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机械覆盖件焊接外观面焊印消除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 2

对工程机械覆盖件焊接外观面焊印消除的研究

黄华锋

440924197909100833

摘要:为提高工程机械覆盖件的外观质量,消除焊接外观面的焊印,采用对焊接工艺、材料特性等深入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焊印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包括机械、化学及综合处理等多种焊印消除方法,并对其效果和应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工艺、控制操作及恰当运用消除方法可显著改善外观质量,但研究仍存在局限,未来需进一步探索更优方案以满足更高的品质要求。

关键词:工程机械覆盖件;焊接外观面;焊印消除;焊接工艺;材料特性

一、引言

在当今的工程机械领域,对于产品质量和外观的要求日益严苛。工程机械覆盖件作为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功能性,其外观质量也逐渐成为关注焦点。然而,在焊接这些覆盖件的过程中,常常会在外观面上留下焊印,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度和整体品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用户对产品期望值的不断提升,解决工程机械覆盖件焊接外观面的焊印问题变得迫在眉睫。以往的处理方式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当前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如何有效消除焊印,对于提高工程机械产品的竞争力,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机械覆盖件焊接工艺分析

2.1 常见焊接方法及特点

常见的焊接方法主要有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手工电弧焊操作灵活,设备简单,适用于各种位置的焊接,但劳动强度大,焊接质量受焊工技术水平影响较大。气体保护焊效率高,焊缝质量好,且对铁锈、油污等不敏感,在工程机械覆盖件焊接中应用广泛。埋弧焊具有焊接电流大、熔深大、生产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中厚板的长直焊缝焊接。然而,不同的焊接方法在热量输入、焊缝成型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了其在工程机械覆盖件焊接中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2.2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印形成的影响

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对焊印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焊接电流过大时,会导致热量输入过多,焊缝熔深增加,可能使焊印更加明显;焊接电压过高则容易造成焊缝宽度增大,也会影响焊印的外观。而焊接速度过慢,会使焊缝区域受热时间过长,导致焊缝组织粗大,焊印更为突出;相反,焊接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焊缝未充分融合,同样影响外观质量。

三、焊印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3.1 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在焊印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母材的材质特性对焊印的产生有着显著影响。不同的化学成分决定了母材的热传导性能和热膨胀系数。例如,含碳量较高的钢材在焊接时,由于其热传导性相对较差,热量容易集中在焊缝区域,导致较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进而形成明显的焊印。此外,母材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和硬度也会影响焊接过程。高强度钢材在焊接后冷却时,可能产生更大的内应力,使得焊缝周围出现较大的变形和焊印。焊接材料的选择同样关键。如果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化学成分不匹配,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均匀的冶金反应,导致焊缝组织不均匀,从而形成焊印。例如,当焊接材料中的合金元素含量与母材相差较大时,焊缝的硬度和韧性可能会出现局部差异,这种差异会在焊缝表面表现为焊印。另外,焊接材料的物理性能如熔点、导热性等也会影响热量分布和焊缝成型。熔点较低的焊接材料在焊接时容易快速熔化和流动,可能导致焊缝形状不规则,增加焊印形成的可能性。

3.2 焊接操作因素

焊接操作因素对焊印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焊接速度的快慢至关重要。速度过慢会使焊缝长时间受热,金属结晶粗大且不均匀,焊印随之产生。同时,焊缝金属过度熔化,形状难以控制,导致焊印明显。焊接电流和电压的设置不合理也会带来问题。电流过大,焊缝熔深过大,焊缝与母材过渡区域陡峭,焊印突出。电压过高,电弧拉长,焊缝变宽,表面平整度降低,焊印明显。此外,焊工的操作手法和经验影响显著。运条不均匀会使焊缝填充不一致,焊条角度偏差会影响熔合效果,这些都会导致焊印的出现。经验不足的焊工难以精准把控焊接参数和技巧,无法有效控制焊印。

3.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焊印的形成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焊接时的温度条件对焊印有明显影响。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焊接,焊缝的冷却速度会加快,这可能导致焊缝金属的组织转变不均匀,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从而使焊印更容易出现。而且,快速冷却还可能使焊缝变得脆硬,降低焊缝的韧性和抗裂性能,间接影响焊缝的外观质量。湿度环境同样重要。高湿度环境中,焊缝表面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吸收水分,导致焊缝金属氧化和锈蚀的速度加快,形成粗糙的表面和明显的焊印。此外,湿度还可能影响焊接电弧的稳定性,造成焊接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动,从而影响焊缝的成型和焊印的产生。焊接现场的通风情况也会影响焊印的形成。通风不良会导致焊接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积聚在焊接区域,这些污染物可能附着在焊缝表面,影响焊缝的质量和外观,使焊印更加明显。同时,通风不畅还会影响焊工的操作视野和舒适度,间接影响焊接质量和焊印的控制。

四、焊印消除的方法与技术

4.1 机械处理方法

机械处理方法是消除焊印的常用手段之一。打磨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方式,通过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或砂轮,对焊缝及其周边区域进行磨削,逐渐去除焊印和表面不平整。在打磨过程中,需要根据焊印的深度和硬度选择合适的磨具,并控制打磨的力度和速度,以避免过度打磨造成母材损伤。抛光则能进一步提高焊缝表面的光洁度,通常采用抛光轮和抛光膏,使焊缝表面达到更加平滑亮丽的效果。然而,机械处理方法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且可能会产生粉尘等污染物。

4.2 化学处理方法

化学处理方法在焊印消除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例如,酸洗可以去除焊缝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蚀物,使焊缝表面更加清洁和平整。通过将焊缝浸泡在酸洗液中,化学反应会溶解表面的氧化物,但需要严格控制酸洗时间和酸洗液的浓度,以免对母材造成过度腐蚀。此外,还有一些化学钝化处理方法,能够在焊缝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焊缝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但化学处理方法往往需要特定的化学试剂和处理设备,并且处理后的废液需要妥善处理,以防止环境污染。

4.3 综合处理方法的应用

综合处理方法结合了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的优势,能更有效地消除焊印。例如,先进行机械打磨或抛光,初步去除焊印和表面不平整,然后再进行化学处理,进一步去除微小的瑕疵和氧化层,从而获得更加完美的焊缝外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情况和要求,合理选择综合处理的顺序和工艺参数。同时,还应注意不同处理方法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作用,以确保处理效果的最大化。此外,综合处理方法的成本和操作复杂性相对较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综合考量。

五、结论

本文对工程机械覆盖件焊接外观面焊印消除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焊接工艺的分析,明确了不同焊接方法的特点及工艺参数对焊印形成的影响。在探究焊印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时,涵盖了材料、焊接操作及环境等多方面。针对焊印消除,介绍了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及综合处理等多种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焊接工艺、严格控制焊接操作以及恰当运用焊印消除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工程机械覆盖件焊接外观面的质量。然而,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例如在某些复杂工况下的焊印消除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未来,应继续深化对新型材料和先进焊接技术的研究,探索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的焊印消除方案,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工程机械外观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龙.浅谈工程机械覆盖件的结构与加工工艺[J].山东工业技术,2018,(07):29.

[2]李艳萍,尹占雄.工程机械覆盖件激光切割技术制造工艺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57(09):141-144.

[3]李艳萍.浅议工程机械钣金件制造工艺[J].科学技术创新,2021,(3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