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入”、“译出”:基于使用的译学术语概念辨析及英译考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4

“译入”、“译出”:基于使用的译学术语概念辨析及英译考察

樊亚丽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开封,475000

摘要:译学术语“译入”和“译出”的概念意义存在多种解读,其英译表达也不尽相同,学界对其应用较多,却缺乏明确定义。本文借用“基于使用(Usage-based)”的概念语义探析方法,首先考察这组术语在中国知网中的概念意义及英译表达的使用分布,辨析它们在译学研究中的意义;然后结合web of science中对应的英译表达的使用频次,考察其英译的接受度,在此基础上为术语定义及英译给出建议。

关键词:译学术语,基于使用,“译入”,“译出”,术语英译

  1. 引言

翻译学术语是翻译理论的起点,术语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而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新的术语不断出现,不免有一些概念兼具多种含义,甚至有多语义冲突现象,有违术语单义性原则(方梦之 2022)。“译入”和“译出”是翻译学术语发展史中的一个例子,在翻译研究中使有广泛,却缺乏统一而明确的定义。陈大亮(2023)选取学界代表性学者的观点指出两词的三种语义内涵:一是把外国文化译进来称为“译入”,把本国文化译出去称为“译出”;二是把从译者的外语向母语翻译叫作“译入”,从译者的母语向外语翻译叫作“译出”;三是在 以上两种观点之间游移不定,时而取观点一,时而取观点二。他的研究奠定了两词作为译学术语的地位,但对术语在使用中的概念意义分布和英译表达的考察较少。其他学者在使用这组概念时,或与相似概念如“顺向翻译和逆向翻译”、“母语翻译和非母语翻译”相联系、对比,给出某种工作定义;或直接使用,不加解释,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来猜测;其英译表达亦存在多种争论。

基于此,本文采用“基于使用(Usage-based)”的概念语义探析方法,挖掘中国知网和Wob of Science中含该组术语的篇目,通过统计不同语义类型的频次分布为术语的定义及其使用提供建议。

  1. “基于使用(Usage-based)”的方法论意义

“译入”和“译出”在使用中存在多种语义不统一、不规范现象,反映了翻译学概念创新中常见的语义接受问题。该现象符合语言学中语言使用事件(Usage Events)的一般规律,即语言形式或意义是不断变化的有机体,语言从开始使用到规约化再到固化是一个基于使用的持续性重复的过程,受上下文及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使用的频次越高越容易形成规约化用法(Schimid 2020:3-6)。因此,本文借用“使用的频次”为考察参数,考察该组术语在翻译研究中使用的语义分布,并结合具体使用语境,为术语形成统一的定义提供建设性意见。

  1. “译入/译出”使用分布的考察

本文首先考察译入译出在中国知网(CNKI篇名中的使用情况,为统计结果的权威性,笔者只统计北大核心以上级别的期刊文章,输入译入 + 译出(表示篇名中出现译入译出),人工剔除如包含译入语、译出语等非研究对象的篇名后,共获取44篇核心期刊文献。依据文献的研究问题以及这组词汇在篇名中的上下文语义,可以将其概念语义归纳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有6篇,“译出”的含义是“译出某种品质”。这类文章的研究问题聚焦“译的好吗?”,篇名中多用表达为“译出感情、韵味、精彩”等,文章多见于20世纪90年代。

第二类有5篇,“译出”的含义是“译作译出来了”、“译入”的含义是“译作译入进来了”。这类文章的研究问题聚焦“译了吗?啥时候译的?有啥历史影响?”,篇名中多用表达为“某作品译出(年代)”、“某作品译入(年代)”等,文章多见于1995-2010年。

第三类有11篇,“译出”的含义是“(文化)译出国外”,“译入”的含义是“(文化)译入国内”。这类文章的研究问题聚焦“译到哪?文化输入还是输出?”,篇名中多用表达为“中国文学、文化等译出”、“西方佛经等文学作品译入”等,文章多见于2010年左右。

第四类有3篇,“译入”的含义是“母语译入非母语”。这类文章的研究问题聚焦“母语译入到非母语的模式好吗?”,篇名中多用表达为“从母语译入外语”、“译入非母语”等,文章多见于2010年左右。

第五类有19篇,“译入”的含义是“母语译者的顺向翻译”、“译出”的含义是“非母语译者的逆向翻译”。这类文章的研究问题聚焦“谁来译的译作更好?”,篇名中多用表达为“译入译出文本”、“译入与译出模式”等,文章多见于近10年。

综观“译入”和“译出”的以上五类使用特征,可以发现这组词汇的使用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时段差异,随着翻译研究界关注的研究问题的焦点的变化,其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

