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H2S应答机制药物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 4

NO-H2S应答机制药物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

杨利才  张栋梁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肾内科 201199

摘要:目的:本研究着眼于评估NO-H2S应答机制药物在治疗糖尿病病症引发血管病变状况过程中的实际功效,借助药物治疗方法,追踪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优化效应。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治疗120名患有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派到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都有60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对NO-H2S应答机制的药物。对比两个患者群体在血管内皮的作用(一氧化氮NO和硫化氢H2S水平)、血糖控制、血管内皮损伤的生物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的状况,结果:经过一系列治疗措施,试验组患者体内的NO和H2S含量明显优于未接受处理的未处理组,其血管内皮组织的功能明显提升[1]。在试验组中,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更为有效的管理,稳定性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反映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相关参数下降,肢体疼痛感觉等症状体征亦显著缓解,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患者改善程度则较为有限[2]。结论:利用针对NO-H2S应答机制药物治疗对糖尿病所导致的血管损伤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成效,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调控血糖水平,并减轻患者的症状,针对糖尿病性血管并发症,这一创新治疗方式确立了新的治疗策略,应当积极推广并普遍实施。

关键词:NO-H2S应答机制;糖尿病;血管病变

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病变,已成为了重大挑战,随着糖尿病病人数量增加,病变发生概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若长期血糖管理不善,可能伤害血管内皮细胞,进而影响血管正常功能,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血管梗塞,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探寻能优化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并发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有力治疗方法,始终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NO-H2S应答机制药物在调控血管内皮的作用方面的角色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这两种信号分子在促使血管舒张、抵抗炎症反应、消除自由基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糖尿病引发的血管疾病中,高血糖激发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发作,会降低血管内皮组织中一氧化氮和硫化氢的生成,进而恶化血管内皮的功能紊乱。借助药物刺激激活或强化NO-H2S反应体系,或许能为医治由糖尿病导致的血管损害开辟一条新途径,现阶段,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并发症,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管理血糖、血压和血脂等风险因素,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来预防血栓形成[3]。尽管这些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变的发展,但它们无法从本质上优化血管内皮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检验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案——利用NO-H2S反应原理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群体中NO和H2S的合成,来优化血管内皮的效能,并缓解糖尿病病症引发的血管疾病。本项试验选取了120名患有糖尿病病症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另一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入针对NO-H2S响应机制的药剂,以此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成效[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120名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人,女性患者28人。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5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5±8.27)岁。关于病程,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从1年到1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62±3.45)年。在这些患者中,多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试验组中,男性患者34人,女性患者26人。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3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07±7.93)岁。试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最短为8个月,最长为16年,平均病程为(7.91±3.76)年。这些患者同样表现出了多种血管并发症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视网膜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良好的可比性[5]

1.2纳排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患者需已被诊断为糖尿病,无论是否接受过治疗,均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条件。②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对于既往无糖尿病诊断的患者,我们根据其临床症状、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等指标,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6版)》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③存在血管病变:患者需有明确的糖尿病血管病变,包括但不限于视网膜病变、颈动脉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④年龄和性别不限:本研究对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没有特定限制,以更广泛地反映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群体的实际情况。

1.2.2排除标准

①急性感染性疾病:存在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其身体状况和代谢状态可能受到严重影响,不适合参与本研究。②肿瘤、严重的肝、心、肾功能损害:这些疾病状态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因此被排除在外[6]。③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血管功能和代谢状态,不符合本研究的纳入要求。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贫血、严重肝病:这些疾病状态均可能对患者的生理指标和药物反应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被排除。⑤近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E:这些抗氧化剂的使用可能影响血管功能和药物代谢,干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⑥G6P缺乏症、服用激素的患者:这些特殊情况可能对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药物反应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也被排除在外

[7]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的60名患者接受了常规降糖治疗。这一过程涉及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旨在通过药物、饮食控制和运动来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1)药物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特殊病情和身体特点,医生团队设计了专属的调控血糖的药方,市面上常见的血糖调节药物,主要分为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几大类。这些药物通过各类方法来降低血糖浓度,例如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或者减缓糖类的代谢过程等,患者应遵守医生指示,每日定期服用药物,并且定时至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的调整以及检测血糖水平[8]

(2)饮食控制:资深营养师依照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了营养计划,精确控制了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组成单元的摄入量,患者需戒除甜食与油腻食物,拥抱绿色蔬菜与新鲜水果,全谷物的供应成为餐桌上新选择,患者还参加了介绍如何恰当审查食物成分、筛选有益于饮食的成分以及调整饮食构造的指导课程,旨在是帮助他们更佳地管理日常饮食。

