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及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5
/ 2

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及策略分析

郭亮波130133198501152415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对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通过分析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造价控制对策,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难点分析;相应对策

引言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从工程项目前期决策开始,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都应进行监督管理,由此让建设单位可以更直观地掌握工程项目的各阶段具体费用。因此,从为建筑施工提供数据参考,到项目验收后的工程结算,工程造价控制始终对建设项目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

1.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

1.1招投标阶段

(1)在招投标活动具体实施前,建设单位应加深与设计单位的对接联系,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功能要求,结合勘察将设计的深度广度推向深入,以便实施针对性设计,在保障设计质量的同时,控制设计概算。为控制建设项目建安造价,建设单位以施工图预算实施建设招投标活动时,应着重把握工程量清单与控制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做好施工图预算的造价控制。施工单位在进行投标时,也应对投标过程实行严格的监管监控,在注意设计方案与标书之间偏差的同时,还应对清单与标底进行预见性评估,配合受委托方(一般为造价咨询机构)做好合理性审查,主要是报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便于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

(2)在该阶段中,若勘察或者其他因素导致设计的深入或者广度不足,而设计图纸一旦敲定就很难改变,极容易在后期施工中出现造价不合理增加的情况。同时,工程量清单与控制价的准确性、完整性的不足,也将进一步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产生影响。另外,除施工技术措施专项设计外,设计施工图本身未涉及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方案,即施工方案与施工措施,由施工单位自行制定与组织,因此,施工组织方案若在前期设计阶段缺乏合理性,则很难比对标书看出施工偏差,可见施工方案引起的造价差异在此阶段难以把握。施工单位在材料选择、材料存储、材料运输等方面的失误,让材料出现损坏、变质等,或是由于施工单位出于利益,降低项目工程量,缩减工序甚至使工程转包等,都会导致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合理性。

1.2实际施工阶段

(1)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体项目实施期内造价控制的主要阶段,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又分为很多小阶段,容易产生超出成本控制的风险.例如,在地基挖掘中由于支护结构不合理导致后期返修、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没有连续浇筑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等,既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又影响了工程的经济收益。

(2)该阶段由于设计图纸已经完成,施工内容已经明确,通过招投标活动签订合同后,工程量或清单单价(有些地方为具体的定额子目),以及风险范围已经确定,如何依据合同、招标文件结合施工单位综合水平和能力,从施工方案、现场管理、材料设备采购等方面抓好管理,是本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

2.提升工程造价控制实践对策

2.1重视前期设计管理

(1)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实践中,项目前期的设计管理工作往往容易忽略。各单位应提高思想站位,加深对前期设计工作的认识,要充分理解前期设计是建设项目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在设计阶段应加强同设计单位的协同配合,促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建设单位应邀请设计单位踏勘现场,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让设计单位在回应业主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项目现场地质条件、水文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步建立会商机制,及时会商解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2)在整个设计阶段,可以通过对工程费用的初步计算(投资预估),对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因此,可通过限额设计的方式,在招标之前要求投标人提供项目整体的设计规模、投资状况、综合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报告,并比对各个投标文件的合理性,选用经济合理的方案参与竞选,确保工程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2重视合同管理

(1)在整个项目造价控制过程中,合同管理贯穿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过程。合同约定条款是实施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必须重视和提升合同管理水平,这对造价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设计合同管理和施工合同管理尤其重要,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以达到70%。抓好设计合同管理,激发设计师干事动力,有利于提升设计水平,为后续的造价控制提供基础。

(2)造价控制过程中的施工合同管理,主要是对合同中计价计量条款和风险条款进行管理。在具体的实践中,一般分为单价合同和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工程量清单单价或定额单价固定,工程量按实结算,此时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量的管控;总价合同,主要采用施工图总价包干和工程量清单总价包干的方式,两者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对设计变更的管控。

(3)在整个项目中,总价包干更有利于项目投资规模的控制,有利于严格控制“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风险的合同管理主要在于索赔,管理人员知悉合同风险管理内容,防止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因素支出。

2.3重视材料管理

施工阶段,工程材料的成本可占项目造价的70%以上,要实现工程造价控制必然要求重视材料管理。建设单位在招标前应组织人员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熟悉建材市场行情,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采购材料的大致档次和品质。在签订合同时,还应依据市场供应商的情况,确定材料的生产厂商及产品批次,保证材料的质量,细化合同各项条款,严格做好审核,逐条确定合同条款,并考虑材料进场各种可能,例如,参建各方提供材料及场地因素造成的延期的赔偿问题,从而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2.4运用动态管理技术

为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水平,还应积极运用新技术。例如,可通过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绘制三维立体模型,直观展现建筑项目的细节。在造价控制中,可将BIM技术分别引入到工程的各个阶段。例如,在招投标阶段,可运用BIM技术进行优化,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对整体项目的清单计价;可结合市场实际环境作为数据参考,并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选择性价比最高且满足施工需求的材料,既可以让企业认清自身的优势,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从而为整体工程质量打下基础,也可以为建设单位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投标方。

2.5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

为确保工程造价控制水平,还应建立和完善审批制度,以适应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的需求。审批制度应结合投资预估、方案设计、施工图预算管理、合同条款审核、工程结算作为一个整体,并按照层级关系,前一步制约后一步,而前一步的注意事项、细节条款等也可以通过后一步进行补充,在估算价格超过总体价格的5%或10%时,则应逐层进行调整,并将调整方案及结果向审核、建设单位进行汇报,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超支现象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应贯穿于工程的设计决策、招投标、施工与竣工等各个阶段中,分析把控各个阶段容易出现的影响造价控制的因素。因此,建设单位应重视前期设计管理、重视合同与材料管理、运用动态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等,全方位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小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预算控制重点难点[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4):190-191.

[2]张军.改扩建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要点[J].居舍,2021(4):163-16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