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实用英语》课程思政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30
/ 2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实用英语》课程思政设计

陈博 庞文芳

空军勤务学院  221000

摘要本文旨在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三全育人”的视角下对《实用英语》的课程思政进行设计,以提升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三全育人;实用英语;课程思政

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三全育人”的时代内涵

“三全育人”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7年1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到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的概念,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它不应仅限于某一部门,而是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参与,这实际上孕育了全员育人的思想萌芽。“三全育人”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在2018年由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正式提出,来应对教育挑战。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三全育人”旨在构建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育人体系,强调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性,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传统的教育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三全育人”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情趣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实现教育的全面性。梁伟等曾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管理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实现育人工作的协同联动1

2.“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

教育人员的范围具有广泛性,教育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所有教职工。每个人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通过各自的工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同人员分工协作,都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学校要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实践资源等,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

教育过程具有连续性,学校要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乃至更长时间的成长过程。有计划、有系统,要前后连贯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应该根据学生思想意识、行为、能力的发展顺序和德育内容的内在逻辑科学的确定,并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保持连续性和系统性。

教育内容要具有多元性,教育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的课程和教材需要更加多元化,以适应学生发展的层次,且教师培训和教育评价体系需要改革,以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能力。

3、“三全育人”下的《实用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

全员育人要求我们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育工作中来,它强调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而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教育网络。郑永安提出充分运用好课堂,依托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课程体系的育人价值,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2

3.1 院部协同

建立协同机制,成立由学院领导、各系部负责人等组成的思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思政教育工作,以制定协同思政教育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系部的职责和任务,且要整合各系部的教育资源,如师资力量、课程资源、实践基地等,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力军,一是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之余充分利用时间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书籍和文献,提升理论水平。二是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参加由教育部门或学校组织的思政教育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通过网络课程、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四是参与或指导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2 课程实施全过程结合中国文化和精神

在备课阶段,教师就应先明确本节课的思政教育目标3,包括希望学生掌握的价值观、道德观、国家意识等,课前准备一些有启发性的案例,案例的选取要与中国文化、社会发展、国家政策等相关,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内化思政教育内容。

课堂授课依托教材,积极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正确看待文化差异,教师要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积极发挥《实用英语》课程育人主观能动性多渠道多方面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把文化内容与语言内容有机结合。在教材中选择或补充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文章、对话和案例,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了解如何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适时展示中华文化和习俗,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教师也可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展示中国文化元素,如书法、京剧、茶艺、武术等,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习相关外语表达。

课后布置思政相关的作业: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主题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思考和消化思政内容,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主题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思政教育的内涵。教师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围绕思相关主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4.结语

为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助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究“三全育人”格局下课程思政在《实用英语》课程中的实施路径,以应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教育功利化、片面追求分数、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等现象,倡导一种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教育方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永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69-72.

[2]梁伟,马俊旭成.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36-38.

[3]陆舒湄.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20.

“三全育人”是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这一理念旨在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和系统化培育,强调在高校教育阶段,全体教师职工都应参与教育工作,共同为培育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发力。具体来说:

1. **全员育人:指高校所有教职工,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都应参与教育工作,具备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

2. **全程育人:强调教育行为要贯穿学生的整个成长学习过程,从入学到毕业,甚至延伸至中小学和终身教育,形成全领域、长时段、持续性的育人机制。

3. **全方位育人**:指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培育,不仅注重知识学习,也关注学生品质、心理、能力、兴趣等多方面培养。

在课堂上,这一理念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整合教育资源**: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强化教师角色**: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关注学生成长**:教育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确保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成长阶段相匹配。

- **创新教育方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教育方法,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拓宽教学路径。

总的来说,“三全育人”在课堂上的应用,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关注和全方位教育,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作者简介:陈博,女,汉族   山东菏泽,1987.06,硕士,讲师,空军勤务学院,邮编:221000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