九十年代,翻译研究注重以语言学的视角对翻译文本进行鉴赏或优劣评价,这组词汇尚未作为独立名词使用,且使用频次6篇,并不太多,语义还没有形成规约化的独立含义;同时,翻译史研究的兴起,学界开始挖掘一些作品如佛经等典籍译出或译入的年代及其产生的影响,这组词汇也并没有作为独立名词使用,使用频次为5篇,也没有形成规约化的独立含义。

在2003年,国家层面明确提出文化领域的“走出去”,之后2010年,国家级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开始设立,每年支持二百余项外译书目,紧接着,2015年“国家翻译实践”概念正式提出使用(任东升,高玉霞 2015),这些都引起翻译学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对文化译入与译出也即“引进来”和“走出去”建言献策、展开多方位的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有胡德香(2006)“对译入译出的文化思考”研究、许钧(2015)综述性论文“译入与译出:困惑、问题与思考”,他们对文化译出和译入展开历时回溯,指出文化译出的时代需求,并给出建议,包括谁来译、如何译等方面的建议。在该阶段,“译入”和“译出”在篇名中的使用频次是11次,开始作为独立名词使用,含义有规约化趋势。

但是,“译入”和“译出”的另一组含义“母语译者的顺向翻译”和“非母语译者逆向翻译”也有规约化趋势,出现频次高达19次。潘文国(2004)在论文“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中第一次使用该含义,之后黄忠廉(2015)以“文化译出谁主译?”为题全面引出是“谁来译更好:母语译者翻译呢?还是非母语翻译者翻译?”简言之就是中国文化由外国人译还是中国人译好?的问题,将该组词汇的两种接近规约化的含义融合到一起。近年来,关于“译入与译出文本”的对比研究大量出现,尤其是部分高校的翻译研究团队,如王克非教授团队、黄立波教授团队、蒋跃教授团队产出大量该专题的文章,例如王颖冲、王克非(2014)、黄立波(2011)、王瑞、黄立波(2015)、许明、蒋跃(2020)、徐佐浩、蒋跃和詹菊红(2021)都以不同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为例研究非母语译者与母语译者的译作的差异,多采用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文化词、俗语等非语言差异引起的翻译差异,并给出评判,指出两者的优势和劣势,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实操性建议。以上团队性质的持续高产输出,促进了该组词汇的含义规约化发展,不仅可以作为独立名词使用,而且含义明确,有固化的趋势,表示特定的翻译模式,这符合术语的语义稳定、指向特定研究问题的要求,该组词汇随着不断使用已经成为翻译学研究中一组术语。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有理由推测“译入”和“译出”作为翻译学术语,其含义会随着不断使用逐渐固化,虽然现在尚未完全统一,将来有望固化为“译入”表示“母语译者的顺向翻译模式”、“译出”表示“非母语译者的逆向翻译模式”。

  1. “译入/译出”英译表达考察

“译入”与“译出”的英文表达也尚未有统一的说法。甚至同一个作者在同一文章或者不同文章的题目和摘要中的翻译也不一样。本文首先归纳这组词汇在中国知网的题目和摘要中的英文表达,然后检索这些英译表达在web of science中的使用频次,以反映术语英译的接受度。上小节归纳出两种出现频次最高的含义,且都有规约化倾向,它们的英译表达情况如表1:

1 中国知网中译入/译出高频含义的英译情况

含义类型

代表性作者(年份)

译入/译出的英译

译入:文化译入国内

译出:文化译出国外

胡德香(2006)

translating into/from Chinese

谢天振(2011;2019)、赵争军(2019)、张西平(2021)、陈大亮(2023)

in-coming/out-going translation

译入:母语译者的顺向翻译

译出:非母语译者的顺逆翻译

潘文国(2004)、黄立波(2011)、马士奎(2012)、徐佐浩、蒋跃、詹菊红(2021)

translation into/out of

one's mother tongue

王颖冲、王克非(2014)

importing/exporting mode;

bringing-in/reaching-out

王瑞、黄立波(2015)、黄立波(2011)

direct/inverse translation

冯佳(2017)、许明、蒋跃(2020)

L1/L2 translation

表1所示,“译入”和“译出”的两个高频含义类型的英文表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用法。那么笔者进一步在web of science文献库中检索以上表达的发文量情况,发文量越高,说明该英文表达接受度较高,检索日期为2024年5月25日。

表1中第一种含义类型的四种英译只有in-coming/out-going translation检索到9篇,且都是中国作者,其他英译表达没有检索到。可见,“译入”与“译出”指称“目的语国译入与源语国译出”的英译在英文期刊中的接受度并不高,相关英文文献产出较少,该语义类型使用规约化倾向较小。

