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尹攀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1
/ 2

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尹攀攀

云梦县中医医院  外二科  湖北孝感   432500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分析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血液学毒性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云梦县中医院接受伊马替尼诊治的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为分析对象,统计40例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发生的血液学毒性,并分析血液学毒性的影响因素。结果:40例患者中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57.50%(23/40),其中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为贫血(30.00%),其次为白细胞减少(15.00%)、血小板减少(10.00%)、中性粒细胞减少(2.5%);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高血浆谷浓度是血液学毒性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伊马替尼在胃肠间质瘤患者中血液学毒性发生率较高,其主要为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应定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降低危险因素对血液学毒性的影响,及时处理伊马替尼引起的血液学毒性。

【关键词】伊马替尼;胃肠间质瘤;血液学毒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32.2【文献标识码】 A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之一,占胃肠道肿瘤的0.1%~3%,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区域,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胃,其次是小肠。GIS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受体酪氨酸激酶KIT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囚子受体基因功能发生获得性突变有关[1]。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 剂,能抑制KIT PDGFRA激酶的活化。伊马替尼是GIST患者唯一的术后辅助治疗药物,也可用于GIST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伊马替尼总体耐受性较好,但仍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减低药物剂盘或停药,影响治疗效果。临床试验中伊马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水肿、恶心、贫血、胃肠道反应、皮疹、肌肉痉挛等,血液学毒性如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很常见,严重血液学毒性是患者不耐受的主要原因之一[2]。本临床试验中旨在探索血液学毒性发生的影响因素,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实施伊马替尼治疗的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为分析对象,选取年限为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纳入标准:(1)符合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判定标准;(2)影像学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胃肠间质瘤且需要伊马替尼治疗;(3)能正常沟通,且依从性良好;(4)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类疾病;(2)合并免疫缺陷类疾病;(3)合并严重的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4)对研究药伊马替尼过敏的患者;(5)中途放弃用药或需要暂停用药的患者。

患者的基本信息如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9.94±2.6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45±0.23)年。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检测方法

用药期间,叮嘱患者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暴饮暴食。在伊马替尼给药24h后采集患者血液样本3.5ml在EDTA抗凝管中。样品在室温下3000xg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浆冻存于-80℃低温冰箱中待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患者在每次采集血样检测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的同时,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血常规指标由本院中心实验室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

1.3检测指标

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伊马替尼服用剂量、监测的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血常规指标。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实现本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表示与检验方法分别为百分数(%)和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与检验方法为均数标准差x±s和独立样本t检验或Z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检测连续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影响因素。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析

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57.50%(23/40),其中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为贫血(30.00%),其次为白细胞减少(15.00%)、血小板减少(10.00%)、中性粒细胞减少(2.5%)。

2.2 血液学毒性影响因素分析

以血液学毒性为因变量(0=否,1=是),性别和年龄和血浆谷浓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凝和高血浆谷浓度是血液学毒性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如表1所示。

表1 胃肠间质瘤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

β

SE

Wald

P

OR

95%CI

女性

1.331

0.556

5.735

0.004

3.785

1.273~11.249

≥60岁

1.273

0.495

6.605

0.001

3.572

1.353~9.430

高血浆谷浓度

1.305

0.594

5.831

0.001

3.648

1.205~10.567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发生的血液学毒性主要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和高血浆谷浓度是引起血液学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提示,高龄患者可能由于身体虚弱及身体功能的减退,对伊马替尼 的耐受性下降,更易发生贫血,贫血的发生风险是剂儒依赖性的,这也可能表明与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相关,伊马替尼剂量与血浆谷浓度是相关。对使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及时发现和处理伊马替尼引起的血液学毒性。

参考文献

[1]冯园园.伊马替尼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J].药品评价,2020,17(12):45-47.

[2]李曦,王邓超,余淼,等.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稳态谷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