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入的特需病房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紧急事件发生率:对照组紧急事件发生率10例(28.57%),观察组紧急事件发生率3例(8.57%),观察组紧急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可提升特需病房临床护理质量,可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 特需病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ICU内患者病症情况复杂,一般需长时间接受机械通气,但是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下患者肢体活动少、镇静时间长,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情况,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随着相关康复医学理念及其技术的发展,临床上认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要重视加强早期活动护理,有研究表明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基于此在本文中便重点探析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活动护理干预。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早期活动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重症脑梗死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院内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确诊的重度脑梗死并配合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参与实验,以双盲法原则为分组依据,就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6例,压疮风险预警护理)的压疮发生情况和家属对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统计结果相较对照组居更低(P<0.05);观察组家属对预防压疮的知识掌握评分高之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疮风险预警护理能够提高家属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处理能力,可有效减少重症脑梗死患者压力性损伤情况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意义。

  • 标签: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 重症脑梗死 压力性损伤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raeb评分对伴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VH)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伴IVH的高分级aSAH患者。高分级aSAH定义为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 WFNS)分级Ⅳ~Ⅴ级。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 mRS)进行转归评估,≤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Graeb评分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Graeb评分对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6例伴IVH的高分级aSAH患者。动脉瘤治疗方式:开颅夹闭42例(48.8%),血管内栓塞21例(24.4%),保守治疗23例(26.7%)。转归良好29例(33.7%),转归不良57例(66.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raeb评分>6分[优势比(odds ratio, OR)26.36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4.106~169.235;P<0.001]、改良Fisher分级3~4级(OR 11.674,95% CI 1.540~88.512;P=0.017)以及并发慢性脑积水(OR 21.236,95% CI 2.883~156.431;P=0.003)是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Graeb评分预测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95% CI 0.760~0.926;P<0.001),最佳截断值为6.5分,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9%和86.2%。结论Graeb评分是伴IVH的高分级aSAH患者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Graeb评分>6.5分对此类患者转归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脑出血 脑室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维持老年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体温在正常范围,减少低体温的发生;探讨一种行肾脏替代治疗时安全有效的保温方法。研究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贝朗血滤机,贝朗一次性使用血液净化滤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均采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26,通路选择深静脉双腔血滤管,置换液常温保存,均采用CVVH前稀释,枸橼酸钠抗凝,血流速设置引血速度80mL/min,循环稳定后血流速保持150-200ml/min,置换液2000-3000mL/h,治疗量30-40mL/kg/h。在CRRT过程中监测每组中心体温(直肠温度)日本光电心电监护仪连续肛温监测,将体温探头置入患者直肠内6-7cm处,直接读数,定期监测有无脱落。结果两组患者术中30min的体温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60、90、120min的体温数值分别为(36.1±0.3)、(36.2±0.6)、(36.5±0.6)℃,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35.6±0.2)、(35.4±0.2)、(35.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早期保温干预 老年 CRRT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早期妊娠丢失及累积妊娠结局的影响,AMH是否可以作为评价卵母细胞质量的指标。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首次取卵周期的3701例女性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和低龄组(<35岁),参考博洛尼亚和波塞冬标准,按AMH水平分为3组,低AMH组(AMH≤1 μg/L)、中低AMH组(1 μg/L<AMH<2 μg/L)和正常AMH组(2 μg/L≤AMH<6 μg/L)。比较各组女性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数据,探讨各组间早期妊娠丢失、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以正常AMH组为参照组,控制混杂因素(年龄、不孕原因、刺激方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内膜厚度、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分析AMH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无论低龄或是高龄患者,不同AMH水平间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早期妊娠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龄患者中,低AMH组、中低AMH组和正常AMH组累积妊娠率分别为61.9%(211/341)、66.0%(319/483)、69.3%(1219/1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累积活产率分别为50.1%(171/341)、57.8%(279/483)、57.1%(1005/1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低龄患者中低AMH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均低于正常AMH组(OR=0.617,95% CI=0.460~0.829,P=0.001;OR=0.660,95% CI=0.496~0.878,P=0.004);中低AMH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低于正常AMH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中AMH水平不同的3组间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行IVF/ICSI助孕女性首次取卵周期中,AMH水平与早期妊娠丢失的发生率无关。在低龄女性中,AMH水平是影响累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AMH≤1 μg/L的女性助孕结局明显降低。在高龄女性中,AMH水平与累积妊娠结局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AMH水平可能不是卵母细胞质量的评价指标。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受精,体外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妊娠结局 胚胎丢失 卵母细胞 活胎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同时可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持续和住院时间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代谢指标和免疫指标含量的统计学差异,并对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PAB、ALB、T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指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持续性腹泻、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呼吸系统合并症的晚期早产儿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晚期早产儿的临床数据,以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来自北京地区21家医院的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生后短期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呼吸系统疾病组,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共入组959例晚期早产儿,其中男530例,女429例。959例中237例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为24.7%,以感染性肺炎为最多[81例(8.4%)],其次为新生儿湿肺[65例(6.8%)],第3位为羊水吸入[51例(5.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居第4位[24例(2.5%)]。患儿均痊愈出院。呼吸系统疾病组237例,对照组722例,2组性别、母亲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系统疾病组患儿剖宫产娩出者更多(73.4%比59.7%,χ2=14.43,P<0.001),1分钟Apgar评分较低[(9.41±1.66)分比(9.83±0.53)分,t=5.4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呼吸系统疾病组患儿母亲有合并症者较多(66.7%比58.6%,χ2=4.877,P=0.027),各种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系统疾病组患儿母亲以妊高征及先兆子痫较多(27.8%比22.6%,χ2=2.728,P=0.099)。2组患儿出生胎龄、体质量、身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系统疾病组患儿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较多(18.8%比14.1%,6.3%比2.4%,χ2=8.960,P=0.011)。呼吸系统疾病组患儿,因为需要住院治疗,住院天数显著长于对照组患儿[(9.00±4.42) d比(6.82±4.19) d,t=6.676,P<0.001]。结论晚期早产儿中约1/4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母亲孕期有妊高征和先兆子痫、剖宫产娩出患儿需密切监测,非适于胎龄儿更易于患呼吸系统疾病,应给予适宜的呼吸支持治疗,以利于顺利渡过转换期。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危险因素 晚期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运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积极影响。方法:将已接诊的7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摸球法随机分组,观察组中39例,对照组中40例,对照组行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观察组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前数据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空腹以及餐后2h胰岛素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效果 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