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CT检查在老年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影像检查。观察患者的颈椎病临床分型和CT影像特征,并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椎动脉型患者占28.57%,表现为明显的横突孔狭窄;脊髓型患者占20.00%,表现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导致的椎管狭窄;神经根型患者占24.29%,主要表现为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和椎间隙狭窄;交感神经型患者占17.14%,CT检查缺乏显著特征;混合型患者占10.00%,表现为多种征象的复杂或无特异性特征。结论:CT检查在老年颈椎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不同颈椎病临床分型在CT影像上有特征性变化,有助于临床准确定位和诊断。

  • 标签: CT检查 老年颈椎病 诊断 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单中心较大样本年龄≤45岁的年轻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患队列,探究其临床特点及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所有发病年龄≤45岁的AMI患者,建立单中心年轻早发AMI队列,获取生活方式、临床特征、病变特点、干预方式、临床预后等方面数据,全部患者随访1年,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分析该类人群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以及干预手段对远期预后1年主要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AMI、再次血运重建、需要住院的严重心力衰竭以及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03例AMI患者,男575例(95.36%),女28例(4.64%),中位年龄41(37,44)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22例(69.98%),以前壁心肌梗死的比例更高206例(48.8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81例(30.02%)。吸烟是早发AMI患者最普遍的危险因素(77.45%),其次是高脂血症(48.42%)、高血压(48.09%);吸烟是男性患者最常见危险因素(80.35%),高脂血症是女性患者最常见危险因素(35.71%)。302例患者(50.08%)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12 h,行冠脉造影检查563例(93.37%),患者无明显狭窄、单支、双支、三支、合并有左主干病变分别为15(2.66%)、212(37.66%)、153(25.37%)、167(29.66%)、16(2.84%)例;318例患者(56.48%)血管闭塞支数≥1支。男性组患者合并有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女性组(2.41% vs 12.50%,P=0.026),男性组的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高于女性组STEMI患者(87.31% vs 70.00%,P=0.040)。早发AMI患者1年MACE发生共45例(7.46%),男性1年MACE发生率低于女性[6.96%(40/575) vs 17.86%(5/28),P=0.03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HR:4.184,95% CI:1.583~11.064,P=0.004)、SO-to-FMC≤12 h(HR:0.447,95% CI:0.224~0.889,P=0.022)、LVEF≤40%(HR:3.727,95% CI:1.876~7.405,P<0.001)、LDL(HR:1.315,95% CI:1.041~1.662,P=0.022)、Hcy(HR:1.011,95% CI:1.002~1.019,P=0.011)是早发AMI患者1年内MACE独立风险预测因素。结论吸烟是年青男性AMI最常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是年轻女性AMI最常见危险因素,且合并有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男性,但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比例低于男性,年轻女性长期预后较差。促进年轻男性戒烟,提高年轻女性的治疗依从性是早发AMI防治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发病年龄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表明脂质在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脂质组学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有助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可能为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好的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对心血管系统脂质组学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脂质 脂质组学 质谱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单中心较大样本年龄≤45岁的年轻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患队列,探究其临床特点及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所有发病年龄≤45岁的AMI患者,建立单中心年轻早发AMI队列,获取生活方式、临床特征、病变特点、干预方式、临床预后等方面数据,全部患者随访1年,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分析该类人群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以及干预手段对远期预后1年主要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AMI、再次血运重建、需要住院的严重心力衰竭以及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03例AMI患者,男575例(95.36%),女28例(4.64%),中位年龄41(37,44)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22例(69.98%),以前壁心肌梗死的比例更高206例(48.8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81例(30.02%)。吸烟是早发AMI患者最普遍的危险因素(77.45%),其次是高脂血症(48.42%)、高血压(48.09%);吸烟是男性患者最常见危险因素(80.35%),高脂血症是女性患者最常见危险因素(35.71%)。302例患者(50.08%)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12 h,行冠脉造影检查563例(93.37%),患者无明显狭窄、单支、双支、三支、合并有左主干病变分别为15(2.66%)、212(37.66%)、153(25.37%)、167(29.66%)、16(2.84%)例;318例患者(56.48%)血管闭塞支数≥1支。男性组患者合并有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女性组(2.41% vs 12.50%,P=0.026),男性组的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高于女性组STEMI患者(87.31% vs 70.00%,P=0.040)。早发AMI患者1年MACE发生共45例(7.46%),男性1年MACE发生率低于女性[6.96%(40/575) vs 17.86%(5/28),P=0.03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HR:4.184,95% CI:1.583~11.064,P=0.004)、SO-to-FMC≤12 h(HR:0.447,95% CI:0.224~0.889,P=0.022)、LVEF≤40%(HR:3.727,95% CI:1.876~7.405,P<0.001)、LDL(HR:1.315,95% CI:1.041~1.662,P=0.022)、Hcy(HR:1.011,95% CI:1.002~1.019,P=0.011)是早发AMI患者1年内MACE独立风险预测因素。结论吸烟是年青男性AMI最常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是年轻女性AMI最常见危险因素,且合并有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男性,但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比例低于男性,年轻女性长期预后较差。促进年轻男性戒烟,提高年轻女性的治疗依从性是早发AMI防治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发病年龄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 简介:摘要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住院的抗MDA5+DM-ILD患者62例及同期鼓楼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50名,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黏液样糖蛋白-6(KL-6);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L-6水平在抗MDA5+DM-ILD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组高于疾病稳定组,血清KL-6水平与C反应蛋白及ESR存在显著正相关。血清KL-6>1 417 U/ml的抗MDA5+DM-ILD患者生存显著低于KL-6≤1 417 U/ml的患者。高水平的血清 KL-6与抗MDA5+DM-ILD患者疾病活动性有关,提示预后不佳。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11月8—10日,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间质性肺疾病学术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819名代表注册参会,实际到会近千人,会议来稿310篇。自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成立以来,迄今已举办了6次全国学术会议,我国间质性肺疾病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该领域已经越来越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次会议讨论决定自2019年起改为每2年举办1次间质性肺疾病学术会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晚期静脉移植血管疾病(SVGD)患者于静脉移植血管及自身冠状动脉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登记的1 608例CABG术后患者中筛选术后1年因心绞痛症状复发住院且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静脉移植血管狭窄≥50%患者165例。根据造影结果及术者临床经验判断缺血相关血管并对静脉移植血管或自身冠状动脉行介入治疗,依据介入治疗部位将纳入患者分为静脉移植血管组(53例)及自身冠状动脉组(112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两组出院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晚期SVGD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65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98例(59.4%),年龄(64.2±7.1)岁。随访时间12(8,12)个月。静脉移植血管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0.57%(48/53),住院期间3例(5.66%)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3.77%)死亡。自身冠状动脉组的手术成功率88.39%(99/112),住院期间7例(6.25%)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成功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身冠状动脉组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静脉移植血管组(P<0.05)。出院12个月内静脉移植血管组MACE发生率与自身冠状动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2%(6/53)比10.71%(12/112),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两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73.58%(39/53)比66.13%(74/112),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HR=41.203,95%CI 4.859~349.361,P<0.01)及合并外周血管疾病(HR=2.808,95%CI 1.067~7.393,P<0.05)为晚期SVGD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术后晚期SVGD患者行静脉移植血管及自身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安全性均较好;自身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住院期间病死率较静脉移植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低;伴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静脉移植血管疾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对ACS从概念、病生理机制到治疗策略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尤其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为其概念和治疗策略的更新和完善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依据.本文就ACS的概念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