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以于润洋《悲情肖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6
/ 2

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以于润洋《悲情肖邦》为例

朱献满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逻辑与历史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对于史学研究而言,其中的逻辑分析与实证的历史主义相结合和音乐学家于润洋先生所提出的“音乐学分析”相契合,而于润洋先生的著作《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与《悲情肖邦》,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深刻解读与阐释。对于研究于润洋先生的史论问题中,开辟了一条鲜为人知的研究之路。

关键词:逻辑与历史统一;历史主义;于润洋;音乐学理论

马克思毕生的科学活动,或是逻辑的方法,或是实证的方法,却从没有将两者对立起来,而是从揭示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科学性、真理性这一总体目的出发,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音乐史论研究,它是音乐学理论下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有西方音乐史学、中国音乐史学、中国传统音乐等研究领域。而本文主要集中于研究于润洋先生在其音乐史论中的一般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哲学意蕴。目前对于音乐史学研究中的哲思或是哲学中的方法论对于应用于音乐史论研究存在缺陷。

一、问题与缘起:为何要从于润洋音乐史学研究角度探其逻辑与历史统一?

目前国内音乐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不止上述所列出的几个,它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着某些特定的研究方向,例如音乐美学或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等,并且各个专业院校以及系所都会设立相关专业的音乐理论课程。在其中西方音乐史学学习研究过程中,我们都避不开一位学习音乐史论的“引路人”——于润洋先生。于润洋先生是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论专家,在国内音乐学研究领域中首屈一指,在其学术研究生涯中提出本文首先所需要探讨的研究方法——音乐学分析。

音乐学分析,可以说是在音乐(形态)分析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另--种分析思维。它曾经在较为晚近的时间范围内,同音乐(形态)分析一起并存于部分中外音乐学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分析实践中。在国外,如2001年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音乐学”条目便指出:“音乐学研究不仅针对音乐自身而且应该包括与之相关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音乐人的行为。”[[2]]近年来,在中国西方音乐史及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一些富于远见卓识的学者对该分析范式予以大力提倡,并掀起了一股对之进行热烈讨论和积极运用的热潮。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当属于润洋先生认为的:“音乐学分析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具有综合性质的专业性分析;它既要考察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语言、审美特征,又要揭示音乐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并作出历史的和现实的价值判断,而且应该努力使这二者融汇在一起,从而对音乐作品的整体形成一种高层次的认识。”[[3]]在社会文本阐释过程中以客观历史为出发点,揭示音乐作品中的现实价值,这才是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研究方法——音乐学分析。

在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音乐学分析》中进一步对音乐学分析进行详细解读:“我主张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上吸收历史释义学和这种释义学各自的合理因素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要强调作为人的创造物的艺术作品的理解必须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理解而要实现这个理解就必须深刻了解艺术家所生活过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以及他们当时的思想面貌和情感体验努力在自己的想象中重建重新体验这一切。因此就应该不是放弃自己的视界去单纯追求历史的视界而是拓宽自己的视界使之与历史的视界相融合从而使二者都超越自身形成一种新的视界对艺术作品进入一种新的理解。[[4]]

二、音乐学分析范本《悲情肖邦》中逻辑与历史统一

《悲情肖邦》是中国音乐学界内对于肖邦音乐研究提供新视角的著书。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波兰作曲家,但他的音乐作品确是身处异乡创作而成的,肖邦自幼生活在波兰,童年时期的快乐时光并不是于润洋先生所需要着手阐释的内容。在肖邦离开波兰后,即1831年秋天,他得知祖国意境沦陷灭亡,随即创作《b小调谐谑曲》与《c小调练习曲》这样充满悲情-戏剧性的钢琴作品。于润洋先生正是抓住这一点,把肖邦一生中所有蕴含悲情-戏剧性色彩的钢琴作品按照历史时间顺序进行阐释。于润洋先生在阐释肖邦音乐作品时,并不是直接对其音乐本体进行论述,这样的论述或许符合逻辑顺序,确使得音乐作品中的社会历史文本被割裂。音乐作品中不止是有音符,更多的是隐藏在音符后面的作曲家精神内涵。

于润洋先生先对肖邦钢琴作品中的悲情在“历史视域”下进行追溯,由古希腊时期那样遥远古代的悲剧到巴洛克时期的巴赫《马太受难曲》,再到贝多芬音乐中的悲怆性引入肖邦的悲情-戏剧性[[5]]。在分析肖邦具体创作的钢琴作品时,又对肖邦创作每部作品的历史境遇以及肖邦朋友们(李斯特、乔治桑、密茨凯维奇等)的评价或书信等不同角度进行阐释。而在“当下视域”中,肖邦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是无法对其进行历史还原重构,于润洋先生尝试将“历史视域”与“当下视域”进行有机融合,寻求建立当下“新的视域”。“历史视域”本质上就是历史主义中以客观历史为前提,在通过逻辑思维建立符合我们对肖邦认识的“当下视域”。例如:在论述肖邦《b小调谐谑曲》时,于润洋先生先在对肖邦离开华沙的整个过程进行阐释,然后引入到肖邦离开华沙到达维也纳的第五天,祖国爆发了华沙起义,沙皇俄国对波兰的侵略使肖邦逐渐变得焦虑、痛苦

[[6]]。在整个阐释过程中的依据是肖邦与波兰朋友们的信件中所传达出那份悲痛,于润洋先生后又以音乐形态学角度对这部作品以音乐学分析的方法进行阐释,把肖邦这首作品中的悲情-戏剧性展现得淋漓精致。于润洋先生的《悲情肖邦》著作中对于肖邦“悲情”把握精准,以历史的维度,通过辩证思维的逻辑对其分条析理,这正是音乐学写作方法的精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三、结语

于润洋曾在其《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一书中表述其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工作者。在他的著作中,能够明显发觉他的学术研究中“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在关于音乐史论问题探讨时,不能脱离社会存在空谈理论研究,在论述音乐的某一内涵或其真实意义时,同样需要坚持历史的观点,从客观历史角度出发对音乐中某一现象进行阐释解读。如果说于润洋先生在《音乐试论问题研究》中是对“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完美诠释,那《悲情肖邦》便是这一诠释后的具体方法论指南。如何在音乐学内对某一音乐作品进行客观而全面阐释,于润洋先生已经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参考文献

[1] 陈叶军. 马克思主义是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科学[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0-22(A04).

[2] 伍维曦.从“音乐美学史”的研究视野看“汉语音乐美学”——以《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相关词条为例[J].音乐研究,2012(06):46.

[3] 姚亚平.于润洋音乐学分析思想探究[J].音乐研究,2008(01):56.

[4] 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01):41-55.

[5] 于润洋.悲情肖邦[J].钢琴艺术,2010(03):5.

[6]于润洋.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1(07):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