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关键技术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2

水稻旱育秧关键技术之我见

丁怀政

平昌县金宝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36400

摘要:旱育秧技术是一种在旱地条件下进行水稻秧苗培育的方法,具有节约水资源、提高秧苗质量、降低病虫害风险等优势。本研究介绍了旱育秧的定义,并详细探讨了关键技术,旨在为水稻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关键技术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中国,水稻种植占据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水育秧方法存在着高耗水、病虫害多发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旱育秧技术逐渐兴起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旱育秧技术通过在旱地条件下培育水稻秧苗,不仅能显著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秧苗的抗逆性和生长质量。

水稻旱育秧技术在当地已经推广了多年。这项技术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节约了水资源和种子,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深受农户喜爱。然而,在每年的生产中,仍有部分农户因育秧失败而遭受损失,耽误农时。

1旱育秧技术的基本概述

旱育秧是指在旱地条件下进行水稻育秧的一种技术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水育秧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旱地环境进行水稻秧苗的培育。旱育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旱地上准备适宜的育秧床,利用科学的水分管理、土壤处理和环境控制,提供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的最佳条件。该技术的具体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壤和肥料,确保育秧床具有良好的排水和保水性能;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种、催芽,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性;播种时,控制好播种密度和深度,以保证秧苗的均匀生长。

在旱育秧过程中,水分管理尤为关键。由于旱地缺乏自然水源,需要通过人工浇灌或其他水分管理手段,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既要防止干旱导致秧苗缺水枯死,又要避免过度灌溉引起的烂根和病害。温度和光照的控制也是旱育秧成功的重要因素。秧苗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搭建遮阳网、覆盖薄膜等,调节育秧环境的温度和光照强度。

旱育秧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对环境保护和农田生态有积极作用。同时,旱育秧秧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移栽后成活率高,能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然而,旱育秧技术对农民的操作水平和管理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因此,旱育秧的推广和应用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部署。

2水稻旱育秧关键技术内容

根据我多年的推广经验,水稻旱育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2.1 苗床的选择

苗床应选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土壤偏酸的旱地或蔬菜地。按照培育大、中苗 1:10~15 的秧本比,准备好足够的秧田。这样的选址有利于提高秧苗的质量和成活率。

2.2 施肥开厢

苗床的平整与施肥应在晴天进行。苗床应施用酸性肥料,切忌使用碳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每亩苗床可施入尿素 20~25 公斤、过磷酸钙 100 公斤作底肥。然后按 5.4 尺的宽度开厢,厢面宽 4.2 尺,厢沟宽 1.2 尺,厢高 3 寸。为了防治地下害虫,每亩可用“辛硫磷”50%乳油 500 克拌细土 30~50 公斤均匀撒入厢面。最后要精细平整,确保厢平土碎。

2.3 床土的消毒与调酸

使用旱育秧苗床专用复配剂“牡丰”牌壮秧剂或“旱育保姆”效果较好。播种前 2~3 天,按每 30 平方米苗床均匀撒施 2~3 公斤壮秧剂,施后耙地一次,使土肥混合均匀。或每亩苗床施过磷酸钙 100~150 公斤进行调酸。若土壤的 pH 值在 6 以下,则可不进行调酸。每亩用 500 克“敌克松”粉剂兑成 1000 倍液泼施于厢面,进行土壤消毒。

2.4 适时播种

①种子的选择与处理。种子的选择与处理是旱育秧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选择优质种子是确保水稻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基础。优质种子应具备纯度高、发芽率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在选种过程中,需仔细挑选颗粒饱满、无病斑、无杂质的种子,以保证秧苗的均匀性和一致性。种子的处理过程通常包括浸种、催芽等步骤。浸种是为了使种子充分吸水,促进发芽。具体操作是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一般浸泡24至48小时,水温控制在20-30摄氏度,期间应适时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浸种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杀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和发芽势。催芽是种子处理的第二个关键步骤。浸泡后的种子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催芽。通常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沥干表面水分,然后放在湿润的麻袋或催芽箱中进行保湿处理。催芽环境温度应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湿度保持在90%以上,每天翻动种子1-2次,确保种子均匀受热和受湿。经过2-3天的催芽,种子开始露白,即可播种。

