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按摩在剖宫产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 3

中医手法按摩在剖宫产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

何子燕

南京市第二医院 208区  江苏 南京21000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剖宫产产妇乳房护理中应用中医手法按摩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开展期间,总计选取74例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生产的剖宫产产妇,事前已经征得产妇及家属的同意,愿意参与本次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为达成研究目的,将74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乳房护理中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中医手法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情况。结果:经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看,观察组的“泌乳开始时间”“术后1d泌乳量”“术后3d泌乳量”等指标均较优(P<0.05);在产后1周的新生儿喂养方式调查统计中,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1周的泌乳优良率数据统计中,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4.59%、81.08%,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手法按摩用于剖宫产产妇乳房护理中有良好泌乳效果,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剖宫产;乳房护理;中医手法按摩;泌乳效果;母乳喂养

前言:当前时代背景下,许多产妇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剖宫产,虽然剖宫产的生产效率较高,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术后容易出现泌乳效果不佳的情况。剖宫产本身便是一种创伤较大的手术,会给产妇身体带来较强的应激刺激,加之心理上的影响以及与新生儿的接触时间较少,很可能无法快速泌乳,以至于很多产妇在剖宫产术后无充足的泌乳量,不利于新生儿喂养,同时还可能导致产妇无法快速适应母亲角色[1]。现如今,针对剖宫产产妇,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愈加关注乳房护理,旨在促进产后快速泌乳,增加泌乳量,以提高母乳喂养量。但是就数据情况看,常规护理措施的效果相对不佳,如何提高其泌乳量成为一大难题。针对该问题,在以下研究中重点探讨中医手法按摩用于剖宫产产妇乳房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74例,均是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时间为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在开展研究时,将74例产妇随机分配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调查、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范围、平均年龄、平均分娩孕周,例如对照组分别为22-36岁、(29.69±4.02)岁、(37.05±2.13)周;再如观察组以上资料分别为22-37岁、(30.05±4.12)岁、(37.24±2.19)周。对比以上数据确认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有意义。

纳入标准:①足月单胎;②产妇认知功能正常;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已签署同意书;④产前均愿意母乳喂养。

排除标准:①住院时间≤1周;②存在不适合母乳喂养的疾病;③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疾病或恶性肿瘤;④乳房先天发育不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于本组实施常规护理,如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介绍健康知识,加强用药指导,术后还需监测、记录体征指标[2]

1.2.2 观察组

本组应基于常规护理增加中医手法按摩。①热敷:取适量通草、陈皮、粗盐制作中药包,适当加热,于剖宫产术后6h开始对产妇乳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min;②按摩:应于产后12h行中医手法按摩。选择乳房下穴、膻中穴、膺窗穴、曲池穴、合谷穴、肩颈穴,通过拇指合并四指,按照从乳房根部逐步向上的顺序开始反复穴位按摩,同时还需配合指腹按摩,双侧乳房均需按摩3次,按摩结束后续轻捏乳头。

1.3 观察指标

1.3.1 泌乳情况

统计比较两组的“泌乳开始时间”“术后1d泌乳量”“术后3d泌乳量”。

1.3.2 产后1周新生儿喂养情况

统计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周新生儿喂养情况,包括“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

1.3.3 产后1周的泌乳效果

于产后1周了解两组产妇的泌乳情况,并评估泌乳效果,具体包括优、良、差。优:泌乳量≥50mL;良:每日泌乳量10-49mL;差:泌乳量<10mL[3]。统计比较两组的优良率。

1.4 统计学处理

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全面收集整个研究过程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分别使用“t”“X2”对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反之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泌乳情况

据统计数据看,观察组的“泌乳开始时间”“术后1d泌乳量”“术后3d泌乳量”等指标均较优(P<0.05)。

表1 泌乳情况对比x±s)

组别

例数

泌乳开始时间(h)

术后1d泌乳量(mL)

术后3d泌乳量(mL)

观察组

37

21.82±3.06

38.74±5.11

55.03±7.15

对照组

37

30.86±6.13

32.14±4.03

41.72±6.25

t值

6.142

5.021

4.123

P值

0.001

0.001

0.002

2.2 新生儿喂养情况

据统计,在产后1周,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产后1周的新生儿喂养方式构成对比(n/%)

组别

例数

纯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

人工喂养

观察组

37

26(70.27)

10(27.02)

1(2.7)

对照组

37

21(56.75)

7(18.91)

9(24.32)

X2

8.714

4.052

3.036

P值

0.001

0.001

0.001

2.3 产后1周的泌乳优良率分析

经表3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1周的泌乳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产后1周的泌乳优良率对比(%)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观察组

37

21

14

2

94.59%

对照组

37

18

12

7

81.08%

X2

10.021

P值

0.001

3 讨论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最佳食物是母乳,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生儿的生长中母乳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针对新生儿,WHO建议应采取4-6周的纯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会受到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而影响泌乳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剖宫产[4]。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产妇在分娩时倾向于剖宫产,相关的医学技术也处于持续进步中。但是由于剖宫产本身的创伤性,极有可能给产妇产后泌乳功能造成影响。

