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视觉分析脑电图的镇静管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CPB心脏瓣膜置换患者80例,年龄≥18岁,ASA分级Ⅲ或Ⅳ级,NYHA分级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视觉分析脑电图指导镇静管理组(A组)和BIS指导镇静管理组(B组)。A组通过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深度于C或D级;B组通过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BIS值40~60。记录CPB期间丙泊酚用量及中总用量、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和动脉血气指标。术后第1-7天采用CAM-ICU量表评定术后谵妄发生情况。记录气管拔管时间、ICU驻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谵妄发生率较低(P<0.05),动脉血气指标、丙泊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气管拔管时间、ICU驻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中知晓发生。结论基于视觉分析脑电图的镇静管理有助于降低CPB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 标签: 脑电描记术 苏醒谵妄 心肺转流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魏碧玉 刘涛 刘伟 刘树库 刘洋 王东信 马靖 王天龙 尹春琳 薛张纲 欧阳文 李金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麻醉科,北京 1011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北京 1011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3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3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5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长沙 41001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8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鼻胆管套取方法与留置时间对患者生理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某医院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X线透视下分别采取导丝套取导丝法及导丝套取尿管法进行鼻胆管口鼻转换。比较两组导丝或尿管进入口咽部及导丝圈的一次成功率及次数、导丝圈套取导丝或尿管的一次成功率及次数、导出鼻胆管的一次成功率及次数、操作时间、刺激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62例,导丝进入口咽部的一次成功率93.55%(58/62)、平均置入1.06±0.25次,进入导丝圈的一次成功率95.16%(59/62)、平均置入1.05±0.22 次,一次套取成功率98.39%(61/62)、平均套取1.02±0.13次,导出鼻胆管一次成功率100.00%(62/62),平均操作22.56±4.43s,刺激程度评分1.18±0.43分,并发症发生率9.68%(6/62),包括:恶心6例,呕吐1例,黏膜出血1例。对照组54例,尿管一次置入成功率72.22%(39/54)、平均置入1.35±0.62次,进入导丝圈的一次成功率81.48%(44/54)、平均置入1.22±0.50 次,一次套取成功率87.04%(47/54)、平均套取1.13±0.34次,导出鼻胆管一次成功率96.30%(52/54)、平均导出1.04±0.19次,平均操作52.96±13.60s,刺激程度评分1.44±0.66分,并发症发生率18.52%(10/54),包括:恶心6例,呕吐3例,黏膜出血2例。两组相比,研究组导丝进入咽喉部的置入次数、进入导丝圈的置入次数、套取导丝的次数、操作时间、刺激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鼻胆管导出次数低于对照组,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作者: 李雪 许珍真 史继荣 马靖 尹春琳 李金宝 刘伟 刘树库 欧阳文 薛张纲 王东信 王天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3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5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0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麻醉科,北京 101149,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北京 101149,中南大学湘雅第三医院麻醉科,长沙 41000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北京 10005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低,年发病率约为1/10万,其发病原因多样,目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1例急诊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因心脏黏液瘤引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儿。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9分,术后第3天为0分;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因术前未行静脉溶栓治疗,术后第5天即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3个月随访,患儿恢复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低,年发病率约为1/10万,其发病原因多样,目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1例急诊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因心脏黏液瘤引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儿。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9分,术后第3天为0分;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因术前未行静脉溶栓治疗,术后第5天即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3个月随访,患儿恢复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12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治疗的68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59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术后恢复较快,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73%(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用于治疗胃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 开腹胃癌切除术 对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镜肺癌淋巴结清扫中速即纱的止血效果的观察分析。