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9
/ 2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

张竣

  荆门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掇刀分局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在全球资源日益紧张和环境压力逐步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重要生产资料,土地资源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地挑战。基于此,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对政策、规划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旨在推动我国节约集约用地管理的实现,为我国未来的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经济效益;

引言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较低,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保护压力大,未利用地开发条件差。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建设用地的低效利用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地方政府在土地开发和管理中更侧重于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土地资源的长期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监管力度的不足以及市场机制的不健全,都使得节约集约用地面临巨大挑战。

一、节约集约用地面临的主要困难     

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一项核心策略,旨在通过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环境,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节约集约用地面临着一系列复杂且多维度的困难,这些困难既有来自政策层面的制约,也有来自市场和技术的挑战,还有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首先,尽管国家层面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政策往往在地方落实时遭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困境[1]。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更加关注短期经济增长而忽视土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管理。在一些地区,土地开发的利益分配不均匀,导致政策执行的力度不足,甚至出现规避或扭曲执行的现象。另外,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大,各自为政的问题较为突出,缺乏统一的土地管理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使得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在土地市场化进程中,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具体体现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土地资源的市场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市场对土地用途的调控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引导土地资源向高效利用的方向流动;最后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不仅推高了土地价格,还抑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和农业的用地需求[2]。第三,尽管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在很多地区,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依然较低,土地资源的数据采集、更新和共享不足,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另外,土地利用的精细化管理仍然滞后,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手段,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二、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

(一)加强节约用地的政策引导     

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想要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标,政策引导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政策引导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节约用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政府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明确规定土地的用途、开发强度以及保护措施,确保土地资源在合理规划和严格监管下得到有效利用。如通过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防止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政府应积极出台鼓励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到节约集约用地的实践中来,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等经济激励手段,以推动企业在土地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和模式[3]。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土地集约利用的创新模式,如推广土地综合开发、垂直开发等,充分利用土地的立体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节约集约用地的研究和示范项目,推动先进经验的推广和应用。再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是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工具,政府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土地用途,避免盲目开发和资源浪费。尤其是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比例,避免土地资源过度向房地产等行业集中。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落到实处,杜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现象。最后,政策引导还应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通过设立节约用地指标体系,将节约集约用地的成效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推动地方政府将节约用地落到实处。对在节约用地方面表现突出的地方,可以给予奖励和政策倾斜,反之,则应通过问责机制促使其改进,这种考核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对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视程度,还能有效防止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问题。

(二)合理规划用地结构与布局     

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合理规划用地结构与布局是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用地结构和布局能够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第一,合理规划用地结构与布局需要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划分不同功能区。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环境、生态特征和发展需求。如在经济发达地区,应优先保护耕地和生态敏感区,将土地资源集中用于高效的工业、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资源丰富但开发滞后的地区,则应注重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第二,在城市规划中,合理的用地结构和布局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问题,现代城市的快速扩张往往导致城市土地利用的粗放和低效,城市边缘地区的无序扩张尤为明显,通过合理的规划,城市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紧凑化和功能的集约化,减少土地的浪费和闲置。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分区,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绿地等,使各类用地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同时,还应通过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来提升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第三,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前提,确保土地开发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如在规划中应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生态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内的开发活动,同时推动低碳绿色发展模式,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土地利用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显现。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步认识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旨在促进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然而,现有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政策执行力不足、利益冲突难以调和、公众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亟需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加以解决。节约集约用地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必须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等多方协同努力来实现。唯有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推动高效合理的土地利用,才能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张金淑,苗卫东,张金勇.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24,(15):98-100.

[2]陶慜.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和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06):23-25.

[3]张国满.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建议[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