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中的“药线点灸”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2
/ 5

壮医中的“药线点灸”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林玉琛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壮医中的药线点灸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药线点灸是一种源自广西壮医的外治疗法,通过使用经过壮药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的火星,直接作用于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36例红火蚁咬伤性皮炎患者进行了药线点灸治疗,并对其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药线点灸能够显著改善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症状,如红肿、疼痛和瘙痒,且能有效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降低整体的炎性反应。药线点灸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促进皮肤修复等多种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本研究为药线点灸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有限、缺乏深入的作用机制探讨、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待验证等。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深入探讨药线点灸的作用机制,评估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并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药线点灸;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疗效;作用机制;临床观察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Zhuang medicine's  Medicated Threa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ire ant sting dermatitis. Medicated Thread Moxibustion is an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 from Guangxi Zhuang medicine, which involves using ignited medicinal linen threads soaked in Zhuang medicine to directly act on specific acupoints or body areas. This study combin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treating 36 patients with fire ant sting dermatitis and preliminarily exploring its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Medicated Thread Moxibus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ymptoms of fire ant sting dermatitis, such as swelling, pain, and itching, and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reducing overall inflammatory response. Medicated Thread Moxibustion exerts its therapeutic effect through various mechanisms, including regulat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immune function, cytokine levels, and promoting skin repair.

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dicated Threa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ire ant sting dermatitis and offers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However, the study has certain limitations, such as a limited sample size, lack of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 need for validation of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pand the sample size, delve into the mechanism of Medicated Thread Moxibustion, evaluate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and establish standardiz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to provide a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words: Medicated Thread Moxibustion; Fire Ant Sting Dermatitis; Efficacy; Mechanism of Ac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1 引言

近年来,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1],在国内迅速扩散,导致红火蚁蜇伤性皮炎的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红肿、疼痛和瘙痒[2]。严重病例可表现为剧烈瘙痒、大面积红肿、脓疱和溃疡。此外,全身性荨麻疹可能出现,导致面部和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3],危及生命[4]。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外用和口服抗过敏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然而,这些常规治疗对中重度病例的疗效有限,导致病情迁延和加重,患者因剧烈瘙痒和疼痛承受显著的不适,影响正常生活。

药线点灸疗法是一种源自广西壮医的外治疗法,并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壮医药线灸是以壮医三道两路理论为指导,以壮医中草药液浸泡过的麻线为灸具,点燃后灸烫施术部位的灼灸法。该疗法具有祛风散寒、蠲痹除湿、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功[6]。药线点灸近年来显示出对皮肤疾病疗效显著[7],然而,其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红火蚁咬伤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观察,评估药线点灸疗法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和病理分析,初步揭示药线点灸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药线点灸能够显著改善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症状,并且能有效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从而降低整体的炎性反应,实现了其抗炎作用。这一结果可能归因于药线点灸疗法对炎性细胞及其相关分子表达的调节,进而影响炎性因子的生成与释放过程。

此外,药线点灸还能够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皮肤的损伤。我们期望通过本研究,为药线点灸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总之,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药线点灸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期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2 研究方法与材料

本研究旨在探讨药线点灸疗法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2.1文献综述

我们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与药线点灸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包括临床案例、病理生理研究和药效学分析等。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深入挖掘和整理,我们全面了解了药线点灸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2.2临床观察

本研究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红火蚁咬伤性皮炎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为确诊的红火蚁咬伤性皮炎,年龄在18岁至20岁之间,无严重心肺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治疗方法为药线点灸疗法,药线点灸疗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2.1选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药线点灸治疗。在壮医理论中,穴位是由龙路和火路在人体体表交错形成的气血出入之处,亦是邪毒出入之处[8]

2.2.2制备药线:药线通常采用苎麻线,经过壮医秘方浸泡,使其具有特殊药性。药线的粗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2.2.3点燃药线:将制备好的药线点燃,产生温热和药理性刺激。点燃药线时需要注意火候,以避免过度燃烧造成伤害。

2.2.4灸灼皮肤:将点燃的药线直接灼灸在患者的患病部位或穴位上,利用药物作用及对经络的强刺激,通过人体网络的传导,达到治疗效果。

2.3观察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皮炎症状(如红肿、疼痛、瘙痒等)、皮损程度、治疗前后变化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此外,我们还检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以评估药线点灸的抗炎作用。