方法将72例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选取速即纱填塞淋巴结清扫创面,对照组未使用止血材料。对比分析术后的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的引流量、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即纱能有效地减少淋巴结清扫创面渗血,在胸腔镜肺癌根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速即纱 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对行食管癌根治患者围期肺内分流率(Qs/Qt)、炎性因子和Claudin-4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3月至8月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Dex组(观察组)和0.9% NaCl注射液组(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注Dex,先以1.0 μg/kg的负荷剂量(10 min输注完毕),而后以0.4 μg·kg-1·h-1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输注相同量的0.9% NaCl注射液。两组分别在双肺通气后15 min(T0)、单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1 h(T2)、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3)4个时间点取桡动脉血、锁骨下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采集锁骨下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laudin-4水平。结果T0、T1、T2、T3时,对照组Qs/Qt分别为(13.6±3.6)%、(36.1±2.9)%、(31.8±2.4)%、(15.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273,P<0.01),观察组分别为(12.5±1.8)%、(27.4±3.0)%、(27.7±4.2)%、(13.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124,P<0.01),观察组Qs/Qt在T1、T2时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8.011、23.791,均P<0.01);对照组TNF-α浓度分别为(12.4±2.4)pg/ml、(20.5±3.0)pg/ml、(24.8±4.1)pg/ml、(34.3±8.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749,P<0.01),观察组分别为(11.4±3.0)pg/ml、(17.6±2.8)pg/ml、(17.4±3.1)pg/ml、(26.2±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653,P<0.01),观察组在T1、T2、T3时TNF-α浓度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471、44.730、24.132,均P<0.05);对照组IL-6浓度分别为(18.4±4.0)pg/ml、(28.5±5.4)pg/ml、(40.1±6.0)pg/ml、(43.1±6.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151,P<0.01),观察组分别为(17.7±4.8)pg/ml、(21.9±3.9)pg/ml、(24.8±4.6)pg/ml、(24.0±3.8)pg/ml(F=14.655,P<0.01),观察组在T1、T2、T3时IL-6浓度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8.983、120.110、594.878,均P<0.01);对照组Claudin-4浓度分别为(5.9±0.8)ng/ml、(13.6±1.8)ng/ml、(14.7±4.5)ng/ml、(16.8±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32,P<0.01),观察组分别为(5.5±0.7)ng/ml、(16.8±1.8)ng/ml、(18.0±4.8)ng/ml、(21.2±4.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367,P<0.01),观察组在T1、T2、T3时Claudin-4浓度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4.619、7.112,18.766,均P<0.05)。结论Dex对肺内分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能抑制手术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和提升Claudin-4水平,对围期的肺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食管肿瘤 右美托咪啶 肿瘤坏死因子α Claudin-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例)和观察组(n=41例)。对照组采用乳晕旁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评估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颧骨L型截骨降低的女性求美者,利用数字化软件Materialise ProPlan CMF 3.0对术前、后CT进行三维重建,在颞下颌关节的轴位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完成17组有关长度和角度的数据测量,包括轴位面的髁突前后径及矢状面的关节前、上、后间隙。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s表示,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选择30例行颧骨L型截骨降低的女性求美者,初诊年龄为(26.19±4.08)岁,范围21~36岁,其中15例年龄<25岁,15例年龄≥25岁。术后轴位面的髁突前后径(9.406±1.241) mm,略大于术前(9.259±1.276) mm,差值为(0.146±0.388) mm;术后矢状面的关节前、上、后间隙分别为(1.080±0.537) mm、(1.598±0.591) mm、(1.239±0.568) mm,略小于术前(1.193±0.533) mm、(1.907±0.755) mm、(1.670±0.926) mm,差值分别为(0.113±0.409) mm、(0.309±0.711) mm、(0.431±0.78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13项测量指标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颧骨L型截骨降低会对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带来轻微改变,但通过自身代偿,颞下颌关节能适应这种改变并达到新的平衡,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一种安全的轮廓美容手术。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 咬合功能 代偿能力 数字化技术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出现右足趾肿痛、破溃4年,加重1个月的糖尿病足患者,经严格内科治疗及相关检查后,拟行胫骨横向骨搬移,但术前发现小腿内侧皮肤条件欠佳,遂行腓骨横向骨搬移。用微型截骨器在腓骨外侧中段两侧截骨,两截骨线相距约10 cm,远端截骨线距外踝尖约10 cm。术后第8天开始骨搬移,每6小时搬移1次,每天向内侧延长1 mm,搬移14 d后再往回搬移14 d。从术前术后皮温、踝肱指数、CT血管造影、CT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创面愈合情况等进行对比评估。术后28 d创面完全愈合。

