽咽干,咯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蒌皮利咽化痰。

结语

大量临床治疗经验指出,通过结合中医理论对于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工作的针对性水平,其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与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推动了患者预后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庞浩龙,贡联兵.治疗感冒中成药的合理应用[J].人民军医.2023年01月.

[2]谷中瑞.中医内科解毒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