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1
/ 2

实用新型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向永坤

(云南建投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3)

摘  要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实用新型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出发,探讨了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实践,阐明了其对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节能墙体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强调了其对提升建筑能效的贡献。结合准备阶段、技术控制、地下水管理和施工误差管理等环节,分析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实际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

关键词:实用新型材料;新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

建筑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性和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中不断引入新技术,以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1. 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1 钢筋连接技术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其连接技术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关键影响。传统的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是搭接和焊接,但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钢筋连接技术不断涌现,主要包括机械连接和锥螺纹连接等。机械连接技术利用机械咬合原理,通过专用连接器将钢筋牢固连接在一起。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连接质量高、受力性能好的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工程中。锥螺纹连接技术则是在钢筋端部加工锥形螺纹,通过螺母将钢筋连接起来。这种方法具有连接强度高、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等特点,逐渐成为钢筋连接的主流技术之一。

1.2 桩基基础技术

传统的桩基施工方法如打桩、灌注桩等,存在施工噪音大、振动大、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新型桩基基础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静压桩技术是其中一种新型桩基施工方法。该技术通过液压设备将桩体静压入地基,具有施工噪音小、振动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此外,预制桩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预制桩是在工厂内预先制成桩体,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保证桩体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1.3 预制混凝土构件新技术

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施工现场的安装也存在一定难度。随着科技的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节能环保等优点。此外,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混凝土中施加预应力,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结构等领域。

1.4 防水施工技术

传统的防水施工方法主要依赖于防水材料的铺设和涂刷,但这些方法存在施工复杂、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随着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新型防水施工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喷涂聚氨酯防水技术是一种新型防水施工方法。该技术通过喷涂设备将聚氨酯防水材料均匀涂覆在建筑表面,形成连续、无接缝的防水层,具有施工速度快、效果持久等优点。此外,自粘卷材防水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防水施工新技术。该技术利用自粘卷材的粘性,将防水材料直接粘贴在建筑表面,施工简单、粘结力强、防水效果好。

2 新材料在建筑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 节能墙体材料

传统的墙体材料如砖石、水泥等在保温隔热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系列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应运而生。

复合保温墙体材料通常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包括保温层、隔热层和防护层等,能够有效阻止热量的传导和散失。聚苯乙烯泡沫板(EPS)和挤塑聚苯乙烯板(XPS)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且质量轻、施工方便,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中。相变材料通过吸收和释放潜热来调节温度,能够显著提高墙体的热稳定性。石蜡基相变材料可以在建筑物温度过高时吸收热量,降低室内温度,而在温度降低时释放热量,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相变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能源效率,还增强了居住舒适度。

2.2 节能门窗材料

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其热工性能对建筑物的整体能耗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门窗材料如单层玻璃、普通铝合金等在保温隔热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新型节能门窗材料应运而生,成为提高建筑能效的重要手段。中空玻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节能门窗材料之一。中空玻璃由两层或多层玻璃构成,中间充填干燥空气或惰性气体,并通过铝框隔开。这种结构有效降低了热量的传导和辐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此外,中空玻璃还可以根据需求采用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进一步提升其节能效果。断桥铝合金门窗则通过在铝型材中加入隔热条,将内外铝型材断开,形成“断桥”结构。这种设计有效阻止了热量的传导,提高了门窗的保温性能。同时,断桥铝合金门窗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防水防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节能建筑中。

2.3 屋顶节能材料

屋顶是建筑物与外界环境接触的主要部位,其节能性能对建筑物的整体能效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屋顶材料如混凝土、瓦片等在隔热保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型屋顶节能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推进,为提升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提供了新的路径。反射屋顶材料(Cool Roof)通过高反射率和高辐射率材料的应用,有效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屋顶表面温度。例如,反射性涂料和反射性瓦片能够将大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大气,减少建筑物的制冷需求,显著提高能源效率。这类材料的应用,尤其在夏季高温地区,能够显著降低空调能耗,提升居住舒适度。

3 新技术与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基调和成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在这一阶段能够显著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施工准备模式。BIM技术通过数字化模型将建筑的各个方面集成在一起,提供了一个全面而详细的建筑信息平台。在准备阶段,BIM技术可以用于方案设计、施工模拟、成本预算和资源调配等多方面,帮助施工团队在施工前全面了解项目,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了工程的整体协调性和可控性。

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也是准备阶段的重要内容。例如,高性能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的使用,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提升施工效率。此外,预制构件和模块化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够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这些新材料的引入,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3.2 技术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新技术的应用为技术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实时监测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可控性。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和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结构的变形、应力、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这种实时监测技术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防止事故发生,还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施工质量。智能塔吊、自动化混凝土泵车和智能压路机等设备,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精准操作和自动调整,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减少人为误差。

3.3 管理好地下水

地下水管理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地下工程和基础工程中,地下水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地下水监测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地下水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通过在施工现场布设地下水监测井,并利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对地下水位、流速和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全面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因地下水问题导致的施工风险。帷幕注浆技术通过在地基周围形成不透水的帷幕结构,阻止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有效降低了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此外,降水井和井点降水技术的应用,通过在施工区域设置降水井和井点系统,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施工环境的干燥和稳定,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和风险。

3.4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误差管理工作

施工误差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全站仪的使用,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和测量,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在设计范围内。此外,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三维扫描和建模,可以实时检测施工误差,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便于及时调整和修正。质量控制系统(QCS)的应用,为施工误差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质量监控设备,并将数据上传至中央控制系统,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施工质量,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QCS还可以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管理,防止因材料或设备问题导致的施工误差。

结论

实用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钢筋连接技术、桩基基础技术、预制混凝土构件新技术及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新技术在提升施工工艺和工程稳定性方面的巨大优势。节能墙体材料、节能门窗材料和屋顶节能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能源效率,还增强了其环保性能。在准备阶段、技术控制、地下水管理和施工误差管理等环节,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入,为建筑工程提供了科学、高效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姬浩磊.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及措施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21(7):137.

[2]张雪锋.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及其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6):105—106.

[3]杨哲.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及措施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5):138-139.

[4]蔡垲灿.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及措施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740—1741.

[5]闫品海.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及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21(17):175-176.

[6]金正国.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及其措施[J].建筑与装饰,2020(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