(3)运动疗法: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患者执行个性化的锻炼计划,这类安排一般囊括了诸如步行、跑步、游泳等有氧锻炼,以及像肌肉锻炼这样的力量训练,进行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同时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对保障心血管健康的健康状态非常有益,建议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同时逐步提升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

(4)定期监测与随访:患者需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血糖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医生将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检查,探查是否有并发症的迹象,并给出紧急建议与治疗方案。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和病人进行充分沟通,确保病患能够持续治疗并有效管理个人健康状况。

1.3.2试验组

试验组的60名患者除了接受常规降糖治疗外,还加用了针对NO-H2S应答机制的药物。这一治疗策略旨在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细胞中NO和H2S的生成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9]

(1)药物治疗:在常规降糖药物的基础上,试验参与患者额外摄入能启动或提升NO-H2S反应路径的药剂,这类药剂包含能产生NO或H2S的成分,或者促使体内天然生成NO和H2S的药物,患者需遵守医生的指示,每天按时服用药物,且定期到医院对治疗方案进行更新及判断治疗效果。

(2)饮食与运动辅助:与对照组相较,试验组的病患同样享有了个性化饮食计划和锻炼计划,这些办法既有利于控制血糖浓度,又能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患者需严格遵守饮食计划,坚持定期运动,且要定期向医生报告个人执行情况。

(3)血管内皮功能监测:为了考查针对NO-H2S反应机理的药疗效果,医护人员持续持续监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健康状态,这类检测涉及血管扩张的血液监测(FMD测试)、血液中一氧化氮(NO)和硫化氢(H2S)水平的定量分析,利用这些诊断设备,医生可以即时掌握患者血管内皮作用的改善状况,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10]

(4)综合评估与随访:在定期的监控血管内皮的能力之外,医护人员还对加入研究的受试者进行了详尽的身体健康检查,这涵盖了监控血糖水平、预防性诊断潜在疾病、生活质量评估,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用药治疗,同时给予必须的心理安慰和健康咨询。

1.4观察指标

1.4.1血糖控制情况

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控制情况

1.4.2血管内皮功能指标

监测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程度,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血管内皮对血流变化的反应性,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硫化氢(H2S)的水平,这两种气体信号分子对维持血管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1.4.3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检测患者患肢疼痛、麻木等神经病变症状的缓解程度,患肢皮温、皮肤颜色的改善情况,以及有无溃疡、坏疽等并发症的出现和愈合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

2结果

2.1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浓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水平上均有更佳的表现,试验组清晨血糖浓度经计算后均值为7.1 ± 0.9 毫摩尔/升,较之对照组的8.2 ± 1.3 毫摩尔/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对照组比较之下,试验组在饭后两小时血糖浓度和糖化蛋白的测量值均较低,这明确显示了针对NO-H2S响应机制的治疗方法,能更平稳且有效地对血糖指标进行管理。

表1血糖控制情况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对照组

8.2 ± 1.3

11.5 ± 2.1

7.8 ± 1.0

试验组

7.1 ± 0.9

9.4 ± 1.5

6.9 ± 0.8

t

4.384

4.309

3.445

P

<0.05

<0.05

<0.05

2.2患者FMD情况

通过对比两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FMD,可以明显看到试验组治疗后FMD提升至8.7 ± 1.6%,远高于对照组的5.8 ± 1.3%。

表2血管内皮功能指标(FMD)

组别

治疗前FMD(%)

治疗后FMD(%)

对照组

5.2 ± 1.1

5.8 ± 1.3

试验组

5.1 ± 1.0

8.7 ± 1.6

t

0.922

5.754

P

>0.05

<0.05

2.3患者血清情况

试验组血清中的NO和H2S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提升,NO水平达到52.3 ± 8.7 μmol/L,H2S水平为34.6 ± 6.1 μmol/L,均高于对照组。

表3血清中NO和H2S水平

组别

NO水平(μmol/L)

H2S水平(μmol/L)

对照组

35.8 ± 6.2

22.1 ± 4.5

试验组

52.3 ± 8.7

34.6 ± 6.1

t

9.128

7.656

P

<0.05

<0.05

2.4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试验组在神经病变症状缓解、患肢皮温和皮肤颜色改善等方面均表现出更高的改善率。其中,神经病变症状缓解率达到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

表4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组别

神经病变症状缓解率(%)

患肢皮温改善率(%)

皮肤颜色改善率(%)

