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对慢病治疗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1
/ 2

体重管理对慢病治疗的重要性

陈光霞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人民医院   安徽省铜陵市244100

摘要:体重管理在慢性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超重与肥胖作为现代社会的健康问题,其普遍性与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有效的体重管理不仅能显著改善代谢异常,如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血糖水平,还能大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改善路径。

关键词:体重管理;慢病治疗;全面健康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癌症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居民总死亡人数的近90%,严重危害民众健康。超重和肥胖作为这些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管理成为防慢病的重要一环。体重管理不仅关乎个体健康,也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

一、体重管理与慢性病的关系

(一)超重与肥胖的定义及现状

在探讨健康与疾病关系的广阔领域中,超重与肥胖作为影响深远的健康挑战,其定义与现状的准确把握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至关重要。体重指数(BMI),作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评估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其计算方法简洁明了:BMI等于体重(以千克为单位)除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然而,在评估肥胖时,除了BMI之外,腰臀围的比值(WHR)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腰臀围比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它反映了脂肪在体内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堆积情况,这对于评估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BMI这一指标不仅便于大规模人群的健康状况筛查,还能够作为预测慢性疾病风险的重要依据。根据我国现行的标准,BMI值在18.5至23.9之间被视为正常范围,表明个体的体重与身高比例适中,健康状况相对良好。然而,当BMI值达到或超过24时,即被界定为超重,这意味着个体的体重已经超出了与其身高相匹配的健康范围,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风险增加。而当BMI值进一步上升至28及以上时,则明确为肥胖状态,此时个体的健康风险已显著升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腰臀围比也是评估肥胖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较高的腰臀围比,尤其是超过特定临界值(通常男性>0.9,女性>0.85),往往与更高的代谢综合征风险相关联,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因此,在评估肥胖时,应将BMI与腰臀围比结合起来考虑,以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的健康风险。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愈发严峻。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全球范围内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率急剧上升。这一现象不仅局限于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这一公共卫生危机。超重与肥胖不仅影响个体的外貌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们与多种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某些类型的癌症以及骨关节疾病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慢性病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超重和肥胖作为现代社会的健康隐患,其影响深远且广泛,与一系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脂肪肝等,这些慢性病与超重和肥胖的紧密关联,已构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挑战。心血管疾病方面,长期的体重超标会导致心脏承受额外的压力,血液循环系统也面临严峻考验。这不仅增加了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这些疾病不仅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还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药物治疗和护理,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冲击。糖尿病的发生同样与超重和肥胖密不可分[1]。肥胖状态下,体内脂肪细胞会分泌多种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调节失衡。这不仅加速了糖尿病的进程,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也是超重和肥胖的常见并发症。高体重状态会导致血液循环阻力增加,进而引发血压升高。肥胖还常常伴随着血脂代谢异常,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这些异常血脂成分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加剧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另外,脂肪肝作为肝脏对脂肪代谢不良的一种表现,也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高发。肝脏是体内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长期的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脂肪肝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二、体重管理在慢性病治疗中的作用

(一)改善代谢异常

深入探究改善代谢异常的重要性,不难发现,通过合理的体重管理措施,当个体能够成功减轻自身体重的5%至15%时,其身体内部将经历一系列积极而深远的变革。这一体重的适度调整,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身体代谢机制的新篇章。一方面,随着体重的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壁垒被逐渐打破。这意味着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以增强,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这种激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2]。这一变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尤为关键,因为它能显著降低血糖波动,减少因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风险,甚至可能让部分患者减少对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的依赖。另一方面,高血压这一“沉默的杀手”也在体重管理的进程中得到了有效遏制。过重的身体负担导致心脏需更加努力地泵血,以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体重的减轻则减轻了这种负担,使得血液循环更加顺畅,血压自然回归至更健康的范围。这不仅缓解了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也降低了他们未来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另外,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推手之一,在体重管理的干预下也展现出了积极的改善趋势。随着脂肪细胞的减少和代谢效率的提升,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得以更好地控制和调节,从而降低了血管堵塞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体重管理的核心在于调节能量平衡,即确保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保持相对平衡。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锻炼,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摄入与消耗,促进身体各系统之间的协调运作。这种整体性的代谢改善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的代谢异常问题,更为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和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降低并发症风险

在针对肥胖症及其伴随并发症的综合性治疗策略中,实施精准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类措施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患者逐步减轻体重,而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身体内部环境全面优化的体现,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死亡率具有深远的意义。体重管理的精髓,在于它不仅仅聚焦于秤上的数字,更在于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全面恢复与提升。这意味着,在治疗过程中,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代谢状况及生活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这些计划往往融合了饮食调整、适度运动、心理支持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以确保患者能够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实现体重的有效控制。随着体重的逐渐下降,患者的身体将经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3]。脂肪组织的减少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压力。适度的运动锻炼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管弹性,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另外,体重管理还强调对并发症的预防与监测。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及生活方式指导,可以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因素,避免病情恶化。这种前瞻性的管理策略,不仅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在并发症发生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

三、结语

体重管理对于慢性病治疗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科学合理的体重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超重与肥胖问题,更能在深层次上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减少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体重管理还能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加全面和持久的健康益处。所以,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治疗的综合策略中,是实现患者健康目标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张蕾. 以数据化驱动为基础 壹健康打造一体化定制健康管理平台[J]. 中国经济周刊, 2023, (22): 80-81.

[2]黄婷霞, 荀林娟, 毛燕君.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 2023, 36 (06): 122-125.

[3]石涛. 慢性病防治中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 (S3):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