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表征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2

幼儿自主游戏表征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王志琴

连州市第一幼儿园

摘要:表征是幼儿思维模式的具象体验,也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外界、构建认知的具现形式,更是映射幼儿发展过程与学习过程的重要载体。幼儿的游戏表征是他们对游戏过程进行的回顾和反思。教师倾听和记录幼儿对自己表征的叙述和表达,是幼儿再一次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思,是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深度学习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幼儿表征,倾听,反思,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给予幼儿更多自我表现和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想象与情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尊重每个幼儿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想法,对幼儿的思想表述进行肯定,鼓励幼儿用绘画、文字、涂鸦等方式来记录自己的观察与探究过程,阐述自己的总结,从而让记录这一过程更具有教育意义。幼儿的表征是自身想法和思维的展现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表征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也是指导幼儿后续发展的重要参考。

一、案例呈现——惊喜连连

小斜坡大发现

小妍:我和浩羽、俊俊搭了一个架子,在上面摆了一些1号圆柱和2号圆柱。还在架子前面搭了一块长板,做斜坡。浩羽想让1号圆柱从斜坡上滑下去。他成功了两次。俊俊也拿起一个1号圆柱,让圆柱从斜坡上滚落下来他也成功了。我也想让圆柱从斜坡上滚下去,但是积木从旁边掉了下去。皓羽也试了一下让圆柱从斜坡滚下去,也失败了。皓羽再一次拿起圆柱,让圆柱平的一面贴着长板,就像第一次那样准备让积木滑落。我发现了秘密:平的那一面比较宽,滑下去比较慢所以(圆柱)才不会掉下斜坡。然后我们又玩撞击游戏,皓羽拿来一块长长的积木挡在下面(斜坡)。俊俊想用2号圆柱从坡顶滚下去撞到底下的长板,可是失败了,圆柱从旁边掉了下去。俊俊连续试了两次都没撞倒长板。他又试着用1号积木去撞,也没有成功。俊俊拿起2号积木说:“这个重一点。”然后再一次发起攻击,这时皓羽刚好起身去捡旁边的积木。哐当一声,坡底的长方体障碍物被撞倒了,我和俊俊拍着手欢呼起来。

图片1微信图片_20230823164634

教师的思考: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互相模仿、反复尝试进行探究,体现了幼儿主动学习、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幼儿在搬运积木的过程中,大肌肉得到了锻炼,抓取积木的过程中手部小肌肉群也得到发展,在搭建的过程中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的控制能力也得到提升。

幼儿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发展,通过分辨积木的形状、高矮、大小,初步形成了对形状的感知能力。在尝试用积木的侧面和横切面从斜坡上滑下与滚落的过程中,小妍发现了积木的横切面比较宽,而且朦胧感知到积木的横切面跟长板发生的摩擦大,下滑速度会比较慢,所以滑落时不容易掉落。在用不同大小的圆柱滚落撞到坡底的障碍物的过程中,幼儿虽然不能明确地说出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但是对重量与力的关系有了直观的经验和初步的感知。从幼儿的表征与反思中,我们发现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惊人的观察能力。

二、倾听儿童思想的多元价值

幼儿的游戏表征是他们对游戏过程进行的回顾和反思。教师倾听和记录幼儿对自己表征的叙述和表达,是幼儿再一次对自己的进行游戏反思,是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深度学习的最佳途径。在一对一倾听游戏故事的过程中,幼儿用语言向老师讲述自己画了什么、如何进行游戏,幼儿常常会在表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萌发新的想法,这是二次反思,也是幼儿通过语言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第二次总结。教师用文字为幼儿记录游戏经验、描述幼儿的绘画、记录幼儿的语言时,幼儿会再次回顾自己的游戏,这是他们的第三次反思。

每一次反思,幼儿都会在不同层面重现和回忆自己的游戏经历,教师通过倾听幼儿的表达发现他们的思维,不断加深对幼儿的认知。幼儿在自主游戏和自主表征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表征与记录的细节操作

幼儿自主绘画、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游戏和想法、聆听并回忆游戏过程会进行三次反思,在这一过程中,负责不同功能的大脑区域协同作用,促使幼儿的学习和理解更加深入。但是,在平时对幼儿的观察中,我们常常会感到疑惑。

1.幼儿讲述游戏故事时,有时画出来的内容与游戏内容毫不相关。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在记录幼儿语言表征时,该怎么提问,怎么引导呢?是带着成人的主观想法与提问、引导,还是尊重幼儿的表达,倾听幼儿的想法,并详实记录幼儿的表征?

案例:

诗瑜今天在综合区和小伙伴们用双梯、长板搭建房子,房子搭好后,他们每人住一层,诗瑜个子最小,她当小妹妹,住在最下面那一层。可是她的表征却和今天的游戏内容好不相关。她画的是家里的房间,房间里有很多公主裙子和公主玩具。她的语言描述也非常天马行空,想象力非常丰富,围绕她和妹妹穿越到古代变成了公主编了一个情节相当丰富的故事。

教师的思考:

本着尊重幼儿的原则,无论幼儿讲述的是绘画内容还是刚才玩过的游戏,甚至与这些都不相干的内容都是允许的。因为,那是幼儿脑海中最真是的想法,不是为了迎合成人的要求或回答成人的问题而进行的描述。如果在一对一倾听这一环节,幼儿实在没有什么想表达的或者因为胆怯而不敢表达,这时教师可以问一些与刚才游戏相关的问题,或是问一些与幼儿图画相关的问题,来启发幼儿进行思考。

2.在记录幼儿语言表达时,是详实记录幼儿说出来的一字一句,还是稍加语法修饰,写下我们成人认为语序正确的句子呢?

案例:

豆豆连蹦带跳地拿着画好的游戏故事来到我面前,兴奋地说:我今天和宽宽一起搭建飞机,这是机舱,这是机翼......飞机需要1500元,飞机飞过太平洋会产生很多静电(他指着画面中画的闪电说)。

教师的思考:

当豆豆说到“飞机需要1500元”时,我用疑问的语气重复他的话语:“飞机需要1500元?”豆豆听出了我的疑惑,立即用坚定的语气回答:“搭飞机需要1500元。搭飞机要买机票的。”教师在记录的过程中,当幼儿说出不完整的句子时,教师在详实客观记录幼儿句子的同时,嘴上重复一遍正确的表达,一方面实现“磨耳朵”的目的,为幼儿提供语言示范,让其自然习得正确的表达,一方面可以确认幼儿是否想表达这个意思。

3.幼儿几乎每天都会进行游戏表征,幼儿的作品会非常多,我们是将所有的游戏故事收集起来,等到期末一次性全部交给家长,还是每个月或半个学期汇总一次,让幼儿把作品带回家呢?

教师的思考:

幼儿的表征记录,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可供幼儿互相看一看、聊一聊,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回顾经验,也是把个体经验转化为公共经验的有效载体,也能清晰呈现探究式课程的持续学习和幼儿的自主游戏过程。为方便幼儿翻阅,幼儿每周五将展示在游戏故事墙上的表征作品放入自己的文件夹中,以书本的形式呈现,并将文件夹统一摆放在便于幼儿取放的矮柜,以供幼儿翻阅自己的游戏故事或互相翻阅。

幼儿的表征如平凡的微光,让教师一点一点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孩子的思维、解读孩子成长的密码、见证孩子发展的无限潜能,无论如何,只要幼儿愿意,我们都要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游戏、去表征,教师只需要放手与陪伴,做幼儿最忠实的倾听者和记录者。

参考文献: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徐幼萍.捕捉平凡微光——幼儿表征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探索与实践.[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