据相关研究,产妇的泌乳功能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其中会受到生殖发育相关的激素和代谢激素的影响,前者包括黄体酮、催乳素、雌激素等,后者则有糖皮质激术、生长激素、胰岛素等[5]。其中生殖发育相关的激素在母乳功能的内分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手术因素的刺激,会对内分泌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使得泌乳功能的调节受到异常干扰,无法正常泌乳;对于各种代谢激素,能够对机体的营养摄入或应激反应起到调节作用,不过这一过程中也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乳汁的合成与分泌。在女性的神经系统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与内分泌系统的正常作用发挥密切相关,若产妇选择剖宫产,在手术应激刺激下,会激活HPA轴,糖皮质激素会大量进入母体,导致对HPA轴的调节受到影响,因此会间接地影响泌乳功能。总的来看,HPA轴受剖宫产应激刺激影响产妇泌乳功能的学说仍旧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作为支撑,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剖宫产必然会给泌乳功能带来影响。此外,对于剖宫产后泌乳不足的产妇,还应关注其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也是可能导致泌乳不足的原因之一。对于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分娩前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担忧、恐惧等,而且还可能会因对剖宫产的认知不足加剧不良心理,因此可能会因精神因素对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产后泌乳功能。

目前,剖宫产已成为主流分娩方式,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这也使得产后出现泌乳不足的问题高发,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对于剖宫产产妇,在护理期间应重视乳房护理,尤其需关注存在泌乳不足的产妇,应对其实施积极有效的乳房护理措施以促进泌乳。据悉在常规乳房护理中,护士主要以健康教育为主,实质性的乳房护理技巧较少,因此往往无法快速改善泌乳不足情况。随着临床上对剖宫产产后泌乳不足问题研究的深入以及护理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剖宫产产妇乳房护理中应用中医手法按摩[6]。前文提到,在剖宫产、精神因素影响下产妇容易出现泌乳不足的问题,在中医手法按摩方法下,能够以科学有效的手法对乳房进行按摩,可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泌乳、预防乳房相关并发症的作用。本次研究期间,重点探讨中医手法按摩用于剖宫产产妇乳房护理的效果,并于观察组实施中医手法按摩。

在中医手法按摩具体实施时,首先对产妇实施了乳房热敷,用于热敷的中药包中包括粗盐、陈皮、通草,通草具有下乳、退热的作用,陈皮可发挥行气作用,加之粗盐有较强的传热功效,因此在对中药包加热后可对乳房均匀热敷,进而起到疏通经络、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的效果。在热敷完成后,可对产妇实施中医手法按摩,选择了多个穴位,如乳房下穴、膻中穴、膺窗穴、曲池穴、合谷穴、肩颈穴等,对以上穴位进行按摩可起到局部的刺激性作用,利于疏通乳腺,加速血液循环,这对改善泌乳功能有很大帮助。如表1可见,观察组的“泌乳开始时间”“术后1d泌乳量”“术后3d泌乳量”等指标均较优(P<0.05),并且如表3所示,在产后1周,观察组的泌乳优良率94.59%,对照组81.08%,观察组的泌乳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手法按摩的实施,不仅可增加泌乳量,还有助于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学习母乳喂养技能,便于对新生儿实施纯母乳喂养。如表2可见,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占比分别为70.27%、27.02%、2.7%,对照组分别为56.75%、18.91%、24.32%,对比分析可见观察组以上指标相对较优(P<0.05)。

从本次研究的分析看,中医手法按摩用于剖宫产产妇乳房护理中可改善泌乳功能。随着临床上中医手法按摩的应用,也衍生出了许多新方法,可以与手法按摩配合应用。例如在中医手法按摩基础上增加耳穴埋豆,选择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适当按压王不留行籽,待产妇感觉到酸、胀、麻为宜。据相关研究数据分析看,耳穴埋豆与中医手法按摩的联合应用可以促进泌乳

[7]。其次,中医手法按摩可以与药膳联合应用。药膳是于饮食方面,以中医理念科学搭配食疗方,能够与其他乳房护理方案无缝配合,产妇的接受度也较高。在食疗前,可对产妇的个人情况进行辨证,例如对于存在明显痰浊阻滞证型,可选择鱼脚双术汤,方中包括苍术、启术、通草、鱼脚;再如对于存在明显肝气郁结情况的产妇,在食疗时可搭配猪蹄、鲫鱼、通草、穿山甲等,文火慢炖熬汤。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剖宫产产妇存在心理问题,比较担忧、焦虑,因此在中医手法按摩或搭配其他方法时,均应配合实施心理疏导。护士需积极与产妇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评估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例如对于比较担忧的产妇,可简单易懂地介绍泌乳不足的原因,讲解中医手法按摩的积极作用,还可列举典型案例。不仅如此,在心理护理期间,还可引导家属参与,对产妇实施家庭支持,有利于产妇树立自信心。

经本次研究综合分析,剖宫产产妇乳房护理中实施中医手法按摩有积极作用,可促进泌乳,增加泌乳量,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周丽红. 乳房按摩仪联合人工手法按摩护理对产妇产后乳汁淤积及乳房胀痛的影响 [J]. 医疗装备, 2022, 35 (16): 115-117.

[2]蒋燕娟,曹云霞,巫山云. 中医特色护理在产后乳房胀痛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 8 (08): 46-49.

[3]苏晓艳. 乳房按摩仪护理对改善产妇乳房胀痛及乳汁分泌的效果 [J]. 医疗装备, 2022, 35 (14): 178-179.

[4]周钟英. 乳房按摩仪对产妇乳汁分泌及纯母乳喂养的影响 [J]. 医疗装备, 2021, 34 (24): 160-161.

[5]陈香军,黄楠,詹进来,等. 王不留行联合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泌乳功能的影响 [J]. 中国针灸, 2021, 41 (12): 1343-1346.

[6]郑群安,严燕萍,戚平玉,等. 手法催乳及乳房穴位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疗效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 36 (11): 123-124.

[7]郁燕,朱丹. 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妇乳房胀痛及乳汁分泌的影响 [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 27 (03):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