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科术后监护病房能使术后患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本文结合骨科术后监护病房的流程特点,报道了术后监护病房患者治疗、护理、医疗安全、健康教育等环节的病房管理护理模式实践。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术后监护病房能有效保障患者医疗安全,降低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达 98% 以上。同时可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监护病房 管理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护理标识卡在减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在本院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抽取 2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00 例,对照组患者(不予以 护理标识卡),观察组患者(予以 护理标识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护理标识卡在减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 标签: 护理标识卡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理 不良事件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我国近年来的甲状腺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来看,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关研究人员也加强了对甲状腺手术技术的研究,腔镜甲状腺手术在临床上已获取了良好治疗效果。然而,其术后的护理工作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本文就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展开讨论。

  • 标签: 腔镜甲状腺手术 护理工作 健康指导
  • 简介:目的分析妈富隆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期间接受治疗的70例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妈富隆药物使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14%与对照组31.43%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治疗中采用妈富隆进行治疗,与传统治疗进行对比,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各项治疗有效率,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整体效果较为理想,可作为临床药物进行推广.

  • 标签: 妈富隆 人工流产 术后月经不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四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至2021年本院接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进行抽选,将其中30例患者纳入实验,按照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录入15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传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实验组),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患者四肢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0%,同时四肢功能恢复情况也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对于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以帮助四肢功能快速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综合护理 四肢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四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至2021年本院接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进行抽选,将其中30例患者纳入实验,按照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录入15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传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实验组),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患者四肢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0%,同时四肢功能恢复情况也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对于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以帮助四肢功能快速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综合护理 四肢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在院就诊9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9例,采用腹部彩超检查,观察组患者49例,采用腔内彩超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诊断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腔内彩超 剖宫产 早期瘢痕妊娠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压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中的效果。方法 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加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发生情况和发生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3例, 发生率为 7.5%;对照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11例, 发生率为 27.5%;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侧上肢轻度水肿 2例, 中度水肿 1例, 无一例重度水肿。对照组患侧上肢轻度水肿 3例, 中度水肿 7例, 重度水肿患者 1例。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5%;对照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0.0%。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加压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情况,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加压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人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种类之一, 在女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 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其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患者可有疼痛、外观异常、感染等, 严重影响到患者患侧上肢功能及生存质量 [1, 2]。所以,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5年 12月~ 2017年 12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 80例乳腺癌患者, 均能够和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沟通。同时排除精神疾病、不愿意及不能完成实验疗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 49.1±5.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 47.1± 3.6)岁;观察组患者根据 TNM分期:Ⅰ期 11例、Ⅱ期 20例、Ⅲ 9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 48.5±6.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 47.6±4.8)岁;观察组患者根据 TNM分期:Ⅰ期 12例、Ⅱ期 19例、Ⅲ期 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加压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干预。乳腺癌术后患者可因为乳腺术后缺如而导致心理不良情绪产生, 患者产生沮丧、恐惧、担忧等情绪, 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不良情绪实施心理支持, 缓解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减轻不良情绪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的不良影响, 嘱咐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提高患者的信心。②提高全身一般情况 [3]。对患者主要脏器功能进行检查, 了解患者一般情况, 合并有慢性疾病的积极控制和治疗, 达到麻醉和手术的最佳状态。③饮食指导。嘱咐患者摄入清淡食物, 食物要容易消化, 营养要全面, 提高患者抵抗力, 患者要保证充足睡眠, 利于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④术后护理。术后在护理人员协助下, 对患者患侧上肢进行功能锻炼, 改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 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可导致患侧上肢淋巴回流受阻, 因受阻而导致上肢肿胀, 可实施负压吸引方法来消除肿胀, 嘱咐患者要早起进行功能锻炼, 及早防治水肿发生。    加压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后的第 3天, 观察组患者同时实施加压护理干预, 从患侧上肢的前臂中部开始进行按压, 在前臂中部按压时间为 5 min, 施加的压力为 10~ 12 kPa, 而后采用弹力绷带进行束臂, 时间为 10 min, 2次 /d[4, 5]。前臂中度按压结束后, 依次在肘部、肘上部进行按压, 具体按压方法同上。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 12周患侧上肢发生水肿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程度分度情况, 根据文献报道对上肢水肿程度进行分度 [5], 分为轻度水肿(患肢水肿最严重部位周径超出健侧 <3 cm)、中度水肿(患肢水肿最严重部位周径超出健侧 3~ 5 cm)和重度水肿(患肢水肿最严重部位周径超出健侧 >5 cm)。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3例, 发生率为 7.5%;对照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11例, 发生率为 27.5%;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水肿 2例, 中度水肿 1例, 无一例重度水肿。对照组患者轻度水肿 3例, 中度水肿 7例, 重度水肿患者 1例。观察组患者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5%;对照组患者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0.0%。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小结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 在女性人群中高发。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后, 由于疾病本身和术后乳房缺如, 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情绪, 影响术后恢复 [6, 7]。乳腺癌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 如患侧上肢功能运动受限、患侧上肢水肿等, 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影响到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8]。所以, 护理干预在此类患者术后起着重要作用。加压护理干预是针对术后患侧上肢淋巴回流受阻所致水肿而实施的专门护理措施, 通过加压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侧上肢水肿患者减少, 观察组患侧上肢水肿程度中轻度和中度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    综上所述, 加压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情况, 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邓雪莲, 孟强, 戴红芳 .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9( 3): 111-112.     [2] 严梅, 蒋妮, 王雪芹, 等 .复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治疗效果的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6( 12): 1109-1112.     [3] 肖轶容, 徐燕舞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7( 25): 134-135.     [4] 周艳, 朱维萍, 郑平飞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护理与康复, 2010, 8( 1): 7-9.     [5] 段艳芹, 李惠萍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评估研究进展 . 护理学报, 2010, 10( 5): 18-20.     [6] 杨艳 .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 3): 420-422.     [7] 石岚, 吴毓东, 徐卫英, 等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 5): 89-91.     [8] 颜巍, 刘晓舟, 周岩, 等 .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 .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 3): 209-21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