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情况,对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前护理,提出解决方法,供同行借鉴。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将护理干预应用至冠心病患者中,探究对其临床症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7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25例。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LVEF和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距,P>0.05。干预后对比组低于实验组,P<0.05。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距离与对比组相比较远,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冠心病 生活质量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跨位(即斜仰卧-截石位)超微通道经肾镜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共对我院96例患者施行斜跨位超微通道经肾镜碎石取石术。男60例,女36例,年龄25~66岁。结石长径(22±7,15~41)mm。术中将患者置于患侧斜向上45°斜跨位,逆行留置9.5/11.5 F输尿管通道鞘或7 F输尿管导管。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穿刺成功后逐步扩张并置入11/13 F超微通道经肾镜外鞘。采用200 μm钬激光碎石。取石满意后,根据结石碎片清除情况、通道是否有出血决定是否留置双J管和(或)肾造瘘管。结果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33)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6±11)g/L。术后4例出现发热38.5~38.9℃。无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1.3)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1.7%(88/96)。结论斜跨位下超微通道经肾镜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且结石清除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超微通道 经皮肾镜 斜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多通道经肾镜碎石术(PCNL)与单通道经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ECIRS)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多通道PCNL及单通道ECIRS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手术体位均为斜跨位(即斜仰卧-截石位),采用超声引导肾穿刺;两组均常规留置F6双J管与肾造瘘管。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平片(KUB)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估结石清除率(SFR),无结石残留或残留碎片<4 mm视为结石清除。比较分析两组的SFR、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女70例,男65例,平均年龄50.8岁。其中74例行多通道PCNL,61例行单通道ECIRS。PCNL组肾结石长径为(58.5±11.4)mm,ECIRS组结石长径为(57.7±11.6)mm(P=0.658)。两组术后24 h的SFR(81.1% 比 80.3%)与术后1个月的SFR(91.9%比9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L组对比ECIRS组需更长的手术时间[M(Q1,Q3)为130(100,171)比105(90,135)min,P=0.015]。PCNL组的Clavien-Dindo 2级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18.92%比1.64%,P<0.01),且住院时间长于ECIRS组[M(Q1,Q3)为8(7,9)比6(5,8)d,P<0.01]。结论斜跨位多通道PCNL和单通道ECIRS处理鹿角形肾结石均安全有效,两种手术方法的SFR相当,ECIRS组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率、更短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鹿角形肾结石 斜跨位 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桥接方案在长期抗栓治疗患者微创肾镜取石术(mPCNL)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50例长期抗栓治疗行m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血栓高风险患者入院后换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术前12 h停用低分子肝素,术后48 h内恢复低分子肝素抗凝,拔除肾造瘘管后48 h内恢复术前抗栓治疗,为桥接组。29例血栓中低风险患者术前7 d停用抗栓药物,拔除肾造瘘管后48 h内恢复术前抗栓治疗,为非桥接组。桥接组与非桥接组患者年龄[(59.7±7.1)岁与(52.4±10.4)岁]、性别[男/女:14/7例与19/10例]、体质指数[(24.3±3.9)kg/m2与(24.7±5.1) kg/m2]、S.T.O.N.E.评分[(7.4±1.1)分与(6.9±1.0)分]、结石表面积[314.0(31.4~1 130.4)mm2与282.5(64.7~866.0)mm2]、结石累及肾盏[单一肾盏/多个肾盏:6/15例与13/16例]及结石相关手术史[34%(7/21)与24%(7/29)]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围手术期数据,分析术后结石清除情况以及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桥接组18例行单通道手术,3例行双通道手术手术时间80(35~180)min。非桥接组27例行单通道手术,2例行双通道手术手术时间80(30~160)min。两组单通道比例和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组与非桥接组血红蛋白变化值[18(-2~66)g/L与14(-25~64)g/L]、术后住院时间[(8.6±3.5)d与(7.1±2.3)d]、术后30 d结石清除率[81.0%(17/21)与75.9%(22/29)]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术后输血(P=0.74),无行介入栓塞治疗者。桥接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血栓相关并发症。结论对长期抗栓治疗的患者行mPCNL时,围手术期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方案并未增加出血相关风险,且未影响mPCNL的结石清除率。

  • 标签: 肾结石 抗栓治疗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围手术期 桥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