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州市人才工作的实践及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1
/ 3

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州市人才工作的实践及启示

黄书琳

闽江学院 350100

【摘要】福州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科学规划了人才发展目标,建立人才管理制度,搭建科技人才成长平台,重视传统文化留根育才。本文通过对20世纪九十年代福州的人才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将该时期人才工作的特点和十九大以来中央人才工作要求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新时代的人才地位更加巩固提升,政治底线更加明确,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这也为福州市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重要启示,即坚定党管人才,坚持四个面向;强化顶层设计,打响人才招牌;融合经济发展,营造优质环境。

【关键词】人才工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时代;福州

课题来源2021年福州市社科规划课题(编号:2021FZC21)

从党的十八大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到党的十九大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再到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中央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信号。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形成的,是在不断总结和完善中发展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福州探索和实践人才培育和引进模式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为新时代福州人才工作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州人才工作主要内容

(一)夯实顶层设计

一是科学规划人才发展目标福州市政府于1992年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进行全方位布局和谋划(以下简称3820工程)。在3820工程中,福州市紧紧围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制订了福州人才发展计划。一是加大人事制度、工资制度、职称制度和机构编制等配套改革份量,初步建立起适应福州市综合改革、超前实现第二部战略目标需要的人事人才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控制干部队伍发展规模,使干部队伍与经济协调发展。干部人数10年平均递增4.8%,到2000年干部总数控制在16万人左右。调整干部结构,严格控制行政管理干部增长,配合机构改革,实现行政机关消肿和提高办事效率。充实、加强企业和基层干部力量,保证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重点建设项目、国营大中型企业和山区、贫困地区的用人需要。三是壮大专业技术队伍,提高专业技术干部队伍总体素质,为福州经济腾飞提供人才保证。全民所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0年平均增长6%,到2000年达到14.6万人,中高级人员达3.2万人,专业技术人员高、中、初级机构比重争取达到1:5:20。四是控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过快增长。根据控制总量和加强农业、加强基层、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到2000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控制在13万人左右,平均每年增长3%。五是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总额调控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工资增长同国民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今后10年,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实际工资总额每年增长8%,职工实际平均工资每年增长5%。调整工资结构,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特色的工资制度。六是加强国内智力、人才引进。以弥补人才不足,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开展国际间科学技术和人才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七是加强干部岗位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实现干部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八是搞好人事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市人事信息计算机网络。加强人事人才应用理论研究,解决深化各项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更好地为人事事业发展服务[1]

可以说,福州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实施的3820工程对福州未来20年的引才育才工作进行了合理布局,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建立人才管理制度1990年,福州组织制定《关于实施引进人才若干政策的决议》,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关于引进人才的暂行规定》、《福州市人才流动暂行办法》、《福州市社会人才资源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同时采用工资晋级、职务晋升、通令嘉奖、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福州经济建设主战场,以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期间,福州市通过召开人才智力交流洽谈会、在茶亭公园举行人才集市,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规范化洽谈场所;组建招贤团,到全国各地参加人事信息交流会;成立福州市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理顺引智工作体制和渠道,组织多项引智项目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引智展览。仅1991年,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紧缺人才2585名,向三资企业推荐兼职各类人才601人,流动人才342人,为802家企业1500名专业技术人员代管人事档案[2]

二)搭建科技引才平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科教兴市的口号。1991年,福州高新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为科技人才的培育搭建了重要平台。获批以来,福州高新区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战略,出台多项人才引进政策,吸引省、市级名校教育领域人才及高层次教育人才向高新区流动,并按人才类别配套相关生活津贴、子女入学、优先入编等政策

[3]

此期间,福州市还不断推动开展国际人才智力交流。一方面,引进一批外国专家学者到福州工作,办理100多名留学生回福州工作手续,促进福州人才市场与国际人才流动的接轨。为高科技园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兴投资区、福清融侨工业区等引进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发挥福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作用,积极开展国际间人才交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学习与工作。

正是在这些科技人才的引领下,福州的科技成果屡创佳绩。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1995年,福州市共登记科技成果52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4项,属国内首创或国内领先水平149项。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00.26亿元,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7%[4]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重视传统文化留根育才闽剧是用福州方言进行表演的地方戏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任福州市副市长高翔经过调查发现福州市闽剧团里的演员普遍出现老龄化现象,年轻演员极少。若后继无人,则传统文化难以为继。因此,福州市于1991年开办闽剧学校独立招生办学,吸引许多年轻人了解闽剧、学习闽剧,从而继承和发扬闽都文化。闽剧学校办学延续至今,使得闽剧得以继承流传和发展。