②播种期。建议在 3 月 15 日至月底期间播种,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种植习惯进行调整。

③播种量。每亩苗床播杂交稻干谷 15 公斤。

④播种盖种。选择晴天,将种子分厢定量均匀撒播,然后用包上薄膜的木板轻轻将种子镇压入土,再用过筛细土或厢沟泥土盖种,确保盖严不露谷。盖好种后,灌一次跑马水,使床土充分湿透,以促进出苗整齐。

2.5 化学除草

盖种后,应使用旱育秧专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喷雾要均匀,避免来回重喷。药前要保持土壤湿润,无积水且不露谷。

2.6 盖膜保温保湿

     盖膜可采用搭拱盖膜或平铺的方式,每亩约需 0.01 毫米农膜 7 公斤。平铺时要注意防止膜上积水压苗和高温烧苗。盖膜后,应在四周用泥土压紧,以利保温、保湿和防止地膜被风刮走。另外,播种盖膜后,要在苗床地四周投放毒饵,防止鼠害。

2.7苗床管理

①出苗期。播种至出苗重点是保温保湿,一般不揭膜。如床土干燥应补水,可浸灌一次跑马水,注意水平上厢,保证出苗整齐。② 一叶期。控温保湿,防止徒长。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保持床土湿润不发白。③二叶期。通风炼苗,控温控湿,干燥促根。膜内温度不超过25℃。晴天应适当打开膜的两头或膜一侧降温,通风炼苗,控水防病,切忌在晴天中午突然揭膜,以免造成秧苗失水萎蔫。在1.5~2.5叶期间,苗床应保持干燥,只要叶片不卷筒,土不过分发白,就不必浇水,秧苗长到1.5叶时,每亩苗床用“敌克松”1公斤加食用醋1公斤对水泼施,或用30%恶霉灵水剂1000倍+碧护7500倍液喷施或浇施,预防青枯和立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同时在次日,按每亩苗床用15%"多效唑"粉剂200克兑水100公斤均匀喷施控制苗子长高,促进分蘖。④三叶期。施肥促蘖,炼苗控高。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晴天可揭膜换气,雨天或低温应盖膜护苗。秧苗长到3叶时,每亩苗床用尿素7.5~8公斤、氯化钾5~7公斤对清粪水泼施,然后用清水洗苗,以防肥料“烧苗”。⑤四叶期以后。促根、促蘖、防止徒长。逐渐打开薄膜炼苗,以适应外界环境,增强抗逆能力,如床土过干,可适当补水。同时,要看苗追肥1~2次,促进分蘖。

2.8 病虫害

​秧田病虫防治要按照“绿色植保”理念,实施绿色防控。对发生立枯病的田块,用30%恶霉灵水剂(如国光三抗)1000倍液或15%立枯灵或“克枯星”250克对水100公斤喷雾防治;对秧苗基部发生根际蚜虫的田块,亩用“吡虫啉”或“威克灵”1000倍液泼浇1~2次;对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蝼蛄较重的田块,亩用“辛拌磷”50%乳油500克拌细土撒施防治;对草害较重的田块应人工扯除。

    旱育秧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育秧方式,在现代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旱育秧技术的应用仍面临一些诸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因素对技术的适应性问题的挑战。因此,今后将不断优化和完善旱育秧技术,以提高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效果。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农业从业者能够积极尝试和应用旱育秧技术,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最佳育秧方案。只有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旱育秧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论文参考书目

​①《优质高产旱稻新品种育成》。

​②旱稻系列新品种及栽培要点》。

​③《旱稻的灌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