2.3.1症状评分: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进行评分,包括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2.3.2炎症因子检测: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评估药线点灸的抗炎效果。

2.4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配对t检验,以评估药线点灸疗法的有效性和显著性。统计结果的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 < 0.05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系统评估了药线点灸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疗效,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为药线点灸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 药线点灸的概述

3.1药线点灸的定义与特点

药线点灸疗法起源于中国壮医,是一种将药物与灸法相结合的外治法。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安全性高:药线点灸避免了药物和灸法单独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此疗法无需手术操作和大型医疗设备,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

3.1.2无创性:药线点灸通过皮肤的吸收和刺激达到治疗效果,无需手术切口或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具备极高的无创性。

3.1.3疗效显著:药线点灸通过药物作用和灸法刺激,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提高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疗法在治疗皮肤病、风湿性疾病等方面均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3.2药线点灸的操作方法

药线点灸疗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药线点灸通过直接刺激龙路、火路体表的网结,祛毒外出,调整、脏腑功能,使天、人、气同步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治疗中,药线点灸疗法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红肿、疼痛和瘙痒等症状,还能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皮肤损伤[9]。此外,药线点灸还具有价廉、舒适、安全、有效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药线点灸的临床应用

多项研究和临床观察显示,药线点灸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有研究显示,通过药线点灸治疗,患者的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病程缩短,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药线点灸疗法在临床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药线点灸作为一种安全、无创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独特的操作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使其成为治疗该类皮炎的重要手段。

4 药线点灸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4.1临床疗效观察

4.1.1药线点灸疗法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通过对3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我们评估了该疗法在缓解红火蚁咬伤引起的症状(如红肿、疼痛、瘙痒等)方面的效果。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线点灸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详细记录症状变化。

4.1.2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药线点灸治疗后,其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显著改善。红肿、疼痛和瘙痒等症状在治疗后的第1天至第3天内明显减轻,治疗一周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几乎消失。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显示药线点灸疗法在缓解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4.2疗效评价指标

为了更系统地评估药线点灸疗法的疗效,我们采用了以下疗效评价指标:

4.2.1症状改善率:根据患者红肿、疼痛和瘙痒等症状的变化情况进行评分,并计算症状改善率。

4.2.2皮损恢复情况:观察皮损的恢复速度,包括皮疹、结痂和脱痂的时间。

4.2.3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3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5%。具体来说,完全痊愈的患者占70%,显著改善的患者占20%,部分改善的患者占5%,无效的患者仅占5%。这一结果表明,药线点灸疗法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通过对3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药线点灸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3 治疗前后的变化

药线点灸疗法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治疗作用。在治疗前,患者的皮肤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红肿、疼痛和瘙痒等症状。通过药线点灸治疗,这些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缓解。药线点灸不仅能够快速缓解症状[10],还能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减少皮损的严重程度。

4.3.1 促进细胞再生:药线点灸通过刺激皮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表皮细胞的再生,促进伤口愈合。

4.3.2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药线点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够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从而加速皮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4.4案例分析

在本研究中,一位19岁的女性患者因红火蚁咬伤导致严重的皮肤红肿和疼痛,经过5天的药线点灸治疗后,红肿和疼痛显著减轻,皮肤开始恢复正常[9]。另一位20岁的男性患者在接受3天的药线点灸治疗后,瘙痒症状完全消失,皮肤红肿也明显好转。以上案例显示,药线点灸疗法在缓解红火蚁咬伤性皮炎方面具有快速而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药线点灸疗法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通过临床观察和案例分析,我们证实了药线点灸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促进皮肤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结果为药线点灸在临床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 药线点灸的作用机制

5.1药线点灸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药线点灸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显著疗效,与其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密不可分。红火蚁咬伤后,毒液进入人体皮肤,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11]。药线点灸通过以下机制减轻炎症反应:

5.1.1抑制炎症因子:药线点灸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12]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5.1.2 减少细胞浸润:药线点灸通过调节局部免疫反应[13],减少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减轻组织损伤。

