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生态绿地规划与管理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 2

城乡结合部生态绿地规划与管理模式探讨

郑武兵

华瑞国际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城乡结合部生态绿地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状况关系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乡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城乡结合部绿地规划与管理需要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乡结合部绿地建设与管理水平,使其通畅、高效、和谐,更有力地支持城市系统的有效运转。本文探索了城乡结合部生态绿地规划与管理模式,希望对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生态;绿地规划;管理

1城乡结合部生态绿地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工作不协调

绿地系统包含内容丰富,为了有效发挥其他绿地的区域性功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在修订时新增了“区域绿地”这一分类。此举旨在发挥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功能,例如具备自然资源、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区域绿地。这不仅能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的步伐,同时也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然而,由于这些绿地所属的功能类别不同,管理部门也各异,分别由农业、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负责,各自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绿地进行管理,并制定了专项规划。这些规划信息涉及多个方面,难以实现统一,导致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容易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无法充分发挥区域绿地的内在价值,造成绿地资源与城市布局融合不充分。

1.2 部分功能绿地资源难以满足人们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追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在旅游生态、休憩等方面的追求较为突出。尽管城市各类绿地资源的提高率十分明显,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的建设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这些场所大多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其内部设施相对简单,并且在管理方面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做好定期的保护工作,任凭这些场所自生自灭,受到的破坏十分明显。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斑块破碎化严重,不能真正发挥出功能绿地的作用。

2城乡结合部生态绿地规划与管理模式探索

2.1明确规划目标

第一,城乡结合部绿地系统规划要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根本导向,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标准和要求,推动城乡整体范围内的绿色资源整合,形成一体化的“山水林田湖草”资源整体规划格局。第二,绿地系统规划要将提供更生态供给服务作为规划的核心目的,依托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和技术实现生态建设和城乡同步发展间的耦合。第三,绿地系统规划要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关键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级、多功能的生态产品,营造高品质的绿色生活环境。

2.2优化道路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要与道路功能等级相适应。主干路道路绿化在保障交通安全前提下,应兼顾防护和生态要求,同时注重慢行交通的遮阴需求。次干路道路绿化应注重与街道景观协调,保持为慢行交通连续遮阴,绿化配置应突出多样性和层次感。支路道路绿化应注重慢行交通的畅通与舒适,绿化配置凸显生活性。主干路的行道树绿带应根据临街建筑的功能需要,合理设置出入口,保持绿带的连贯性和景观效果,减少对交通的干扰。行道树树种的选择既应突出城市特色,又应满足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要求,择优选取冠大荫浓、树干挺拔、姿态优美,且季相色彩变化明显的树种,另外还要考虑夏日浓荫和冬日暖阳。主干道可选择银杏、悬铃木,城市次干道、支路可选择遮阴效果好的榉树、构树、国槐、白蜡等作为行道树品种。分车绿带应适当增加灌木高度,丰富绿化层次。行道树灌木应选择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树种,增强行道树绿带的设计感,避免单一的龙柏、冬青灌木品种,增加如高枝月季、紫薇、石楠等灌木树种。这些灌木不仅增加了绿带的层次感,而且能够丰富绿带颜色,打破只有绿色的单调乏味。

2.3提升绿地质量

在绿地规划中,需关注绿地质量提升,而非单纯追求数量。城乡结合部绿地布局应顺应“存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完善绿地系统、绿道和公园体系,增加绿色出行比 例。例如,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和加强 自行车道建设,以减少交通碳排放。结合“见缝插针” 的方式,充分利用城乡结合部的边角零碎空间,建设小型绿 地和口袋公园,提升绿地整体碳汇效益。绿地规划中要注重将绿化与建筑融合,增加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比例, 不仅扩大绿地面积,还能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调节城市 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同时, 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降低能耗。此外, 通过建设生态廊道来强化不同绿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 提高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为绿地植被创造 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巩固其碳汇能力。

2.4应用先进的景观设计技术

一是植物选择与配置。选择耐旱、耐盐和耐阴等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植物形成生态系统,提高植物的相互关系和生态利用效率,引入本土植物增加生态多样性,提高对当地生态系统的融入性。二是水体处理。引入自然湿地、雨水花园等水体处理设施,以提高城市绿地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效益。设计雨水花园将雨水导入植物区域,减缓雨水流速,促进土壤吸收和植物利用。构建人工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作用净化雨水和污水,提高水体质量,采用透水铺装和植草设计增加地表渗水性,防止水体表面径流和水池的积水。三是土壤修复。通过生态工程手段修复城市绿地中受损的土壤,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抗灾能力。引入土壤改良物质如有机肥料和生物复合材料,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推行植被覆盖和根系工程减缓水流速,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通过植物生长的根系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提高土地的自净能力。

2.5组织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维护与管理

生命周期的过程维护与管理是确保绿地植物长期 健康发展的关键。采用可持续的管理方法,不仅能降低 维护成本,还能强化减排增汇的双重功效,具体涉及施 肥、灌溉、修剪等各个方面。通过有机种植和生物防治 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保护土壤;采用滴灌和雨 水收集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确保植物在干旱季节也 能健康生长;将修剪下的植物残枝、枯叶等生物质进行 堆肥处理成有机肥料,形成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

2.6利用智能技术进行绿地管理

智能技术在绿地管理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对绿地进行监测和管理,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和绿地可持续性。智能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测绿地的植被、水质、空气质量等情况,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管理者能更好地了解绿地的状态采取精准的管理和维护措施,以确保绿地的健康和良好状态。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向用户提供有关绿地的详细信息、实时活动提示等服务,这提升了用户在绿地中的体验,使其更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增强用户与绿地的互动体验。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优化绿地资源的利用,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可以更有效地调整水、光、温度等因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地管理的可持续性。

3结语

绿地系统规划执行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成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绿地系统规划要明确自身的总体规划目标,在化解传统规划方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基础上,缓和绿色系统规划与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国土空间总体生态格局的搭建和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郑曦. 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地植物规划设计[J]. 风景园林, 2024, 31 (06): 8-9.

[2]王森琦, 高鑫, 宗永成.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绿地系统规划创新探究[J]. 中国住宅设施, 2024, (04): 10-12.

[3]季文霞, 刘晓盟. 城市绿化规划创新策略——可持续城市森林和绿地的设计[J]. 新城建科技, 2024, 33 (03): 80-82.

[4]刘清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探讨——以莱州市城市道路绿化为例[J].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4, (03):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