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下肢静脉形成(DVT)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7月1日—2021年11月3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发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14例患者发生DVT,肌间静脉是下肢DVT病人最为常见受累部位(82.46%)。DVT患者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得分为8.85±2.70分,99.12%的患者处于血栓的高危及极高危水平。结论:重症患者静脉大多发生于下肢小腿肌间静脉,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得分≥8分、分型为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更易发生DVT,肢体肿胀是DVT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及早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明确DVT诊断。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ICU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肺动脉导管监测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与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入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病例。入选标准:使用肺动脉导管、年龄≥18岁的患者。排除标准:入住ICU时间及肺动脉导管监测时间<24 h的患者;数据记录不全的患者;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收集测定并记录的CVP和PAWP的数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4例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70.9±14.7)岁。纳入的重症患者中,CVP与PAWP的变化呈正相关,(r=0.501,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当CVP <6 mmHg(1 mmHg=0.133 kPa)时,CVP与PAWP无相关性(r=0.08,P=0.579),当CVP ≥ 6 mmHg时,CVP与PAWP有相关性(r=0.404,P<0.01)。在排除不同的PEEP值设置后,CVP与PAWP依然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58、0.622、0.415、0.298、0.650,均P < 0.05)。在不同的疾病状态下,CVP与PAWP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19、0.556、0.400、0.401、0.479,均P < 0.05),即使调整PEEP的影响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患者存在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时,不会影响CVP和PAWP数值的变化(F值为0.866和0.689,均P > 0.05)。结论CVP与PAWP的总体变化呈正相关,可以使用CVP间接预测患者PAWP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但当CVP <6 mmHg时,应谨慎参考CVP和PAWP之间的关系。

  • 标签: 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楔压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