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动感”音乐课堂——基于体态律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30
/ 2

打造“动感”音乐课堂——基于体态律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董敬花 

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吴庄小学  07255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愈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本文旨在探索基于体态律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通过引入体态律动教学法,使音乐课堂焕发“动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音乐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体态律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逐渐展现出其重要价值。本文将围绕如何打造“动感”音乐课堂,探索基于体态律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一、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性

体态律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身体动作来表达和感受音乐,使音乐课堂不再是单一的听觉体验,而是视听动结合的全方位感受。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动态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同时,体态律动也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二)提升音乐感受力,深化理解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仅凭听觉往往难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而体态律动则通过身体动作的参与,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音乐元素具象化,使他们在运动中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还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三)培养音乐表现力,激发创造力

体态律动教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编身体动作,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创编动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音乐知识和审美能力,将音乐的情感与意境通过身体动作表达出来。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体验,还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强自信心

体态律动教学强调身体的运动与音乐的融合,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身体律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同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此外,体态律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通过表演和展示,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个性。

二、基于体态律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堂开始阶段,通过创设与歌曲主题相关的情境,利用故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对即将学习的歌曲的兴趣。情境导入旨在营造一个与歌曲内容相呼应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与歌曲产生共鸣。

以五年级上册《大家一起来》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欢乐聚会”的情境导入。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张欢乐聚会的照片或视频片段,如朋友间的游戏、舞蹈等,同时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欢乐、热闹的氛围。随后,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朋友间聚会、共同欢乐的故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最后,教师引出歌曲《大家一起来》,告诉学生这首歌正是描述这样欢乐场面的,从而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二)律动体验,感受节奏

在歌曲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歌曲节奏相匹配的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摇摆身体等,让学生在跟随音乐进行律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

以五年级下册《美丽的家乡》为例,这首歌曲旋律悠扬,节奏平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体态律动动作,如双手比划着画出家乡的山水美景,同时脚步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踏步。在教授歌曲时,教师先示范这些动作,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跟着音乐进行律动。通过这样的律动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美,还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家乡的美好画面,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创编动作,展现个性

在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了解和感受后,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编身体动作,以展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在表演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心的提升。

以六年级上册《我和你》为例,这首歌曲旋律简洁、情感真挚,适合学生进行动作创编。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和意境,然后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创编身体动作。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用双手轻轻摆动来表达歌曲的柔和与温馨;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用眼神交流来展现歌曲中的深情与默契。在创编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表演展示,让其他同学感受到他们对歌曲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四)合作表演,增强团队意识

在体态律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个完整的表演节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在合作表演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贡献一份力量,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以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为例,这首歌曲气势磅礴、情感激昂,非常适合进行集体表演。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表演段落或场景的设计与排练。在排练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商讨表演方案、分配角色和任务、协调动作和节奏等。通过这样的合作表演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还能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成果以及相互支持和鼓励的重要性。最终在表演展示时,整个班级将呈现出一种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基于体态律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使音乐课堂焕发“动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通过身体动作的参与和体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在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应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这一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高素质音乐素养的学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语昕,黄晓云.利用体态律动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益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4, (03): 64-66.

[2]刘婷.体态律动应用于小学红色音乐课堂的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23.

[3]郝丽娟,吕文佳.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22, (02): 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