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教学里培育学生积极心理——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6
/ 2

在文言文教学里培育学生积极心理——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刘万阳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海山中学  515700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积极心理,是一项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意义的教育任务。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思想智慧。然而,由于其语言形式的古奥和表达方式的独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理解上的障碍和情感上的隔阂。因此,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学生;积极心理;培育策略

引言

在当今教育领域,文言文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传承和心灵启迪的重要途径。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哲学智慧。在文言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积极心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一、在文言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积极心理的重要性

第一,文化传承与认同。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更深入地探索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第二,认知能力的提升。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在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难题时,更加主动和坚持,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第三,情感教育的实施。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道德观念,通过文言文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责任感等积极情感。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内化这些情感教育内容。第四,心理健康的维护。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减少学习焦虑和压力,维护心理健康。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积极心理面临的问题

(一)语言障碍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语言障碍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复杂,词汇古奥,表达方式含蓄,这些特点使得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时感到困难重重。学生会因为无法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句式结构、词汇含义和修辞手法而感到挫败,这种挫败感会逐渐转化为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文言文的语言障碍还导致学生在考试中表现不佳,进一步削弱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二)兴趣缺乏

文言文的古奥和晦涩特性常常成为学生兴趣缺乏的根源。学生因为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与现代生活脱节,难以找到与个人经验和情感的共鸣点,从而感到学习文言文是一种负担而非享受。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体验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倦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缺乏兴趣的学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文言文的学习投入不足,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也阻碍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三)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往往停留在死记硬背和机械翻译的层面,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常常采用单一的讲解方式,缺乏多样性和互动性,使得课堂氛围沉闷,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往往感到被动和压抑,缺乏探索和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三、在文言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积极心理的有效策略

(一)情境创设法

情境创设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通过构建与文言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情境或文化背景,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文言文所描绘的场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情境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这篇文言文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承天寺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承天寺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模拟苏轼夜游承天寺的情境,让学生扮演苏轼或其他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苏轼在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苏轼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这些情感和思想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联。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还能够体会到文言文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二)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深化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深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苏轼的情感变化、景物描写的手法以及文中的哲理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还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苏轼、承天寺的僧人或其他相关人物,通过表演来重现文中的场景。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心理和行为,这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举办辩论赛,让学生围绕《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某个主题展开辩论,如“苏轼夜游承天寺的情感体验”或“文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在辩论赛中,学生需要准备充分的论据,运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辩论技巧。

(三)情感共鸣法

情感共鸣法是一种教学策略,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因素,通过朗读、吟诵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感的共鸣中体验文言文的美,从而增强学习的愉悦感和深度。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中的情感。在朗读时,教师应注意语调的变化,让学生模仿苏轼的情感起伏,如在描述夜游时的宁静与祥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时,语调应平和而充满欣赏;在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时,语调则应深沉而富有哲思。通过这样的朗读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美,还能够与苏轼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吟诵活动,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吟诵不同于普通的朗读,它更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在吟诵《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可以尝试模仿古人的吟诵方式,感受文言文的音韵之美。这种吟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还能够让他们在吟诵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共鸣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分享。在学习和朗读《记承天寺夜游》后,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文中的情感体验,如对苏轼夜游时的宁静感受,或是对文中哲理的领悟。通过分享,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还能够从他人的分享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

结束语

在文言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积极心理,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极具价值的教育任务。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我们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文言文的语言之美,还能够通过情感共鸣、互动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曹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赏析[J].名作欣赏,2024,(08):121-124.

[2]侯文隽.寻文言文之美——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4,(02):40-43.

[3]陆丽萍.“隐语”寄深情——《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语言特色分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3,(11):79-81.

[4]丁胜.深度解读《记承天寺夜游》[J].作文,2019,(36):55-57.

[5]赵秀菊.双向并行,学有所获——从《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想起[J].山东教育,2016,(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