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2
/ 2

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探讨

刘中正

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现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其发展状况依旧受制于多种内部及外部因素,随着近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现实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从政策、产业和人才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旨在通过推动新兴的农村经济与发达的城市的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等手段,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协同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实践经验。

1 制约因素

1 1 政策扶持因素

在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的情况下,农村经济初步取得发展成果,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传统小农生产方式所形成的粗放落后的经营方式,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从而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因此,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乡村,家庭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单位,生产水平不尽如人意,销售渠道也不理想。这些因素导致农业经营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过高、收益偏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有助于解决上述矛盾。然而,我国尚未建立专门针对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体系,这给农产品网络营销带来了一些限制,导致农产品在流通环节遇到了许多障碍。为了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环境。随着网络营销平台的兴起,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销售产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进一步拉大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加剧了农村经济总体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1 2 基础设施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而且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水平仍然不够高,尤其是在一些非常落后地区,仍然使用老化农业设备,这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机械化程度过低会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效率,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利润。负责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应用的主要是地方政府,但由于地方政府的能力有限,无法调动和引导广大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而且资金非常有限,无法为农民提供可靠的基础设备创新和完善资金支持,制约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 3 产业结构因素

近年来,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供给和需求错位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农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过于单一化和片面化的产业结构无法满足市场调节要求,无法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3]。因此,我国农产品的整体市场稳定性不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对农村种植业的实际结构产生严重影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

2 对策和建议

2 1 加强政策扶持

加强对于农村产业的支持,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持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国家应该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就业岗位,并将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为了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真正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提取机制,实现资金的均等化。通过完善农村产业经营保障制度,可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农村居民的养老负担,确保农村产业经营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需要全面了解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优势、短板和制约障碍,并准确把握农村的格局、区位和优势,以指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积累宝贵的推广经验,以推动农村下乡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推进农村产业集约化的发展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原则,以实现规模化的目标。通过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户的专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整合农业资源,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农村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提供技术、资金、管理和经营支持的同时,产业联盟在农村产业生产链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相互合作和统筹协调发展来实现

[5]

2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它包括交通、水利、通信、电力、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并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6]。例如,修建农村公路可以方便农村居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可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完善通信设施可以促进农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村物流、通信等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2 3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产力,需要进行深入的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可以让当前的农业经营方式不断更新和突破。首先,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全面明确,找出其弊端和不足之处,加大改革力度。同时,需要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多层次的划分,这样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经营制度才能得到持续的完善[7]。其次,需要加强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并对各种集体资源进行科学的统筹配置,以实现高效利用,从而推动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种植;也可以通过企业承包给农户,并提供相关技术,农户提供劳动力和生产力,共同获得经济效益。最后,持续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全面引入政策补贴和金融保险,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在原本的农村经济发展背景下,培育出新的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并采取土地入股等各种经营手段,进一步扩大地区农业的规模,提高整体经营水平,从而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的经济利润,实现更大的突破[8]

3 展望

推进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在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积极探索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两者间的融合。在此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不断增强农民自身建设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参考文献:

[1]宋鑫,黄桂贞,冯明伟. 乡村振兴与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探析[J]. 中国市场,2024(18):9-12.

[2]范晓菲.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探究[J]. 时代经贸,2024,21(5):20-22.

[3]宋斯特.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24(7):33-35.

[4]颜永杰.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3):170-173.

[5]宋彩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路径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24(2):5-7.

[6]李傲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J]. 村委主任,2023(12):69-71.

[7]邹烨.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金融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J]. 河北农机,2024(7):157-159.

[8]西光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24(9):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