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而教——以《自相矛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3

为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而教——以《自相矛盾》为例

李艳碧

略阳县东关小学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三年有余,语文教学中注重思维的发展已成共识。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才能把无形的思维变成有形的言语形式,敏锐而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思维训练点,研究出具有语文学科特征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思辨能。为此,我认真学习了课标理念,积极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课标理念,现以《自相矛盾》一课为例,浅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依标导思,常学常新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六个学习任务群,《自相矛盾》所在的单元注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什么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那么小学生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比较清晰的表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强调思维能力的重要,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关注到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其实是一个整体,思维能力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提示中也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甚至有举例说明不同年段的具体实操指导。《新课程标准》基于人的发展和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性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真正地让学生从敢于质疑到独立思考,到发表自己的见解,到多角度去看问题,到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和阅读。

二.教学实践,且学且行

自相矛盾教学实录

1.初识”“导新课

师:同学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先贤的故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穿越历史,聆听韩非子讲故事。板书课题。

师:了解图片上的这两个物体吗?

生: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一个攻击,一个防御。

师:单独看,他们是两种兵器,组成一个词语矛盾,你想到了什么?

生:针锋相对,意思相反。

2.讲好故事,抓评点

学习活动一:抑扬顿挫读故事

师:马上要六一儿童节,我班会开展准备开展班级表彰奖励大会,这节课我们要评选出班级最佳评论员。要想被评为最佳评论员有要求:第一要读好故事,第二要讲好故事,第三要评好故事,第四要指点迷津。

师:欲听故事,先读故事。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读文。

师:文中有两组读音相同的词,你留心了吗?

生:”“

师:读音相同,意思相同吗?

生:不同。

师:楚人在干什么?

生:卖。

师:卖布的叫做?卖伞的叫?……

生:鬻布者,鬻伞者……

师:字在字典中有多种义项:1、名誉;2、称赞、夸赞;3、通,欢乐。在文中怎么理解?

生:称赞、夸赞因为楚人卖盾与矛,他肯定要夸赞自己的矛和盾才能多售多销。

师:看来啊,你是一个非常会学习的孩子,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了他的意思。

师:我们还可以结合字形来理解,上下结构,上,即兴致勃勃地说。

生描红字。

师:字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生:通过上下文的意思,我猜测出,楚人哑口无言,回答不上来了,所以是不的意思。

师:同学们,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我们还要读好停顿。要想读好长句子,结合句意进行停顿是读好文言文的好方法。有一句不好读,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指名读句子。

师: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读好了。我们一起来看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在它后面要有停顿。出示课件,谁能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

生读、师生合作诵读课文两遍。

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厉害,故事读得既正确,又有节奏,人人称得上最佳评论员给你们点赞!

师:读好了故事,那现在谁能将故事完整的给大家讲一讲呢?

生讲述课文意思。

学生活动二:入情入境讲故事

师:读着读着,我们似乎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楚国集市上,这里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为了招揽生意,大声吆喝——

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师:眼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拿起武器比划,还有不少人询问起了价格,楚人很得意,他拿起矛,更加大声地吆喝道——

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师:他的吆喝一声赛过一声——

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师:老师好像看到了个得意洋洋,高声叫卖的楚人了。哎,楚人,我想问你刚才为何要夸你的矛和盾呀?

生:这样就可以招来更多的顾客来买我的矛和盾,我的生意会更好。

师:原来主人是为而夸耀呀。来同学们让我们以书为盾,以笔为矛,一起和他夸一夸吧。

师:

同学们,作为生意人,楚人这样卖力的夸着他的矛和盾,这是人之常情啊,让我们一起和他再来夸一夸吧。

师生配合读。

师:可正当楚人满心欢喜想着今天定要大赚一笔时,一位旁观者发问了——

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师:一个小朋友探出脑袋这样问道,请你来读。

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师:一个小伙子满脸疑惑,也这样问道,请你来读。

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师:这可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呀。再来试一试

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师:一位长者语重心长地这样问道,请你来读。

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师:这一问,便将楚人问了,只见他——其人弗能应也。可以用什么词形容此时的他?