  • 标签: 腓骨 骨搬移 糖尿病足 血管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对象选择2020.10-2021.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均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征得其同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8例)及观察组(48例),均为单胎产妇,且为初产产妇。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产妇之间的麻醉效果。主要考察麻醉前及手术完毕的心率(HR)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的心率指标均有一定上升,但是观察组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后共发生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8例不良反应,差异显著(X2=6.008,P=0.014)。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中 麻醉效果 安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半柔性线环切核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4级硬核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例39例(43眼),年龄76~94岁,平均81岁;男22例(26眼),女17例(17眼),其中3例(5眼)为青光眼术后病例,3例(3眼)有前段葡萄膜炎病史,1例(1眼)角膜变性及6例(6眼)糖尿病;对中的角膜内皮变化以及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的发生阶段以及发生率进行组间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半柔性线环使圈核、切核的可控型提高,线环占用的前房空间远低少于传统的劈核器械,手术操作对眼内组织的损伤较小,全部病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9.2%;角膜水肿(+)3眼、(++)1眼,占9.3%;未发生后囊膜破裂。结论半柔性线环切核技术具有操作的可控性好、占用手术空间小、圈核以及切核操作均处于与角膜内皮以及晶状体后囊膜平行的冠状轴面、对眼内组织损伤小的技术特征,可作为过熟硬核白内障摘除的选择式。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训练预适应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全切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接受子宫全切除患者中选出152例,依据护理方法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措施)和实验组(常规护理措施+盆底肌肉训练预适应护理),整理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张力性尿失禁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实验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预适应护理在子宫全切除开始前即开始系统的训练,提高术后训练的依从性,改善盆底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盆底肌训练预适应护理 子宫全切除术 并发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筛选9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达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恢复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烟雾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行联合血运重建术后的临床结局,评估该式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于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行联合血运重建且初次手术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收集这些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术后2周内并发症,并进行随访,与以往报道进行对比。结果30例患者共行46例次联合血运重建,手术时年龄60~75岁,平均(66.1±4.4)岁,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为37%,其中最常见为言语功能障碍,其次为癫痫及过度灌注,未出现脑出血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67个月,平均(26.8±18.4)个月,术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3分,无死亡及重残疾病例。结论老年烟雾病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人群高,但经围手术期严密管理2周内基本均可恢复,术后3个月及以上随访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D打印联合计算机导航技术在眼眶骨折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3D打印联合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眼眶骨折修复手术3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爆裂性骨折29例,眶颧颌骨折1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解剖复位、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程度等。结果随访期间,未出现视神经损伤或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CT检查骨折得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术后6个月复视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Z=-3.64,P<0.001);眼球运动障碍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Z=-3.31,P=0.001)。双眼球凹陷差值由术前2.50(2.00,3.00)mm降低至术后1周的0.00(0.00,1.00)mm(Z=-6.09,P<0.001);双侧眼眶容积差值由术前(2.31±0.63)mm3降低至术后1周(0.47±0.38)mm3(t=16.82,P<0.001);10例眶颧颌骨折患者眶区对称度差值由术前(8.72±1.05)mm降低至术后1周的(1.20±0.49)mm(t=23.39,P<0.001)。结论3D打印联合计算机导航技术在眼眶骨折的整复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眶骨折 3D打印技术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合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围期护理方法。方法:现将我院接收的42例妊娠合并胆囊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病例数均有21例,围期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良好改善,依从性明显提高,术后发生的并发症较少,疼痛程度较轻,跟踪随访显示患者最终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妊娠合并胆囊炎 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