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5
/ 2

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周结文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  安徽省  安庆市 246003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与持续飞跃,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的运用正不断拓展与深化,其影响力与重要性愈发显著。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显著优化了地质勘察的成果质量与作业效率,更为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铺设了坚实的技术基石,为环境保护及灾害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将从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并论述其优势、挑战及未来展望,以期为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遥感技术;地质工作;应用

引言

水工环地质勘察作为地质学领域内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研究范畴广泛而深远,紧密关联着水文地质的奥秘探索、工程地质的稳定性评估以及环境地质的生态保护等多个维度。这一领域不仅要求深入剖析地下水循环、岩土体工程特性等自然规律,还强调对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与应对,是地质科学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桥梁。遥感技术作为当代信息科技的先锋,以其迅捷、精准且覆盖广泛的独特优势,为地质勘查领域开辟了全新的视野与路径,极大地丰富了地质研究的手段与方法,推动了地质工作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1. 水工环地质勘察概述

水工环地质领域深邃而广阔,由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及环境地质学三大支柱紧密交织而成。水文地质学宛如地下世界的探索者,专注于描绘地下水流动的图景,解析其分布奥秘,并审视其如何与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交织互动;工程地质学则是工程建设的智慧顾问,它细致评估地质因素对工程安全的潜在影响,为项目的稳固与持久保驾护航;而环境地质学,则是地球生态的守护者,它深刻洞察地质变迁对人类栖息环境的微妙影响,致力于预测风险、提出对策,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三大学科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水工环地质研究领域的坚固基石与丰富内涵。

2. 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2.1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勘察中的应用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滋养了农田、驱动了工业发展、滋养了万千家庭。然而,在过往的勘探实践中,对于这一宝贵资源的探寻多依赖于地面上的钻探与样本采集这一传统手段,这种方式虽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规律。而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表及浅地表的电磁辐射信息,结合地下水模型及地质资料,可以实现对地下水分布和动态的快速、大范围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利用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识别出地表及浅地表的水文地质特征,如水体、湿地、植被等,这些特征与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密切相关。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提取出这些特征信息,并建立起地下水分布和动态的遥感模型,为后续的地下水勘察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地质勘察技术相结合,如地质雷达、电磁法等,形成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地下水勘察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揭示地下水的分布和动态特征,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2 遥感技术在水土流失调查中的应用

水土流失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而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快速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的先进手段,在水土流失调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表植被覆盖、地形地貌及土壤侵蚀等信息,可以实现对水土流失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传统的水土流失调查方法往往依赖于地面的实地调查和取样,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水土流失的分布和程度。而遥感技术可以克服这些困难,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为水土流失调查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利用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识别出地表植被的类型和覆盖度,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这些信息与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提取出这些特征信息,并建立起水土流失的遥感监测模型,为制定防治水土流失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3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地质灾害,诸如地震的肆虐、滑坡的突袭与泥石流的肆虐,犹如自然界的隐形杀手,对人类社会的安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构成了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与潜在威胁。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表及浅地表的电磁辐射信息,可以实时监测地表形变、植被覆盖变化等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相较于传统地质灾害监测手段的局限性,遥感技术展现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覆盖监测区域,实现大范围的即时监控,能够在灾害发生前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为灾害防范和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利用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可以精确测量地表微小形变,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支持。在地质灾害监测中,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监测地表形变和裂缝发育情况,识别潜在的滑坡和泥石流风险区;二是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对比分析,监测植被覆盖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变迁,评估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和地质灾害易发性;三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值模拟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

2.4 遥感技术在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环境地质调查是了解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表及浅地表的多种信息,可以实现对环境地质的全面调查和评价。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表形变、裂缝发育等地质灾害前兆信息,为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遥感技术还能够识别水体分布、水体质量等信息,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融合遥感影像的直观展现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对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估与持续监测,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决策依据,能够迅速捕捉到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并全面了解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3. 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优势挑战与展望

3.1 优势

遥感技术以其卓越的时空覆盖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能捕捉到大范围的地质特征,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极大地加速了地质勘察的进程,使得工作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可以在不接触目标物体的情况下进行探测和测量,减少了野外工作的难度和风险,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同一区域进行观测,获取连续的地质信息,有助于掌握地质现象的变化规律。

3.2 挑战

遥感图像信息复杂多变,需要专业的地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准确解译。其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大气条件、地表覆盖等,需要在应用中加以注意。此外,该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以适应地质勘察工作的需求。

3.3未来展望

科技的浪潮不断翻涌向前,遥感技术的日新月异,正引领着水工环地质勘察领域迈向更加宽广而深入的探索之旅。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首先,技术融合。遥感技术正步入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尖端科技深度融合的新纪元,使得地质信息的提取、解析与利用变得更加高效与精准;其次,精度提升。随着传感器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图像的分辨率与精度正经历着质的飞跃,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确信息支持;最后,应用拓展。遥感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城市规划、农业监测、海洋调查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4. 结束语

水工环地质勘察与遥感技术作为地质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不仅显著提升了地质勘察工作的执行效率与成果质量,还为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灾害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科技之树的不断繁茂与遥感技术的持续精进,水工环地质勘察与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展与深化。它们将成为推动地质勘探、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等领域进步的强大动力,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出更加卓越的力量与智慧。

参考文献:

[1] 张瑞鹏,李岩涛,安成龙.水工环地质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2(10):181-183.

[2] 李志磊.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解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22(20):99-101.

[3] 赵宝庆.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及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 2022(14):108-110.

[4] 刘国谋徐玲俊.水工环地质监测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22, 41(29):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