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2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胡贵志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喀什基础设施段 新疆 喀什  844000

摘要:目前,在中国铁路运输领域,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成为支撑铁路日常运营与生产的重要基石。鉴于这类设备所独有的流动性与特性,其安全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制定并实施精准的管理策略,对于提升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管理效能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管理实践中暴露出安全管理短板,如检修维护的疏漏、安全措施的不足以及人员培训的缺失等,亟需全面审视并寻找科学有效的应对之道。

关键词: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随着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铁路运输行业亦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最新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为4.5万公里。这一数据不仅在中国国内位居首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在此背景下,自轮运转特种设备作为保障铁路运营线及施工、维修作业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素,其安全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当前该类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面临诸多挑战,如检修维护体系不健全、安全防控机制待加强、人员教育培训不足等,亟需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重视与共同努力,以寻求根本性的解决方案[1]

一、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为铁路运营安全的核心支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此管理领域致力于保障各类自主运行设备(如轨道车、大型养路机械、接触网检修车等)在铁路作业环境中的绝对安全,从而维护铁路网络的整体流畅运行及人员财产的安全。在管理策略层面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服务生促进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专业管理用修分开养修并重降本增效原则推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实施集中统筹与分散实施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清晰界定各级管理机构与专业职能部门的责任边界,构建职责分明的管理体系。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指南,将责任细化至每位管理者与作业人员,通过制度约束作业行为,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

二、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一)现场监控疏漏

在现场管理领域,明显存在安全监控执行松懈的现象,日常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不够细致,潜在安全风险未能及时识别并排除,导致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累积。

(二)专业技能短板

技能维度上,操作人员遭遇专业技能短板,面对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及突发设备故障,处理能力受限。加之部分司乘人员精神状态波动,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增大了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

(三)跨部门协作瓶颈

在协作体系内,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因其多样性和分散性,亟需多部门间紧密协作。然而,当前管理架构下跨部门协作机制不畅,职责边界模糊,应急响应时协调难度大,影响了整体安全管理的效能。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有限

就信息化管理而言,尽管有所发展,但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现有信息系统尚未全面覆盖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数据处理效率与分析能力不足,难以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跟踪与智能管理,限制了安全管理效能的深化发展[2]

三、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对策

(一)注重现场控制,盯紧作业流程

1.作业前要“学”

鉴于职工对作业现场不熟悉的问题,各铁路集团公司应强化站场信息预学习机制,为自轮运转特种设备配备详尽的站场构造图。调车作业,首要任务是掌握站场设备配置,结合调车路径规划、信号布局、速度限制区及安全设施等,量身定制安全作业预案,并整编为调车作业安全手册,作为站场图的补充资料

2.作业中要“卡”

执行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在站内的编组与分解任务时,驻站联络员必须提前呈报详尽作业计划,细化编组数量、车号监控等细节,并向车站值班员明确阐述作业目标。值班员据此周密部署执行方案,执行“一钩一核对”原则,确保作业指令清晰无误传达。未获值班员许可,禁止擅自作业。分解作业完成后,需维持与信号机的安全间隔,不足时立即设置人工防护。作业全程,指派专人员负责车钩拆解与软管连接,前后组保持紧密沟通,保障作业安全顺畅。

3.作业后要“思”

调车作业后,应立即召开班后总结会议,系统回顾作业过程,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并立即制定并实施改进举措,以此积累经验,不断优化后续作业流程。

(二)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针对自轮运转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持续教育,定期系统化的培训方案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司乘人员,需深化其在行车理论知识、作业标准化执行及GYK(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操作技巧上的掌握。同时,应结合现场实际开展学习重点围绕调车作业实操、封锁区间通行管理、跨区间运行规则及车机联控等核心技能展开,通过循环练习培育并巩固司乘人员优良的作业行为习惯,以保障作业过程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同时,作业指导手册是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作业不可或缺的指导工具,需根据实际需求持续修订与增强。手册应清晰界定各类设备的作业关键环节、操作步骤及标准要求,为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标准化基础

[3]

(三)促进跨部门协作,填补管理空缺

1.深化接口区域管理

随着集约化生产模式下集中检修任务的增加,接口(结合部)数量的激增对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在拆装过程中的安全性构成了更大挑战。为此,铁路集团公司需由高层管理者亲自推动,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全面深化对接口区域的管理。明确界定各职能边界,强化控制措施的执行力度,并优化联合监控与作业监督流程,旨在从根本上减少接口管理中的安全隐患。

2.建立定期应急实训体系

在确保日常运营安全无忧(“轮稳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并细化针对突发状况的应对策略(“轮失应急”),构建详尽的应急预案体系。各相关部门需定期(月度)组织综合性应急实训活动,内容涵盖紧急救援、火灾应对、非正常行车操作、极端天气条件下的作业等多个方面。同时,实施定期的检查与效果评估,确保实训成果得到有效转化,显著提升作业队伍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理能力。

(四)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

引入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作为安全管理效能提升的核心工具,在保障运行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1)利用调度中心视频监控平台,即时监测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精确掌握设备位置与速度,优化调度策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2)通过远程技术监控,每日评估设备健康状况,提前预警潜在故障,降低救援与维修成本,为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持。(3)集成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即时通讯功能,助力司乘人员在线协作解决途中故障,技术人员可依据系统传输信息,远程分析并指导故障排除,确保行车顺畅。(4)建立数据高效流通机制,实时捕获、存储监控数据、运行日志及行驶轨迹,为后期分析提供坚实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呈现出全面性与精细化的特点,这迫切要求各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地方铁路管理单位强化其指导与监督的效能,同时倡导各参与实体间的紧密协作与迅速响应。通过构建跨层级、跨部门的高效协作机制,并持续优化安全管理的制度框架与执行策略,可以确保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为铁路事业的平稳进步铺设坚固基石,促进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平.多融合车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3,(16):1-2.

[2]陈刚.自轮运转特种设备揭示数据自动复核的装置和技术[J].今日制造与升级,2022,(12):30-32.

[3]涂序辉,高春雷,何喆,等.一种工电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制动计算模型[J].科技视界,2022,(33):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