表1中第二种含义类型中,检索到Translation out of one’s mother tongue共0篇;Translation into one’s native language/into one’s non-native language共13篇;Non-native translation共2篇;non-native speech translation共3篇;L1/L2 translation和L2-L1/L1-L2 translation共120余篇(分开检索L1 translation共1400余篇,L2 translation共1100余篇);direct/inverse translation 共161例(分开检索direct translation 15000余篇,包括“顺译”和“直译”的文章,inverse translation 1600余篇)。以上英译反映绝大部分用例,并未穷尽。

那么,结合“译入/译出”在知网和web of science的英译使用情况,笔者发现表1中的第一种含义在英文文章中几乎很少有研究涉及,而第二种含义在英文文章中有大量研究,而且有3组常用的相似概念可以表示这种含义:

第一组总频次14篇:译入母语与译入非母语(或母语翻译与非母语翻译)(translation into one’s mother tongue/translation into a non-mother tongue或translation into one’s native language/into one’s non-native language)(或native/non-native translation)

第二组总频次120余篇:第一语言翻译与第二语言翻译(L1/L2 translation)

第三组总频次160余篇:顺向翻译与逆向翻译(direct/inverse translation)

从英译接受度来看,第二、三组英译表达接受度更高;从英译表达与中文表达的忠实度看,第一组更接近中文表达。但是,笔者认为第一组表达太过冗长,不符合术语表达的简洁性特征,不利于使用和传播,第三组表达中inverse translation表示“逆向翻译”,暗含不好的情感色彩,在分析“中国文学谁来译的译作更好?”的时代问题时,不够中性客观。因此,笔者建议“译入/译出”的英文表达采用“L1/L2 translation”的用法,该用法更简洁,语义清晰,客观中性,利于传播。

  1. 结语

本文采用“基于使用”的概念意义分析视角,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文献库,考察译学术语“译入”和“译出”及其英译表达在期刊论文篇名中的使用含义和频次,研究发现这组词汇有五类含义,但是作为独立名词使用,有规约化趋势的含义有两种,其一,译入表示“(文化)译入国内”、译出表示“(文化)译出国外”;其二,译入表示“母语译者的顺向翻译”、译出表示“非母语译者的逆向翻译”,两者都文化外译发展趋势下的产物,但是后一种含义的使用频次更高,且使用团队更聚集,有固化的潜势,其语义也更符合该组词汇作为译学术语的特性,其英译表达建议采用在英文期刊接受度较高的“L1/L2 translation”,该表达含义中性客观,易于使用和传播。

参考文献:

[1]Schmid, H. The Dynamics of the Linguistic System: Usage, Conventionalization, and Entrenchment[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3-6.

[2]陈大亮.“译入”与“译出”的名实之辨[J].外语教学,2023,44(02):81-85.

[3]方梦之.译学术语中的同名异义[J].外语与翻译,2022,29(02):1-4+98.

[4]冯佳.译入/译出认知负荷比较研究——来自眼动追踪的证据[J].中国外语,2017,14(04):79-91.

[5]胡德香.对译入译出的文化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355-359.

[6]黄立波.译出还是译入:翻译方向探究——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考察[J].外语教学,2011,32(02):96-101.

[7]黄忠廉.文化译出谁主译?[J].读书,2015,(10):66-68.

[8]马士奎.从母语译入外语:国外非母语翻译实践和理论考察[J].上海翻译,2012(03):20-25+69.

[9]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02):42-45.

[10]王瑞,黄立波.贾平凹小说译入译出风格的语料库考察[J].中国外语,2015,12(04):97-105.

[11]王颖冲,王克非.现当代中文小说译入、译出的考察与比较[J].中国翻译,2014,35(02):33-38+127.

[12]谢天振.在译入与译出之间——写在《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即将出版之际[J].东方翻译,2019(04):4-7.

[13]谢天振.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走出去"?[J].东方翻译,2011(05):4-7.

[14]徐佐浩,蒋跃,詹菊红.《离骚》的译入与译出:情感元素与屈原形象再造[J].外语研究,2021,38(04):81-88.

[15]许钧.译入与译出:困惑、问题与思考[J].中国图书评论,2015(04):111-117.

[16]许明,蒋跃.《阿Q正传》译入译出文本的风格计量学对比[J].外语研究,2020,37(03):86-92+103.

[17]张西平.从译入到译出:谢天振的译介学与海外汉学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21(02):20-30.

[18]赵征军.基于《牡丹亭》语料库的译入、译出群体风格对比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9,40(03):111-119.

[19]任东升,高玉霞.国家翻译实践初探[J].中国外语,2015,12(03):92-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