无独有偶,当时的福州市歌舞剧院的主要演员来自民间,大多是自发编排节目,逢年过节进行表演。但由于演员们专业性不足,表演经验欠缺,舞台效果不佳,观众们也兴致缺缺因此,福州市选送了12名11岁左右的小演员前往在北京舞蹈学院专办的福州班学习[5]。这些小演员现在都依然活跃在各大舞台,也成为了福州歌舞剧领域的中坚力量。

二是校地联合办学精准育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福州市委的指导下,福州地方职业院校都提出了适应福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目标。如,闽江职业大学(今闽江学院)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6]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7]。闽江职业大学的办学方向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培养能推动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闽江大学与福州晚报社合办新闻专业,与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合办法律专业,与福州市土地局合办土地管理专业,与福州市外经贸委合办外贸专业,与原南京军区卫校合办医学专业,与原福建省旅游局合办旅游管理专业等等,这些毕业生后来都成为各行各业骨干力量。[8]

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州人才工作特点同新时代中央人才工作要求的对比

(一)新时代人才地位更加巩固提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州市提出海上福州战略制定《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使人才的引进、选拔任用成为推动地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切人才工作都围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进行

因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州的人才发展理念局限于一市一隅。而新时代人才工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具有更宏观、更全面的定位。人才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工作则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民族振兴高度,与初心、使命联系在一起,显然被赋予了更崇高的使命和更重要的任务。

(二)新时代人才工作政治底线更加明确

对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福州来说,念好人才经是关系福州经济强弱兴衰的大事,是全党的大事,但鲜少强调人才管理的原则和底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都应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的核心力量。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2021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了这一原则。此后,党中央也在多个场合阐述了党管人才的重要性。这一原则的阐述,对人才的发展划出了政治底线,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唯有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人才和人才工作秉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鼓励、吸引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于党的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中,才能在开放、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理想信念和坚定政治立场,才能以此达成多方共识,转化成磅礴之伟力。

(三)新时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州市委编制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提出了未来20年福州人才工作八大目标,从体制机制上对人才选拔、培育、管理进行了规划。而新时代,在巩固丰富现有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还强调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拥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同时优化人才队伍机构,解决因人才队伍结构缺陷造成的矛盾,使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惜才爱才的情怀更加深沉,社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总之,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特点和成效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发展提升而来,同时是为了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再升华,是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反复凝练而来的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州新时代人才工作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巩固夯实3820战略工程成果,进一步扎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更开放、更深入、多层次、全方位地引进人才、培根育才,人才工作卓有成效。在党的领导下,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要坚持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定党管人才,坚持四个面向

做好地方引才留才、培根育才工作,党管人才是根本。一方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福州市建立了1+3人才工作体系,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发展中心、人才发展集团、人才发展促进会,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全方位人才发展模式。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了新时代人才应坚持四个面向,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明确了人才的战略高度、时代地位和历史使命,明确了人才工作的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了人民健康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归宿。福州市的1+3人才工作模式既有利于确保以四个面向为要求的人才工作向前推进,也为做大做优做强省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坚实的体系支撑。

(二)强化顶层设计,打响人才招牌

继续强力打造榕博汇好年华·聚福州等人才工作品牌,覆盖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人才战线,能使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分配激励、服务保障、编制管理等重点环节均被关照到位,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灵活高效,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合理,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充分释放,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环境。

(三)融合经济发展,营造优质环境

进一步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福建)建设,发挥多区叠加优势,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的的龙头企业,建设数字经济人才高地。进一步深入规划闽都院士村+五个基地总体布局,培育和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强化省会城市人才磁场,以人才推动有福之州的发展建设。当然,还需以最优服务、最好政策、最暖情怀,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全要素保障体系,包括解决人才住房、人才配偶就业及人才子女入学等问题,坚持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引才育才和爱才留才并重。

参考文献

[1]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M]. 福建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213.

[2]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州市志(第六册)[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3]潘倩,杨骞.福州高新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435828207740338&wfr=spider&for=pc,2021-04-19.

[4]段金柱,赵锦飞,林宇熙.滴水穿石,成功不必在我——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发展篇[N].福建日报,2017-08-23(01).

[5]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在福州[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

[6]王志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理念蕴含宝贵精神财富,福州日报,2021-05-31,008版(理论).

[7]周晔.全力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人民网论坛.[DB/OL].http://www.rmlt.com.cn/2021/1227/635996.shtml,2021-12-27.

[8]石新明,邹文通:我们的好校长习近平同志,中国青年报,2020-05-21,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