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决策里肿瘤内科医师的临床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7
/ 2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决策里肿瘤内科医师的临床实践探索

李平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四川 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医师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决策中的临床实践,分析不同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3年8月-2024年3月的60例NSCLC患者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实验组由肿瘤内科医师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前评估患者病情,依据基因状态等制定方案并在治疗中监测调整,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采用FACT-L量表)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实验组为3.3%,p<0.05。结论:肿瘤内科医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NSCLC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肿瘤内科医师;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决策;临床实践

引言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持续上升趋势,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NSCLC的治疗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然而,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基因突变状态、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肿瘤内科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内科医师在NSCLC治疗决策中的临床实践,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提高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2023年8月到2024年3月期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中,有12名男性和18名女性;对照组中,有11名男性和19名女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范围分别为25到65岁和26到64岁,平均年龄分别为36.5±1.0岁和37.1±0.9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即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每3周为一个周期,共治疗4-6个周期。实验组患者在肿瘤内科医师的综合评估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具体如下:1.治疗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胸部CT、颅脑MRI、全身骨扫描、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测(EGFR、ALK、ROS1等)、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基因突变状态、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合并疾病等。2.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对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给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对于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给予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ALK-TKI)治疗,如克唑替尼、阿来替尼、色瑞替尼等。对于无驱动基因突变且临床分期为Ⅰ-Ⅲ期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给予辅助化疗或放疗;对于临床分期为Ⅳ期的患者,给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化疗方案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免疫治疗药物为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3.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包括胸部CT、肿瘤标志物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根据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5个维度,总分为0-136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2.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皮疹、脱发等。

(四)研究计数统计

统计数据用SPSS22.0进行,用±s检验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

表1肿瘤内科医师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决策中的临床实践

指标

对照组

实验组

p值

生活质量评分

65.7±1.2

78.2±1.5

P<0.05

不良反应

10.0%

3.3%

P<0.05

生活质量是评估癌症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5.7±1.2),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8.2±1.5),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表明,在肿瘤内科医师制定的治疗决策下,实验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实验组为3.3%,p<0.05,差异显著。这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方案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肿瘤内科医师制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下,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在生活质量提升还是在不良反应控制方面,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这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从生活质量的角度来看,实验组的显著优势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治疗方案依据患者的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基因突变状态等精准制定,使得治疗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和生理功能的损害。例如,对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这些靶向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相较于传统的化疗方案,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小,从而减轻了患者因治疗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功能障碍。

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得益于以下原因。一方面,精准的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使得治疗药物的选择更加精准,避免了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降低了药物相互作用和累加毒性的风险。例如,对于没有相应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避免了盲目使用靶向药物,而是选择了更为合理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从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医师对患者身体状况和合并疾病的全面评估,使得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风险因素。对于基础身体状况较差或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疾病的患者,医师可以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替代治疗方案,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四、结论

肿瘤内科医师制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然而,由于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还需要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长期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个性化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吴苡婷,黄艾娇.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N].上海科技报,2023-11-03(003).

[2]谢启超,辇伟奇,张瑜.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临床决策的专家研讨[J].重庆医学,2022,51(06):901-909.

[3]张金娜,朱秀丽,张业玲.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参与手术决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6):32-36.

[4]辛世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决策模型的构建[D].中国医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