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双师型教师“两阶段三角色”工作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2
/ 3

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双师型教师“两阶段三角色”工作模式研究

马小微、李波、张玉霞、刘颖、杨伟平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4)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双师型教师两阶段三角色工作模式的有效性及其在解决校企合作不平衡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本文提出了一个旨在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校内生产性项目连续运转并解决企业经理无法长期驻校指导问题的新模式。该模式包括两个阶段(企业深度实践+校内指导管理)和三个角色(企业学员+项目经理+项目导师),并通过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实项目进行验证。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双师型教师两阶段三角色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已成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利益诉求不同,校企合作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如合作流于表面、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双师型教师两阶段三角色的工作模式,旨在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质量和效率。

一、高职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生参与度问题

问题表现:学生对生产性实训的兴趣比较高,但往往存在虎头蛇尾的问题

原因分析开始热情很高,但是项目一上手,会出现大量具体问题,由于没有企业导师手把手指导,学校教师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所以在遇到问题时,没有企业或者学校教师的有效指导

校内生产性项目连续运转的问题

问题表现:生产性实训项目缺乏稳定性,容易出现断档现象。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更新维护不及时,影响实训效果。项目来源不稳定,导致实训内容频繁变动,难以形成系统的实训体系。校企双方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训指导机制。

原因分析:校内生产性项目连续运转困难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校企协同不平衡。企业不愿投入资源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维护,实训项目来源不稳定,导致实训内容频繁变动,难以形成系统的实训体系。此外,实训项目的更新速度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导致实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企业经理不能长期驻校指导的问题

问题表现:企业经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难以长时间驻校指导学生实训。企业经理的实训指导时间有限,导致实训指导质量受到影响。

原因分析:企业经理不能长期驻校指导的根本原因在于校企协同不平衡。企业经理需要优先考虑公司的经济效益,难以分配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校外实训指导。此外,企业可能不愿意承担长期驻校指导带来的额外成本,如交通、住宿等费用。这也反映了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经理参与实训指导,导致他们的参与度不高。

综上所述,高职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展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高、校内生产性项目连续运转困难以及企业经理不能长期驻校指导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校企协同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破解校企协同育人的关键问题即企业与学校如何共抓共管生产性实训项目的问题。

二、三阶段三角色工作模式研究

三阶段三角色工作模式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开展实证研究

(一)第一阶段——企业深度实践

1.模式描述

两阶段,三角色工作模式的第一阶段——企业深度实践阶段,双师型教师将扮演企业学员的角色,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获取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商品的营销推广全流程操作运营方法,并在企业经理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企业深度实践阶段是双师型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教师暂时离开校园,进入企业担任企业学员的角色,与企业经理密切合作,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在这个阶段,企业经理充当导师的角色,而教师则是学徒,通过深度挂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2.角色定位与任务分配

企业经理的角色:作为导师,企业经理负责为教师制定培训计划,并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兴趣分配具体的项目任务。企业经理还需定期检查教师的工作进度,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的角色:作为企业学员,教师需要积极参与企业项目,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通过实践,教师不仅要掌握新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3.实践内容

理论学习:教师首先需要学习企业的文化和理念,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熟悉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

技能培训:企业经理会根据学校专业发展与就业的需要,安排相应的技能培训,包括专业项目培训、项目管理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项目实践:教师将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去,如:市场调研、网络营销、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各个环节,通过实践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和把握。

4.评价与反馈

定期评估:企业经理将定期评估教师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程度、项目贡献等方面。

为了便于企业经理对双师型教师在企业深度实践阶段的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评价标准表格。这份表格旨在帮助企业经理量化和记录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从而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反馈。

表1 双师型教师企业深度挂职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评分标准

技能掌握与应用

基础知识掌握

1-5

1=完全不懂, 5=非常精通

技术能力提升

1-5

1=未掌握任何新技术, 5=掌握并能熟练应用

项目管理能力

1-5

1=无管理经验, 5=能够独立承担项目管理职责

项目贡献与参与度

项目贡献

1-5

1=无贡献, 5=对项目有重大贡献

团队合作

1-5

1=无法融入团队, 5=积极参与并推动团队进步

自我驱动力

1-5

1=被动等待任务, 5=主动寻找学习机会

态度与职业素养

学习态度

1-5

1=消极对待学习, 5=积极主动学习

适应能力

1-5

1=难以适应企业环境, 5=快速适应并融入

责任感

1-5

1=不负责任, 5=对自己工作成果高度负责

个人成长与发展

自我反思

1-5

1=从不反思, 5=定期进行自我评估

未来发展潜力

1-5

1=无发展潜力, 5=展现出成为未来领导者的潜力

评价说明

基础知识掌握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快速掌握企业的基础知识,包括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

1表示教师完全不懂,5表示教师非常精通。

技术能力提升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熟练掌握企业所需的最新技术和工具。

1表示教师未掌握任何新技术,5表示教师掌握并能熟练应用。

项目管理能力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表示教师无管理经验,5表示教师能够独立承担项目管理职责。