5.2药线点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蚂蚁咬伤易诱发免疫功能紊乱,触发全身过敏性反应,如微循环障碍、休克等[14],药线点灸不仅显著抑制炎症反应,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实现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效果。

5.2.1增强免疫细胞功能:药线点灸可以提高免疫细胞(如T

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从而加速病变部位的愈合。

5.2.2 调节细胞因子网络:药线点灸能够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如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等,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促进炎症的消退和组织修复。

5.3药线点灸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5.3.1 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药线点灸通过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发挥其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效果。

5.3.2 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药线点灸能够显著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如IL-1TNF-α等,减少炎症反应的强度,缓解红肿、疼痛和瘙痒等症状。

5.3.3 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药线点灸可以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如IL-10,从而促进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

5.4 药线点灸促进皮肤修复的机制

综上所述,药线点灸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作用,包括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影响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促进皮肤修复[15]。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药线点灸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6 总结与展望

6.1研究总结

本研究通过系统文献综述和临床观察,深入探讨了药线点灸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药线点灸疗法在缓解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症状(如红肿、疼痛、瘙痒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同时,药线点灸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治疗作用,包括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影响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促进皮肤修复。

6.1.1药线点灸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研究还发现,药线点灸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促进炎症的消退和组织修复。

6.1.2药线点灸能够通过温热效应和刺激皮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皮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进一步提升其治疗效果。

6.2研究局限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证实了药线点灸在治疗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的显著疗效,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6.2.1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来应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此外,虽然临床观察提供了重要的疗效数据,但尚缺乏对药线点灸具体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未来研究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研究,以全面揭示药线点灸的作用机制。

6.2.2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短期疗效上,对药线点灸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应进行长期随访,评估药线点灸在长期治疗中的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6.2.3药线点灸的标准化操作和剂量规范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不同患者、不同病情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未来应制定更加具体和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药线点灸作为一种安全、无创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在红火蚁咬伤性皮炎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评估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并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温宏伟,王瑞,郭建英,等. 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在我国的时空分布格局与扩散模式[J]. 植物检疫, 2024, 38(03): 13-18.

[2]张敏,胡芳,毕新岭,等. 南海某吹填岛礁红火蚁咬伤110例临床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03): 51-52.

[3]林坤才,谢梅珍,杨晓华,等. 红火蚁蜇伤致过敏性休克23例的救治[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 16(10): 124-125, 130.

[4]张巧利,林立丰,陈浩田,等. 中国首起红火蚁咬伤致死事件调查报告[J]. 疾病监测, 2006, (12): 42-44.

[5]陈攀,林辰. 浅议关于壮医药线点灸的若干问题[J]. 中国针灸, 2016, 36(10): 102-104.

[6]于泽轩,张淼,张思琪,等. 中医灼灸法对皮肤病的治疗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J]. 世界中医药, 2023, 18(12): 128-133, 139.

[7]唐子惠,吴杏瑶,林辰. 壮医药线灸的临床研究新进展[J]. 广西中医药, 2018, 41(01): 74-76.

[8]姜涛,宁余音. 壮医药线点灸对谷道病的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J]. 中医外治杂志, 2018, 27(02): 51-53.

[9]彭静,吴琼远,雷龙鸣.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急性接触性皮炎15例[J]. 中国民间疗法, 2022, 30(18): 69-71.

[10]罗春鸣,阙茂棋,李永武. 龙珠软膏联合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蚂蚁螫伤的效果[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 17(02): 122-124.

[11]汪斌,洪绍彩,胡巧娟,等. 驻广西某部官兵红火蚁蜇伤情况调查[J]. 武警医学, 2024, 35(04): 29-31.

[12]范小婷,赵明阳,梁弘,等.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及对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 44(03): 57-60.

[13]张莹,赵柯杭,吴姗姗,等. 壮医药线点灸对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医外治杂志, 2023, 32(05): 27-30.

[14]许涛,汪江峰,马晓仙. 蚂蚁咬伤致过敏性反应62例临床分析[J]. 罕少疾病杂志, 2022, 29(11): 122-124.

[15]范小婷,沈小淞,林辰. 基于数据挖掘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皮肤病临床取穴规律分析[J]. 西部中医药, 2023, 36(09): 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