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8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于露 孔洁纯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手术疗法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所取得的效果,评估该护理模式对患者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选取存在颅脑外伤的患者,且患者均接受手术疗法,治疗时间介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计54例,并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出的患者置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等相近,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较佳,神经功能恢复水平较高,生活自理能力较强,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环节,若其接受手术疗法,应注重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提升术后护理水平,减轻患者功能障碍,增强患者生活能力。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功能恢复

临床领域中,受高空坠落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出现颅脑损伤的概率相对较高,如闭合性损伤等,提升患者致残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使得该疾病治疗面临诸多挑战。而手术疗法的利用,可直接对创伤组织进行修复处理,挽救患者生命[1]。但人脑相对复杂,手术操作呈现一定侵入性特征,可能导致功能障碍,使得患者生活能力下降。而早期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会结合患者护理需求,对患者功能障碍加以重视,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加快患者恢复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筛选时,选取患有颅脑外伤的患者,保证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疗法,且其治疗时间介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之间,并将选出的52例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8.35±1.24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68.41±1.28岁。对比分析两组基础资料,P>0.05。

纳入标准:选取符合手术适应症且术后存在运动障碍的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或中途退出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控制方法

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会提升患者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借助相关仪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指导患者按时按剂量服用药物,观察患者切口恢复状况,保证切口干燥性。

1.2.2观察组控制方法

另外实行早期康复护理。首先,应注重康复小组的成立,让小组成员开展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康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配合度。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提升二者护理干预要点的掌握水平,提高二者对康复护理的重视程度,以免患者及其家属形成错误的认知。其次,应注重功能训练的开展。护理人员需对无法下床的患者进行协助,定期翻身,按摩患者关节与肌肉,适当抬高患者肢体[2]。若患者处于卧床状态中,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主动更换健侧肢体位置,被动调整患肢,提升血液循环畅通性。若患者可下床活动,患者家属需对患者加以配合,引导患者步行,并监督患者开展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生活自理水平。术后11-20天,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主动开展训练,贯彻先健侧后患侧原则,由易向难过渡,及时调整运动量与运动强度,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最后,护理人员应注重思维训练的开展,借助小游戏提升患者参与性,减轻患者认知障碍,提升患者康复水平[3]。另外,语言训练过程中,可由单字发音过渡到词语与短语等,提升患者适应性,并通过广播电视等多媒体设备,引导患者开展句子练习,让患者尽快恢复自身的语言功能。若患者存在吞咽障碍,可开展进食与吞咽训练,满足患者营养摄入需求。

1.3指标观察

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估,应用运动功能评估表。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时,利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评估患者生活能力时,利用巴氏量表。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利用SPSS22.0开展数据处理,若数据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若数据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若所获得的P值<0.05,说明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由表1可知,观察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较佳,日常生活能力较强,P<0.05。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s)

组别

时间

FMA评分

Barthel指数

观察组(n=26)

干预前

71.64±5.33

44.65±5.19

干预后

89.52±2.34

84.01±5.38

对照组(n=26)

干预前

71.58±5.41

44.62±5.23

干预后

79.64±3.32

74.53±7.34

t/P观察组(干预前后)

9.231/<0.05

9.659/<0.05

t/P对照组(干预前后)

8.543/<0.05

8.852/<0.05

t/P组间值(干预后)

7.638/<0.05

7.364/<0.05

2.2 神经功能

由表2可知,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较高,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状况(±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26

31.81±3.61

15.32±8.21

对照组

26

31.79±3.65

22.84±7.71

t

--

0.068

5.552

P

--

0.946

0.023

3讨论

受意外事故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产生颅脑损伤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人脑结构相对复杂,即使及时开展治疗,患者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运动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患者家庭负担[4]。故而,应注重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协助患者进行训练,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状况,降低患者障碍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利用,会对患者恢复状况进行分析,调整康复锻炼方案,提升锻炼针对性与科学性,缓解患者功能障碍问题,提升患者预后水平[5]。通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可减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开展,会在患者病情平稳后,引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如调整体位与按摩等,提高患者体位训练水平,加速患者患肢血液循环速率,以免患者肢体产生肿胀症状,为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供支持。同时,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佳,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会引导患者训练患侧肢体,结合患者恢复状况,适当调整训练频率与训练强度,并指导患者训练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加大患者语言障碍训练力度,保证康复训练措施针对性,给予患者一定的良性刺激,让患者重新建立受损的运动反射弧,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水平。

综上,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环节,若其接受手术疗法,应注重护理工作的开展,结合患者手术状况与恢复情况,对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调整,保证训练强度适宜性,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恢复效率。

参考文献:

[1]卢林,李肖颖,张文.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配合早期康复护理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01):183-185.

[2]李娟妮,王冰.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5):144-146.

[3]刘洋,刘娟.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五)[C].南京康复医学会,南京康复医学会,2022:5.

[4]孟迪,刘玲,王紫唐.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21):133-135.

[5]刘广英.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分析[J].系统医学,2021,6(10):188-1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