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舞蹈文化在中职舞蹈教学中的活态化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5
/ 2

传统非遗舞蹈文化在中职舞蹈教学中的活态化传承

杨卡娜

身份证号:3508021984****3560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各民族文化特色日益凸显。作为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黎族和苗族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自数百年前苗族迁琼以来,在多民族杂居的海南地区,黎、苗两支民族文化长期共存、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尤其是两个民族的舞蹈文化最具民族风情,是两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缩影,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发展至今,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将民族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是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非遗舞蹈文化;舞蹈教学;黎族舞蹈;苗族舞蹈;活态化传承;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梳理海南地区黎族、苗族舞蹈的源流和分类,分析了它们在长期发展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意蕴,以及在多民族交流中形成的自身特色,认为少数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仍发挥着凝聚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作用。

一、中职传承黎、苗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思想教育意义

1.从黎、苗族舞蹈文化中汲取精神与力量。黎、苗两族的传统舞蹈蕴含丰富的精神力量,许多黎族舞蹈都描绘了人民与自然力量的抗争,以及对外来侵略的反抗,反映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苗族舞蹈中也体现出人民治理水利、开垦荒地的拼搏历程。黎、苗舞蹈大量反映了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舞姿轻盈欢快,充满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和赞美。这种乐观进取、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也会影响和感染中职生,使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黎、苗两族崇尚大自然,舞蹈中融入山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元素,反映了两族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也正合乎中华民族千年以来一以贯之的“和合万物、天人合一”的文化基因。

2.培养“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正确民族文化观。黎、苗两族的舞蹈在交流中吸收借鉴、合而不泯,展现出一种包容的文化孕育观。通过亲身体验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站在他者的角度欣赏不同文化,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交流中感悟文化交融。学习黎、苗族舞蹈文化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每一种民族舞蹈都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情趣,通过对比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语汇、节奏结构、舞台语言等,可以培养学生审美的包容与开放心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深入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观。

二、黎、苗族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化传承

1.开设黎、苗族舞蹈专题课程。中职可以开设黎、苗族舞蹈相关的专题选修课,系统讲授黎、苗族舞蹈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一是开设黎、苗族舞蹈发展史专题课,课程应从黎族世居海南和苗族迁移海南的历史渊源入手,追溯黎、苗族舞蹈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大量引证文献资料,梳理黎、苗族舞蹈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关注不同历史时期舞蹈语汇和题材的变迁,分析社会环境变化对舞蹈发展的影响。二是开设黎、苗族舞蹈欣赏专题课,解析舞蹈的艺术语言,如竹竿舞的动作组合、八音舞的音乐结构以及捻情舞对爱情元素的表现力等,通过欣赏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对黎、苗族舞蹈文化的审美能力。三是在原有民族舞蹈史、中国舞蹈史等基础课中,重点介绍黎、苗族舞蹈的内容,分析黎、苗族舞蹈对中国舞蹈发展的贡献,研究苗族在不同分布地区舞蹈的特性,跨地区考察黎、苗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的关系和各异的流变方式。

2.结合黎、苗族舞蹈的艺术特征编排教学内容。中职舞蹈教学中,在编排黎、苗族舞蹈的教学内容时,应着眼于挖掘其文化内涵,实现文化解释与艺术鉴赏的有机统一。首先,应重视对舞蹈背后历史文化的溯源,如黎族《跳娘舞》是母系氏族时期的产物,通过母系图腾舞蹈追忆女性始祖,其中模拟猩猩等动物动作,反映原始图腾崇拜;《打柴舞》来源于劈柴弯腰挥舞斧头的劳动动作,表现劳动人民开垦荒地、战胜自然的拼搏历程。这些舞蹈背后的隐性历史记忆,需要教师引入资料,通俗易懂地向学生阐释。其次,教师要向学生深入解析舞蹈的抽象艺术特征,如黎族《竹竿舞》中竹竿的灵活运用和跃动的舞姿所蕴含的劳动之美,苗族《招龙舞》中五色彩带和中元棍的翻飞腾挪,配合鼓点锣响的所表现的“神龙戏水”的动态美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非遗舞蹈的独特审美情趣。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传统语汇基础上,运用多种现代编舞手法进行创新,如以黎族织锦、苗族刺绣等非遗技艺为题材,采用现代舞蹈观念对传统舞蹈再创作,实现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舞蹈语言的有机融合。

3.组织专业实践,深入黎村苗寨开展田野调查与采风。中职应组织学生深入黎、苗族聚居地开展专业实践,这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非遗舞蹈的文化语境。实践可采取以下具体形式,一是开展田野调查。教师可带领学生深入黎族村寨,采访当地老艺人,亲身学习《打柴舞》的动作;也可以选择在节庆祭祀活动期间,前往苗族村寨,身临其境观察、感受盘皇舞的祭祀活动场景,期间学生可对非遗舞蹈的习俗规则、祭祀仪式等作参与式记录,深入探究非遗舞蹈与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的内在联系。二是采风收集,教师可组织学生对黎、苗族民歌、音乐进行采风,收集具有地方风格的音乐资源,为创作黎、苗族舞蹈提供素材,学生可着重记录具有黎、苗族特色的乐器演奏技法,如黎族八音、苗族铃鼓等,为后期创作打下基础。三是采集舞蹈类灵感素材,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黎、苗族日常的劳动生活,如聚居村落中少数民族人民的捕鱼撒网、烧柴搬担等动作,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舞蹈创作素材,拓展对民族舞蹈语汇的认知。

4.邀请黎、苗族非遗舞蹈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中职学校可以邀请黎、苗族非遗舞蹈的传承人进入校园,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一是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设舞蹈文化讲座,中职校可邀请获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荣誉称号的黎、苗族舞蹈大师入校,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二是聘请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和黎、苗族舞蹈艺术家担任客座教师,开办非常设的课程项目,介绍本地民族的风土人情,示范地道的民族舞蹈,主动担当学生田野调查、民间采风的“向导”。三是依托校内资源和专业建设,打造民族舞蹈工作室,定期邀请黎乡苗寨的舞者、非遗舞蹈传承人入校指导舞蹈教学,学生可就舞蹈细节问题向其请教,工作室与校外舞剧表演团对接,提供少数民族舞蹈创作成果的输出渠道。四是针对舞蹈能力较强、对少数民族舞蹈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开设非遗舞蹈大师班,与黎、苗族舞蹈大师合作,以短期密集培训的方式强化学生能力,学生可跟随大师练舞、学艺,在重复示范、模仿中领悟舞蹈精髓。传承人走出村寨,也将非遗舞蹈文化带出山野,带进高校,在与高校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打破非遗的传播障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

总之,学校应当肩负起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切实加强文化传承相关的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工作,创新传承理念,丰富传承路径,将非遗元素真正融入专业教学,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新形势下得到创造性传承和发展,焕发出新的色彩与生机。

参考文献:

[1]吴丹汝.大学传承黎族舞蹈文化的目的与思路.2021.

[2]刘颖婷.关于传统非遗舞蹈文化在中职舞蹈教学中的活态化传承分析.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