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公司职工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2

钢铁公司职工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陶丽萍1  彭永福1  魏泽荣2  刘华玲3   潘帅平1

1、江西省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科  江西  新余  338000

2、新钢中心医院职业病防治科江西  新余  338000

3、新余学院  江西  新余  338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钢铁公司职工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4年2月108名接受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钢铁公司职工,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4名对照组、54名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优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培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率、培训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培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率、培训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化培训模式对钢铁公司职工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效果理想,可提高其掌握水平,值得借鉴。

关键词:钢铁公司;院前急救;知识;技能

钢铁公司工作中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职工工作安全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钢铁公司一旦出现事故较为危急,需要职工掌握一定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巧,从而能够在危险发生时采取合理对策,挽救职工生命[1]。院前急救知识普及由专业医务人员完成,此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明确受培训对象的认知、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保证能够为其提供与需求相符合的培训和教育[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对钢铁公司职工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效果和价值,详细过程、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对象、研究时间分别为钢铁公司职工、2022年8月-2024年2月,抽取108名接受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员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比1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名。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20-50岁,平均(38.46±3.27)岁。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21-50岁,平均(38.20±3.50)岁。两组职工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研究 ②年龄段在20~50岁。排除标准:①不愿参加本次研究 ②年龄<20岁或年龄>50岁。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培训方式,即培训前对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认知现况、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常规开展授课式讲座的方式针对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进行介绍。

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院前急救培训方式,具体措施如下。(1)调查和评估。与对照组相同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钢铁公司常见危险、安全隐患、意外事件发生应对方法和措施等内容,医务人员当场回收问卷,确定职工存在的认知误区、操作和技能掌握现况,从而制定与之特点相符合的培训方案。(2)培训方案。培训医务人员借助多媒体课件,发放培训知识手册,首先以集体培训的模式进行讲解,重点围绕常见意外、风险事件、识别方法以及应对措施等。培训后以小组的模式进行趣味知识竞赛,基于课堂内容让各个小组回答问题,对回答较好的职工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度。此外,培训老师采用一对一的个体教育方式针对常见风险时间的即刻处理方法进行讲解,通过模型、情景演练、一对一示范和手把手指导实操方式进行培训,确保职工掌握相应的技能。(3)反馈和改进。培训后就同一内容问卷对职工进行调查,对比两组问卷内容,分析培训效果和继续需要加强教育的部分,改进教育方案在下次培训活动中实施。

1.3观察指标

(1)知识和技能掌握率。针对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对全部受培训职工进行考核,知识、技能分别以笔试和实践操作进行考察,均在满分100分内取75分为掌握,对比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率。

(2)培训质量评分。对培训模式的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培训内容符合度、方式新颖度、沟通交流、可行性4方面,各方面均以10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表示对应方面的培训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表示、卡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知识和技能掌握率对比

观察组培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1,

表1 知识和技能掌握率对比

组别

人数

培训知识

培训技能

例数

掌握率

例数

掌握率

对照组

54

49

90.74%

45

83.33%

观察组

54

54

100.00%

53

98.15%

χ2

5.243

7.053

P值

0.002

0.008

2.2 培训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培训质量评分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2。

表2 培训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人数

内容符合度

方式新颖度

沟通交流

可行性

对照组

54

89.19±3.41

89.49±2.60

90.41±2.29

90.75±2.41

观察组

54

94.25±2.26

93.17±2.34

94.35±2.30

95.33±1.23

t值

9.089

7.731

8.921

12.439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钢铁公司承担钢铁生产、制造等多方面工作,其生产工艺复杂、连续性强,且涉及生产设备种类繁多,危险因素复杂,危害性大[3]与此同时,钢铁公司生产工作中各工序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若有忽视可能发生危险事故,主要包括生产煤气中毒、爆炸、机械伤害、火灾等。钢铁公司相较于其他生产行业发生事故的风险高,存在易燃、易爆、机械伤害等重大安全生产危险因素。因此,对钢铁公司职工普及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提高其风险因对能力和操作技巧是目前院前急救知识普及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既往研究表明,当职工能够及时发现和识别事故风险和安全隐患,便有利于在风险发生时在现第一时间开展及时的救治,从而大大降低职工的伤残率,提高救护效率,大幅度改善钢铁公司意外伤害应急救护能力[4]与此同时,职工院前急救知识和技巧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改善其工作安全感,为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常规培训和教育模式较为死板、单一,忽视了职业特殊性和不同个体的认知差异,导致培训后职工掌握能力参差不齐[5]。本研究开展事前调查、术后检查的优化培训方式,首先调查和评估职工的急救知识掌握现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同时,在知识普及过程中,培训老师借助多媒体工具,采用集体教育、个体操作演练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加深职工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并相较于常规教育模式更重视操作实践方面;此外,优化后的培训还不断监督和反馈教育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培训效率和院前急救知识普及效果的最大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培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率、培训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优化培训模式在钢铁公司职工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采用优化培训模式对钢铁公司职工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效果理想,可提高其掌握水平,可以借鉴和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俊香,丁洪琼.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向社区居民普及院前急救知识的研究与实践[J]. 科学咨询,2021(31):12-13.

[2] 黄霞,黄瑾敏,亢文超. 成都市院前急救病人急救知识普及需求调查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2):293-294.

[3] 陈晓玲,张军根,王建岗,等. 杭州市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调查及对策[J]. 浙江临床医学,2020,22(10):1536-1537,1540

[4] 袁建伟,杨扬,张春香,等. 淮安市淮阴区1654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和院前急救探讨[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3,28(5):454-456.

[5] 张洁琼,王玥,刘奎,等. 陕西省公众院前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及需求分析[J].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43(7):897-901. D

基金名称:新余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30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