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电力工程中的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 2

水利电力工程中的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刘梦婷

湖北水建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在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是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本文深入探讨了水利电力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其相应措施,同时分析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及保护策略。通过详细阐述水土保持的技术手段、环境监测的必要性以及生态保护的综合方法,本文旨在为水利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水利电力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监测;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展,水利电力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然而,这类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往往对自然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方面。因此,如何在推进水利电力工程建设的同时,有效保护水土资源与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水利电力工程中的水土保持

(一)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在水利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是确保工程安全、生态稳定的关键环节。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还可能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因此,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土保持的技术手段

为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可采取多种技术手段。一方面,通过植被恢复、种植绿肥等措施,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减少雨水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另一方面,利用工程措施如挡土墙、排水沟等,降低水流速度和冲刷力,从而减轻水土流失。

三、水利电力工程中的环境保护

(一)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与环境的互动影响

水利电力工程建设,特别是涉及大规模土方开挖、填筑等活动,对周边环境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多个层面,包括但不限于地质结构的改变、自然景观的破坏以及生态平衡的扰乱。在施工过程中,重型机械的作业往往导致土壤松动,进而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对原有的地形地貌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工程建设通常伴随着大量的物质运输和堆放,这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可能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也是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噪音污染会扰乱周边野生动植物的生活节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威胁;而扬尘则可能引发空气质量下降,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水利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互动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举措

在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减轻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法规,确保所有施工活动均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具体而言,可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敏感时段进行高噪音作业,以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干扰。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也是关键一环。通过洒水、覆盖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扬尘的产生和扩散,保障施工区域的空气质量。此外,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必须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与处置,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工程运行阶段的环境监测与保护

水利电力工程竣工后进入运行阶段,此时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样重要。为确保工程运行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应涵盖水质、空气质量等关键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可以评估工程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具体影响,进而为环境保护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可以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如优化工程运行方式、加强污染物处理等,以确保工程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四)环境保护的综合治理策略

为实现水利电力工程中的环境保护目标,需采取综合治理策略。这一策略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并涉及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等各个环节。在规划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工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设计阶段,应注重生态友好型设计,以减少工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而在运营阶段,则应通过环境监测与保护体系的建立,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四、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措施

(一)规划阶段:全面考量环境影响与制定环保方案

在水利电力工程的规划伊始,便需对环境影响进行缜密的考量。这一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以工程效益为主导的思维模式,转而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置于首位。规划者需详尽地分析工程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生物多样性等,以此为基础,审慎地评估工程实施后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根据这些评估结果,量身打造一套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这套方案不仅应涵盖施工期间的临时性保护措施,更需考虑到工程竣工后长期运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与维护策略。通过这样全面而细致的规划,旨在为后续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奠定一个环保的基调,确保整个工程从起点就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

(二)设计阶段:融入生态理念与减少自然破坏

设计阶段是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关键环节。设计师们需在设计中巧妙融入生态友好的理念,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来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具体而言,可以探索使用生态可降解材料,设计能够自然融入周边环境的工程结构,以及规划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此外,设计过程中还应注重水土保持的考量,比如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来防止水土流失,或者通过植被覆盖来增强地表的稳定性。这些细致入微的设计举措,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工程对环境的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程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施工阶段:严格执行环保措施与确保合规性

施工阶段是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措施得以实施的关键时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规划与设计阶段制定的各项环保措施,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例如,在土方开挖与填筑作业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和水土流失;在材料选择与使用过程中,应优先选用环保型材料,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在施工废水的处理上,应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确保废水达标排放。通过这些举措,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还能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四)运营阶段:加强环境监测与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水利电力工程竣工后进入运营阶段,这一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样不容忽视。为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必须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通过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确保工程运营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应加强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因设施老化或损坏而引发的环境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实现水利电力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水利电力工程中的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环保策略,我们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还能确保工程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我们应继续深化对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的研究与实践,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火电厂供水水库防洪标准的探讨[J]. 潘晓春;张洋.电力勘测设计,2015(06)

[2] 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防洪标准刍议[J]. 潘晓春;巫黎明;许轶.电力勘测设计,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