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2
/ 2

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分析

张婷婷 吕含韬通讯作者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蒙自 661100

要:目的:探讨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10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指导,观察组行近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眼部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眼部干涩不适、视物不持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方面展现出积极成效,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近视健康教育;青少年;近视防控;作用

科技进步促使电子设备普及至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导致近视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日益严峻,不仅发病率攀升,而且发病年龄趋于更低[1]。不良的用眼习惯和卫生条件不佳是造成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因素,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构成了挑战,因而强调了加强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措施的必要性。预防近视的发生与控制其发展进程,要求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与恰当的治疗方法,并提升青少年及其家长对近视问题的认知理解。过往近视防控实践中,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口头宣讲形式展开,学校则倚重眼保健操来促进眼睛健康,然而,由于青少年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未能正确执行眼保健操作业等因素,这些措施的成效受到限制[2]。研究指出,不健康的用眼习惯是青少年近视高发的核心原因,强调了在近视防控策略中,强化健康教育以规范用眼行为的紧迫性[3]。为此,本研究选取了近期接受常规近视治疗并结合近视健康教育干预的青少年作为研究样本,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12月10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2~19(14.95±1.83)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2~18(14.70±1.68)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裸眼视力需达到或超过1.0;②经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验光,确认为近视和/或散光状态,且在矫正后视力能达到或超过1.0;③针对近视和/或散光,患者当前采用框架眼镜作为矫正手段;④年龄12~20岁;⑤具有完整的临床记录资料。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眼部疾病;②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③无法保证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定期随访。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近视治疗及矫正指导,实施定期眼科保健操练习,采用光学矫正镜片作为治疗手段,并强调对患者进行眼部卫生及良好用眼习惯的教育。此外,需注重患者的营养干预,以辅助治疗过程。

1.2.2观察组

近视健康教育:

①青少年近视防控教育策略:通过口头讲解配合发放专业宣传材料的方式,对青少年实施定期健康教育,每两个月组织一次集中的现场培训活动。确保青少年近视患者遵循医嘱,按时复诊,以监测视力变化情况。教育内容包括眼部生理发育、日常护眼知识、近视的病因学分类、预防及控制措施等核心要点。

②强化良好用眼习惯与卫生教育:着重向青少年强调培养正确的用眼习惯及维护眼部卫生的必要性,包括避免在强烈或不适宜的光线环境中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限制连续阅读和屏幕观看时间,提倡每隔一定时间中断用眼活动,通过远眺或观察绿色植被来减轻眼部紧张状态。

③标准化眼保健操执行:推荐每日执行系统化的眼部锻炼程序,具体包括针对太阳穴、四白穴、承泣穴、睛明穴等关键穴位进行适度按压,每次按压持续3~5min,总时长约20min。此外,实施眼球运动练习,即眼球依次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视线尽量延伸至最大视野边缘,每方向重复18次。

④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以辅助近视管理:建议规律安排户外活动,平衡学习与休息,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及体育锻炼,以增强整体健康状况。严格控制每日上网时间,并确保充足的睡眠,遵照以下标准:小学生每晚至少10h,中学生至少9h,大学生则需达到8h或以上。

⑤进行矫正治疗。光学矫正:利用凸透镜减缓近视进展,尤其对于假性近视患者,推荐佩戴+1至+2屈光度的阅读眼镜作为临时性调节手段。物理疗法:采纳眼部穴位按摩设备进行定期按摩,以减轻眼部疲劳。药物干预:建议在夜间使用0.01%浓度的阿托品眼药水治疗,以控制近视发展。个性化眼镜配戴:针对轻度近视且无散光的青少年,建议仅在远视需求时佩戴眼镜;真性近视患者需依据精确的验光结果定制眼镜,并依医嘱全天候或按需佩戴。对于高度近视个体,则强调全天佩戴眼镜并定期复查,以精准调整矫正方案。

均行6个月观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眼部症状评分,评分越高眼部症状严重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SPSS25.0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眼部干涩不适、视物不持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眼部症状评分比较(,分)

组别

眼部干涩不适

视物不持久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50)

1.80±0.49

0.55±0.10

1.71±0.56

0.53±0.15

对照组(n=50)

1.78±0.51

0.93±0.19

1.72±0.54

0.95±0.32

t值

0.200

12.515

0.091

8.403

P值

0.842

0.000

0.928

0.000

3.讨论

青少年近视盛行与眼部保健知识不足和不良用眼方式相关,加剧因素为学习压力和电子屏幕普及,导致用眼过度及习惯不良,引发眼疲劳和视力下降。近视防控策略实施分层次预防,包括:一级预防聚焦于近视前干预,通过加强近视健康教育预防近视发生,适用于无近视风险青少年;二级预防针对初期近视者,及时采取如适度配镜等矫正措施,以减缓近视发展并促进视力改善;三级预防针对高度近视青少年,采用综合性措施,如适宜眼镜配戴,结合深度健康教育,主动管理视力状况[4]。健康教育核心在于培养正确的用眼习惯、眼部自护技能,及眼科疾病预防知识,包括正确读写和屏幕观看姿势、良好光线环境、规律眼保健操和健康生活习惯与饮食[5]。家庭支持同样关键,通过均衡营养摄入,减少因营养不良加剧视力问题的风险。上述多层面策略共同作用,系统解决青少年近视问题,促进视觉健康。

本研究中,观察组眼部干涩不适、视物不持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积极作用与优势。尽管大部分受教育者反馈积极,仍有少数个体视力呈现下滑趋势。深入分析这部分案例发现,主要原因归咎于持续的不良用眼习惯、个人卫生维护不当,以及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执行不力。对于近视程度较为严峻的青少年,正确佩戴眼镜与建立良好的用眼规范相结合,能有效遏制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增长。对于新近呈现近视特征的青少年,可能处于假性近视阶段,整合近视防控教育与个性化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旨在限定时段内实现视力的潜在恢复。

综上所述,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方面展现出积极成效,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金霞.基于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分析[J].保健文汇,2020(12):214-215.

[2]刘姣,潘婧,汪婧媛.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探讨[J].江西医药, 2023, 58(3):357-359.

[3]姚玉静,马志杰,李宇萌,等.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分析[J].康颐, 2022(6):239-241.

[4]张小丹.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探讨[J].东方药膳,2020,(10):253-254.

[5]秦牧,侯盼,苏依琦,等.探讨近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2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