项目贡献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在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如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1表示教师无贡献,5表示教师对项目有重大贡献。

团队合作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与企业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表示教师无法融入团队,5表示教师积极参与并推动团队进步。

自我驱动力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学习机会和参与项目的机会。

1表示教师被动等待任务,5表示教师主动寻找学习机会。

学习态度

评价教师是否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愿意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

1表示教师消极对待学习,5表示教师积极主动学习。

适应能力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环境和文化。

1表示教师难以适应企业环境,5表示教师快速适应并融入。

责任感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1表示教师不负责任,5表示教师对自己工作成果高度负责。

自我反思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定期进行自我评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1表示教师从不反思,5表示教师定期进行自我评估。

未来发展潜力

评价教师是否展现出成为未来领导者或项目负责人的潜力。

1表示教师无发展潜力,5表示教师展现出成为未来领导者的潜力。

企业经理应当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对每一项指标给出一个分数(1-5分)。根据各项指标的得分来综合评价教师的整体表现,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评价完成后,企业经理应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反馈会议,共同讨论评价结果,帮助教师明确成长方向。

(二)第二阶段——校内指导管理

在第二阶段,双师型教师将扮演项目经理项目执行导师的角色,运用在企业深度实践阶段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指导学生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双师型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保证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连续运转,并解决企业经理无法长期驻校指导的问题。

1.模式描述

1角色定位

企业经理:对接校内项目执行经理,制定项目的规划、制度、验收标准等工作。

项目执行经理校内双师型教师:负责辅助企业经理完成整个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项目导师校内双师型教师对项目组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项目内容、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运行机制

环节1:校企双方制定生产性实训项目运行、教学运行具体制度、规划。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企业经理制定项目的制度、规划、验收标准等。二级学院院长制定项目教学的模式、机制。

环节2:校内双师型教师(角色:项目导师)制定具体项目教学安排

校内双师型教师,在项目导师角色下,对项目任务进行拆解(可以按照岗位分工,也可以以其它方式),按照项目进度,并根据项目组学生的能力偏好开展科学分工同时,在生产性实训教学运行制度的指导下,制定项目教学计划,与企业经理共同开发项目教学课程标准,使之与企业方制定的项目规划相统一。

环节3:校企双方协同控制项目运行

1 一主体两角色协同模式

由于校内双师型教师既是企业的项目执行经理,又是校方的项目导师,所以,既完成项目分工、检查、监督、复盘、调整、验收等项目执行经理的任务,又制定教学安排、开发教学内容、执行教学讲授以及知识能力考核等项目教学的任务,这两个角色相互融通,能够极大效率地促进项目开展。一主体两角色能够协同,得益于第一阶段双师型教师在企业的深度挂职锻炼,使之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项目的能力,同时双师型教师又有企方人员所没有的教学经验,能够很好地针对项目组学生开展教学,甚至实现个性化指导。这样,就实现了在同一个主体——双师型教师上两个角色的兼容,解决了生产性实训中校企合作不平衡的问题。对于企业方的制度安排和重要决策,仍然由企业方项目经理负责,企业方项目经理只需要针对

项目顶层设计和校方项目执行经理完成定期对接即可,不需要企方经理长期入驻学校。

2 教学方式与制度: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项目导师将按照教学计划和项目规划完成项目教学环节与项目运行环节。具体实施中,可以在不违反学校教学规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项目组的教学安排,如上午全部为项目教学时间,下午为项目运行时间。此外,定期组织校企双方开展项目进度会议,评估项目进展,及时调整项目计划。

可以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改革制度,以保证参与项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如学分置换制度——将学生在项目组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则可以置换其本学期其它专业课程学分。

3 项目评价与成果展示

设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包括项目完成度、参与度、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双师型教师每周向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并提高。每月,邀请企业项目经理对项目组学生开展企业方评价

项目完成后,组织成果展示会,邀请企业代表、学校领导和其他学生参加。通过成果展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还可以促进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项目监控

双师型教师需要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对于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与企业经理协商,调整计划,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校内指导管理阶段是两阶段,三角色工作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双师型教师在企业和校内的双重身份,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不平衡的问题。通过这一阶段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项目的连续性,还解决了企业经理难以长期驻校指导的问题。此外,这一阶段还有助于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为校企合作的深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总结

本文提出的双师型教师两阶段三角色工作模式为解决校企合作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实施该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效果,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和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校企合作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项目的连续性。通过将企业经理的部分职责转移给双师型教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小芳;王玉蓉.财会类校内共享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2024(06)

[2]郭广军;杨无敌;李昱.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进展成效、存在问题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4(11)

[3]陈朗 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公关世界,2024(10)

项目来源: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中双师型教师“两阶段三角色”工作模式研究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立项编号SQ2024075)

作者简介:马小微(1984- ),女,硕士,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研究方向:电子书、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