生1: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生2:瞠目结舌、无话可说、羞愧不已。

师:你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楚国集市上你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师:这位同学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最佳评论员的第二个要求也很符合。还有谁也想当最佳评论员?同桌互相给对方讲一讲,故事完整得一颗星,故事中有语言、动作、神态描述得一颗星,故事中加入自己合情合理的想象内容得一颗星,得到三颗星的同学可以被评为最佳评论员

同桌互相讲故事,并评价。

师:哪些同学被同桌评为了最佳评论员?请举手。祝贺你们!

3.思维碰撞,作评论

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买东西的适当夸赞自己的物品,无可厚非。楚人为何弗能应也,预测一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会有哪些结果?

@G6PD6~[IVHQ}`]Y$2}VC9G 生小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

生:我们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会有种结果。第一种:矛折盾坚,结果盾坚固,矛不锋利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不符;第二种:盾陷矛坚,结果是矛锋利,盾不坚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师:这个小组的分析很棒,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完成了思维导图,并且很清楚地汇报了学习成果,给他们点赞!他们四位同学被评为最佳评论员!还有哪些小组和他们的学习成果一样?恭喜你们,也同样被评为最佳评论员

师:可以看出不管出现哪种结果,都与楚人刚才所说的话相冲突。聪明的路人不仅发现了楚人语言中的漏洞,还发现了这两种事物之间的对立。我们通过了解人物的语言,走进了人物的思维过程。(板书:思维)

4.化解矛盾,点迷津

师:有了这次的教训,第二天楚人又要去卖矛与盾了,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生:建议他一次只拿一样兵器,要么只卖矛,要么只卖盾。

生:可以这样夸赞:吾盾之坚,乃盾中之首也。”“吾矛之利,乃矛中第一也。

师:看,这两位同学多有经商头脑,给了这个楚人很好建议,让他拨云见日。你们可以被评为最佳评论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自相矛盾的事情呢?

生:妈妈说我要减肥,可是还在吃高热量的食物。

生:我们一边说保护环境一边破坏环境。

生: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师:看来,我们有时候也在做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那么学完此文后,希望同学们能有所启发。本节课中四个环节都被评为最佳评论员的同学请举手。老师郑重宣布:以上同学就是我们班的最佳评论员,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三.实践收获,且行且思

1.创设情境,任务驱动促发展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任务群要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自相矛盾》是部编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是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我以学习任务群思想为指导,创设了评选最佳评论员的真实学习情景,确定了本课教学的三个主要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讲好故事,抓评点。旨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讲好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为接下来探究人物思维过程打好基础。第二个任务是思维碰撞,作评论。旨在深入分析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借助助学单,帮助学生对人物思维进行探究。交流环节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填写学习单,交流表达等人人参与的学习实践活动,突破学习难点。第三个任务是化解矛盾,点迷津。旨在拓宽思维,明白道理。通过给楚人指点迷津、分析解决生活问题,进一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汲取古人智慧,增强文化自信。

学生在分析人物思维过程中,通过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最终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帮助楚人指点迷津,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整堂课真正达到了为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而教。

2.以评促学,评价跟踪达最佳。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树立————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强调教学评价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保持一致。评价不是孤立的,而是持续地镶嵌在教学过程中的,做到智评、互评、巧评和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

进。《自相矛盾》一课教学中,我始终将教、学、评三位一体、同步推进如理解关键字词时,我评价到:看来啊,你是一个非常会学习的孩子,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了他的意思。既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又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一举两得。如评选最佳评论员时,我适时评价哪些同学可以被评为最佳评论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挑战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为很好地探究人物思维做好铺垫。运用同桌互评的方式评价讲故事情况,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时在互评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