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7
/ 2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研究

李鸣

湖北省成套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地质灾害作为全球地壳自然地质演化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其技术原理、系统构建、功能实现为地质灾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GIS技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0 引言

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是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的自然地质和人类灾害。这些灾害具有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危害性大的特点,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成为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重要课题。GIS技术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GIS技术概述

1.1 GIS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地理、测绘、遥感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它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存储、显示、分析和模型化,解决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分析与管理问题。GIS技术具备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输出等功能,能够实现对复杂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

1.2 GIS主要特征

GIS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高度的集成性与可视化表达,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GIS通过集成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复杂空间关系的模拟与解析。它不仅能够存储、编辑、查询和管理海量的地理空间信息,还能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为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GIS具备出色的可视化能力,能够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的图形、图像形式展现出来,增强了信息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2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2.1 系统组成

2.1.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模块负责从各种渠道高效、准确地收集地质灾害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降雨情况、历史灾害记录等。随后,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整理、格式转换等预处理工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空间分析和风险评估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2.1.2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旨在构建一个全面、准确、高效的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为风险评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数据库建设包括收集、整理、存储和管理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种数据,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降雨记录、历史灾害案例等。通过GIS技术的支持,这些数据得以空间化、可视化,便于进行空间分析和风险评估。

2.1.3风险评估模型

根据地质灾害的孕育和发展机理,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包括易发性评价模型、危险性评价模型和易损性评价模型。

2.1.4预警信息发布

预警信息发布功能能够在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后,迅速将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给相关部门和公众。预警信息通常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预计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建议的应对措施等关键内容。通过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发布,可以大大提高地质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2 功能实现

2.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数据采集是风险评估的基础。通过遥感影像、DEM数据、地质地形数据、气象数据等多源数据的采集,获取地质灾害发生所需的各种信息。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2 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评估模型是系统的核心。根据地质灾害的孕育和发展机理,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建立多种风险评估模型。例如,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可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等因素;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则可以考虑水文分析、沟域提取、土方纵坡分析等因素。

2.2.3 风险评估与制图

在风险评估阶段,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各致灾因子进行统计分析、信息叠加复合,生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图和预警图。这些图形能够直观地展示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和风险等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2.2.4 预警信息发布

预警信息发布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预警发布平台,将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公众。预警信息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关键信息,以便相关部门和公众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3.1 系统原理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收集地质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预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中心和预警发布平台等部分。

3.2 系统功能

3.2.1数据采集与集成

系统能够自动或手动采集来自各种来源的地质灾害相关数据,包括卫星遥感图像、无人机航拍数据、地面监测站数据(如降雨量、地下水位、土壤湿度等)、历史灾害记录以及地质勘探资料等。数据集成功能确保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能够被有效整合到GIS平台中,为后续分析提供统一的数据基础。

3.2.2风险评估与预警

通过应用风险评估模型,系统能够自动计算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风险评估报告。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或达到预警阈值,系统能够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通过多种渠道(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等)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

3.2.3可视化展示

系统提供强大的可视化展示功能,能够将地质灾害相关的空间数据、分析结果和预警信息以地图、图表、报告等形式直观地呈现给用户。支持动态展示地质灾害的发展过程、影响范围以及应急响应措施的部署情况,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直观的参考。

3.2.4应急响应支持

系统可以集成应急响应模块,为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支持。例如,根据灾害影响范围自动生成疏散路线、确定救援物资分配点等。与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效果。

3.2.5数据更新与维护

系统支持数据的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地质灾害预警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供用户友好的数据管理工具,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的录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4 结语

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GIS技术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风险评估与预警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构建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我们不仅能够科学、系统地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还能实现灾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为政府决策、应急响应及公众防范提供重要依据。未来,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期待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刘艳辉,温铭生,等. 中国地质灾害区域预警 方法与应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9: 11 - 23.

【2】陈百炼,杨胜元,杨森林,等. 基于 GIS 的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方法初探[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 报,2005,16( 4) : 93 - 96.

【3】苗爱梅,郝寿昌,武捷,等. 基于 GIS 的地质灾害气象 预警系统研究[J]. 山西气象,2007,81( 4) : 24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