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改善中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2
/ 2

PDCA循环法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改善中的研究

张颖

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 湖北省荆门市 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改善中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住院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法管理模式,对比改善效果。观察组约束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果 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针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约束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 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升患儿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PDCA循环法;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

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的组成包括由柔软的套管、不锈钢芯部与塑胶针座。穿刺过程中,外套管与针芯共同刺入血管内,在套管进行血管后,将针芯抽出,在血管中留一根柔软的外套管进行输液的工具[1]。便于进行连续性或间歇性的静脉输液。应用头皮针可以进行单剂量或短时间给药、输注血液、血液动力监测等。在输液时,尽量选用最细、最短的导管,以保证输液的需求。所选的静脉应能适应导管的长度,并超过其厚度的2倍,保证血流的充分,从而进行静脉输液治疗[2]。本实验以本院住院患儿为例,探讨PDCA循环法对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改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住院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32±1.2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6.36±1.24)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管理模式:按静脉留置针输液规定进行常规管理。

1.22观察组

PDCA循环法管理模式:(1)计划(Plan, P):在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因素包括患儿出汗多、不小心将留置针带离或在静脉注射时,消毒水没有完全干燥就贴膜等。堵管一般是患儿的血液呈高凝状态;护士没有按时进行液体的补充与巡回检查等。静脉炎是患儿的静脉状况较差,而且没有正确地选用血管或药物有较大的刺激性,对人体的血管造成损伤等。输液渗漏是护士没有一次穿刺成功等。因此,需要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护士应强化消毒意识,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提升穿刺水平;护理小组应演示留置针置管的整个操作流程;强化初级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评估。(2)实施(Do, D):强化护士的培训,护理小组应对全体护士实施留置针的培训,并考核达标。对护士静脉输液过程的血管选择、消毒方式、穿刺角度等进行一对一的考核。加强对各科室护士的培训,促进其临床操作水平的提高。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讲座会、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对患儿和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并告知患儿家属相关注意事项。(3)检查(Check,C):对留置针的固定方式等进行规定。将透明贴膜包装打开,揭开敷料底层,使粘性表面暴露,把针座部整个放入贴膜中,使贴膜和针座进行粘贴,减小空气腔,用双手对针座两边的贴膜轻轻按压一段时间,再用 U型固定延长管。在静脉输液结束后,用5-10毫升生理盐水做脉冲式冲管。再用含肝素钠10~100u/ml的3~5ml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闭。夹闭后将注射器拔除。对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规定进行每日检查,由护士长、责任组长每日进行抽查,并于早会上向相关人员通报,要求其改正。(4)处理(Action, A):对于调整措施进行规范化处理,纳入制度与流程等。将没有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次PDCA循环周期中。

1.3观察指标

1.3.1非计划性拔针的发生率:内容包括:药物外渗、导管堵塞、静脉炎、意外脱管等。

1.3.2约束满意度:内容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处理,计量数据(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X2检验,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

2结果

2.1非计划性拔针的发生率

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针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对比非计划性拔针的发生率(n,%)

分组

例数

药物外渗

导管堵塞

静脉炎

意外脱管

观察组

39

3(7.69)

2(5.13)

3(7.69)

3(7.69)

对照组

39

10(25.64)

9(23.08)

10(25.64)

10(25.64)

x2

4.523

5.186

4.523

4.523

P

0.033

0.023

0.033

0.033

2.2约束满意度

观察组约束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见表2:

表2约束满意度对比(n,%)

分组

例数

不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9

2(5.13)

14(35.90)

23(58.97)

37(94.87)

对照组

39

9(23.08)

16(41.03)

14(35.90)

30(76.92)

x2

5.186

P

0.023

3讨论

目前,静脉留置针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既能减少患儿多次穿刺的疼痛,又能对血管起到保护作用,便于操作,减少护士的负担;并能在患儿出现异常情况时,快速开通静脉通路,有效地增加了重症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受到了患儿家属的普遍认可。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中,采取PDCA循环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3]

PDCA循环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又叫作戴明循环,它包含: P (规划 Plan)、 D (实施 Do)、 C (检查 Check)、A调整 (Action)四个步骤,在以上步骤完成之后,再继续进行下一循环。PDCA循环是目前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4]。结果显示,将 PDCA循环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可以使护理人员的素质、技能等得到较大的提升,提升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实现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引起感染,增加静脉穿刺次数,从而降低疗效及安全性[5]。在实验中,对比两组的非计划性拔针的发生率与约束满意度,观察组的评分更优,(P<0.05)。说明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6]

总之,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升患儿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薇,刘淑敏,周相利,柯炜杰,吴碧玉.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领域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3,31(09):1940-1946.

[2]闫利鹏,刘宁,李苗苗,唐培.静脉显像仪在肥胖儿童术前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23,15(08):491-493.

[3]刘青青,刘莉娜,丁明娥,韩家裕,李苗苗.舒适度护理干预在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22):186-189.

[4]郑燕,胡光珍,刘婷婷.童趣化健康教育板报结合实物图画在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07):99-100.

[5]毕研花,孔圆圆,孔娜.双人操作法联合静脉留置针在股静脉采血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4):132-135.

[6]王媛,周红,符婕,丁丽雯,巨容,吴娜娜,陈霞.新生儿体外膜肺氧合下采用静脉留置针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3,4(07):6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