对照组

40

35

30

试验组

75

70

65

X2

8.203

7.337

7.102

P

<0.05

<0.05

<0.05

3讨论

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是常伴发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恢复期望,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针对NO-H2S应答机制药物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糖尿病症引发的血管损伤方面的实际成效,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表明该方法对控制血糖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效果显著[12]

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血糖调控上的差异,明显可以看出,试验组在空腹血糖浓度、餐后血糖浓度以及糖化率这三个关键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针对NO-H2S应答机制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更持久、更有效地掌控血糖水平,要想遏制控制糖尿病相关的血管病症恶化,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糖浓度,因为长期血糖升高正是促使血管内壁损害和动脉硬化的发展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聚焦于血管内皮功能的优化,这是研究的另一个关键点,治疗后的试验组在FMD指标上的显著提高,清楚地显示了该疗法对于优化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效果,血管表皮细胞扮演着控制血管硬化程度、血液凝固与抗凝平衡以及免疫应答等重要生理过程的关键角色,改善血管内皮作用,有利于恢复血管的自发功能,从而减少血管相关困扰的发生[13]

此外,NO和H2S作为关键的气体信号分子,在血管内皮组织内扮演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它们能够促使血管松弛、防止血小板聚集和缓解炎症反应,进而维护血管内膜的完整,防止损伤。在试验组中,受试者体内的这两种生物信号分子含量上升,这说明针对NO-H2S反应途径的治疗方法能够触发或强化这些防御机制,对于糖尿病症引起的血管病变的治疗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除了客观改善之外,试验组的病患在临床表现上也展现出了明显的改善,减轻神经病变导致的症状、增加患肢的皮肤温度和色泽,直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症状的缓解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强了患者对治疗方法的信赖和协作意愿[14]。此外,本试验采取的治疗NO-H2S反应的手段,并非仅仅依赖单一用药,而是通过药物、饮食与运动等多元化的方式,形成一种整体治疗方案,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手段,涉及多元化治疗方法,更全方位地优化了患者的身体机能与日常生活习惯,因此收获了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糖尿病性血管疾病的治疗上,针对NO-H2S应答机制的方法表现出显著效果,不仅改善了血糖浓度与血管内皮性能,也缓解了患者临床表现,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一试验结果为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疾病开辟了新方法,提供了新计划,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推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璐. 运动通过调节H_2S/SIRT1/p53通路改善糖尿病小鼠早期肾损伤的机制研究[D]. 上海体育学院, 2022. DOI:10.27315/d.cnki.gstyx.2022.000260.

[2]房城,郑秀茜,刘永武,等. 外源性H_2S对糖尿病大鼠晶状体透明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J]. 眼科新进展, 2020, 40 (09): 837-839. DOI:10.13389/j.cnki.rao.2020.0190.

[3]席雨鑫,温馨,矫立杰,等. 外源性H_2S对糖尿病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20, 36 (04): 318-321.

[4]刘亚. H_2S在运动干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DOI:10.27137/d.cnki.ghusu.2020.002437.

[5]陈燊,黄雯,张梅,等. BrdU标记法探讨糖尿病大鼠H_2S与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关系 [J]. 医学研究杂志, 2017, 46 (05): 112-115.

[6]赵琴,李刚,李芳,等. 绞股蓝皂苷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和血浆H_2S的影响 [J]. 中医学报, 2017, 32 (03): 360-364. 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17.03.093.

[7]孙宇,刘宁,郁向静,等. 外源性H_2S调控Nampt-Sirt3-CPT/LCAD乙酰化水平改善糖尿病心肌线粒体脂肪酸氧化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 32 (08): 1502.

[8]李芳,李妍,李琳,等. 外源性H_2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MMP-13、MMP-14和TIMP-1表达的影响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0 (07): 993-996. DOI:10.13406/j.cnki.cyxb.000701.

[9]曹琳. 硫化氢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行为学影响[D]. 南华大学, 2014.

[10]薛红,袁平,刘佳,等. H_2S通过抑制肾脏RAS激活引起的ROS过度生成缓解糖尿病肾损伤[C]// 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加拿大Lakehead大学生物学系;, 2013: 1.

[11]刘江华,于紫英,姜志胜. H2S/CSE体系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理研究[C]//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2011: 2.

[12]于紫英. H_2S/CSE体系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南华大学, 2011.

[13]迟宝进. 2型糖尿病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阴茎海绵体内H_2S/CSE体系的影响[D]. 佳木斯大学, 2011.

[14]黄雯,李晓璐,陈燊,等. 内源性H_2S对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积聚的作用 [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 (02): 133-136.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区科委课题,课题编号2020MHZ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