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 2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刘婷  刘蓓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10041

摘要目的:分析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全麻病患施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病患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03月至2024年02月于本院麻醉恢复室接诊的60例手术病患,行双盲实验法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细化护理组30例和普通护理组30例。对普通护理组病患实施普通护理,对精细化护理组病患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分别统计各组病患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等麻醉效果指标;使用美国抑郁评价量表(Depression Rating Scale,SDS)统计各组病患心理状态;统计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普通护理组病患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均高于精细化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病患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护理干预后,精细化护理组SDS评分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护理干预后各组病患护理满意度比较,普通护理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精细化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术后病患的预后护理过程中,采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优,具有更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全身麻醉;精细化护理干预;临床护理

引言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品质要求的提升,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作为手术后患者复苏的关键环节,其护理质量直接制约着患者康复进程和心理状态。全身麻醉患者可能会在术后经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涵盖但不限于恶心、呕吐、疼痛、焦虑和抑郁等。这些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到患者自身机体恢复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长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章旨在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这种干预措施是如何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的。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实施精细化的护理指导,旨在减少患者术后不适状况,同时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护理整体满意度。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23年03月至2024年02月于本院麻醉恢复室接诊的60例手术病患,行双盲实验法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细化护理组30例和普通护理组30例。对普通护理组病患实施普通护理,对精细化护理组病患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各组病患常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选取符合《麻醉专业医务人员临床实践指南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1]中对手术全麻患者的描述标准。

排除标准:手术全麻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全麻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全麻合并没有自主意识患者。

(二)临床护理方式

2.2.1护理干预方式

普通护理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进行:待术后全麻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之后,医护人员分别观察病患恢复过程中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等麻醉效果指标;并第一时间对麻醉恢复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询问患者疼痛情况以及心理状态。

精细化护理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普通护理方式如上述示意,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方式如下: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轻声询问苏醒病患的机体状况,对出现剧烈疼痛的病患进行止痛处理,对身体局部麻木的病患进行言语安慰,并陪伴病患渡过麻醉期。随后使用心理干预介入苏醒病患内心,对出现术后焦虑、恐慌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年老不能翻身的病患展开辅助翻身处理,对术后全麻出现言语不清、神志不清的病患进行引导式沟通,并第一时间对特种手术病患进行血样采集。麻醉恢复室内精细化护理还需要医护人员定时、定期清洁、清理麻醉恢复室内卫生,让麻醉恢复室卫生保持优良状态,且术后全麻病患在恢复过程中还需要恢复室内的安静状况。    2.2.2麻醉效果指标检测

各组病患全麻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后,医护人员在室内等待并分别统计各病患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指标。该两项指标数值越大则表示护理干预效果不佳;越小则表示护理干预效果优良。

2.2.3心理状态指标检测

使用美国抑郁评价量表(Depression Rating Scale,SDS)统计各组病患心理状态指数,SDS评分高于60分则表示病患全麻术后抑郁状况严重,该项数值越低则表示抑郁情况较轻;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较好。

2.2.4护理总满意度

使用我科室提供的护理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各组患者分别进行调查填写,满意为61-100分,略微满意为0-60分。

(三)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纳入SPSS22.0系统软件进行计算,t值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价值。

结果

(一)各组病患麻醉效果指标对比

护理干预后,普通护理组病患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均高于精细化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示。

表1 两组病患麻醉效果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min)

术后苏醒时间(min)

普通护理组

30

42.16±1.25

36.57±3.80

精细化护理组

30

25.17±0.92

20.72±1.01

t

7.21

5.90

P

0.01

0.01

(二)各组病患心理状态指标对比

护理干预前,两组病患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护理干预后,精细化护理组SDS评分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示。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SDS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普通护理组

30

60.12±0.06

48.19±0.85

精细化护理组

30

59.25±1.70

24.06±0.12

t

1.30

6.39

P

0.05

0.01

(三)各组病患护理总满意度对比

护理干预后各组病患护理满意度比较,普通护理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精细化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3示。

表3 两组病患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略微满意(%)

总满意度(%)

普通护理组

30

0(0.00)

3(10.00)

3(10.00)

精细化护理组

30

18(60.00)

10(33.33)

28(93.33)

x2

10.71

P

0.01

四、讨论

精细化护理临床干预的实施在于其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强调个体化评估和针对性护理,医护人员通过细致入微的病情监测、及时有效的症状管理,以及心理支持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具体需求。例如:采用多种精细化措施控制病患术后疼痛状况,结合深呼吸训练和放松技巧等来减轻病患抑郁状况,这些措施共同作用均能促进患者身心方面的恢复[2]

本研究结果为麻醉恢复室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3]。首先,医院管理层应重视护理路径方面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医护人员参与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其次还应加强跨学科合作,确保护理团队与麻醉师、外科医生等各方人员密切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最后院方还需持续教育和培训护理人员,提升他们对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的认知与应对能力,而这也是实现高质量护理服务不可或缺的一环。

参考文献

[1]田晨,王一芸,鲁佳乐,等. 麻醉专业医务人员临床实践指南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 [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4, 40 (05): 514-519.

[2]董辉,段红.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 (24): 187-190.

[3]洪婷婷,王欠.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作用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 (16):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