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防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2
/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防治策略

王华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科教科     邮编629000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据统计,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如焦虑、抑郁和压力过大等。这些现象在不同高校中普遍存在,无明显地域或学校级别的差异。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反映,他们在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等方面的挑战时,会感受到显著的心理压力。此外,一些研究指出,新生和毕业生阶段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分别面临着适应新环境和面临就业选择的压力。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整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

大学生面临多重心理压力,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业压力:大学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对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要求提高,导致许多学生感到学业负担重,尤其在专业课程和毕业论文准备阶段。例如,理工科学生在实验报告和项目设计中遇到困难,文科生则可能在论文写作和理论理解上产生压力。

2. 就业竞争:随着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们在选择专业、实习和求职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压力,担心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3. 人际关系:大学生活中的寝室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恋爱关系等都可能成为心理压力的来源。例如,社交技巧不足可能导致人际冲突,而恋爱关系的不稳定也可能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

4. 家庭期望:许多大学生来自家庭的期待较高,他们需要在学业、个人发展和经济独立等方面满足父母的期望,这种期望有时转化为沉重的心理负担。

5. 自我认同与身份转变: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寻找自我定位和价值认同过程中产生困惑,自我怀疑和焦虑情绪时有发生。

6. 社会环境因素:社交媒体上的比较文化、网络欺凌以及社会事件的影响,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比如对身材、外貌、成就等方面的不满足感。

这些压力源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复杂网络,需要通过多维度的干预和支持来缓解和应对。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我们知道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潜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潜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

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透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疾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在医院里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学生、实习生也可能涉及这个问题。

2.学习问题。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3.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构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4.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5.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6.婚恋导致心理问题。

四、针对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应对

1.在当今高等教育环境中,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已成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环节。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增强他们应对压力和解决心理困扰的能力。例如,可以开设《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心理调适技巧》等必修或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问题的预防方法

2.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可以为学生提供释放压力、增进人际交往和自我实现的平台。

3.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以及亲子沟通的质量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家长应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理解孩子在大学阶段可能面临的压力,提供情感支持,避免过度干涉,鼓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定期与孩子进行深度交谈,了解他们的困惑和挑战,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4.可以通过观察个人的情绪变化、行为模式等,来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要学会用同理心去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心理困境。同时,我们要学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放松心情,运动、冥想、听音乐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再者,我们要学会制定合理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样不仅可以给生活增添动力,也能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当我们达成目标时,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从而增强心理健康。

5.如果自我调节效果不佳,我们也要勇于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医生或精神心理专科医生能够通过专业的评估给出治疗方案,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

五、中医药在心理健康调理与防治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中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对于身心健康的调理与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1.中医药理论基础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形神合一,心神并治,与心理学的整体健康观念相契合。

2.中医药在心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包括:

(1)情志相胜法

  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运用一种情志去纠正或治疗另一种情志所致疾病的方法,例如:以喜胜忧,以恐胜喜等。

(2)针灸推拿疗法

  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在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具有一定疗效。推拿疗法是通过手法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按摩、揉捏等操作,以舒筋活络、缓解疼痛,调节心理状态。

(3)中药疗法

运用中药的药性归经,四气五味等理论,通过内服或外用等方式,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改善心理状况,例如养心安神类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等,我们临床常用的中药包括酸枣仁、远志、合欢皮等,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提高自我意识、放松心情、建立目标、寻求专业帮助、联合中医药治疗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调节心理状态,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使他们成为健康活力的青年。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J]. 教育研究, 2020, 40(05): 78-85.

[2] 李芳, 王磊. 大学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03): 236-243.

[3]朱莉娅·陈. 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策略的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38(02): 93-99.

[4] 刘华山, 董艳.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讨[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08): 95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