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期聚集性疫情特征,为今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2月28日海淀区COVID-19聚集性疫情感染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特征。结果疫情初期海淀区共发生聚集性疫情13起,涉及感染者45例,死亡5例,以家庭聚集(11/13)、外省输入(9/13)为主;潜伏期传播4起;潜伏期M(P25,P75)为5(3.5,7.5)d;代间距M(P25,P75)为5(3.5,11.5)d;50%(13/26)的主动就医患者多次就诊;84.1%(37/44)的病例于发病前2d至发病后7d检出新冠病毒核酸;总续发率11.6%(29/249),家庭续发率32.1%(27/84)。结论海淀区COVID-19疫情初期以家庭聚集为主,提高病例早期识别能力、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及尽早采样,有利于遏制疫情传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续发率
  • 作者: 黄琪 刘方遥 毛乃颖 孙静怡 董梅 谢会 刘锋 张恒 于霞丽 董建平 许文波 黄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069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 北京市预防医学科学院 北京市结核病控制研究与防治所,北京100013,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北京10009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102206 卫生部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北京市海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北京100080,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 
  • 简介:摘要为探讨新型生物标本口腔液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采集2021年10—11月北京两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7例确诊病例的口腔液及配对的呼吸道和血液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血清抗体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SARS-CoV-2核酸和IgG抗体,同时采用新建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口腔液标本SARS-CoV-2 IgG抗体。结果显示,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鼻咽拭子、咽拭子和口腔液标本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中2例病例口腔液双基因循环阈值(Ct值)与咽拭子相近,1例高于咽拭子。获得1例确诊病例口腔液标本全基因组序列,属于VOC/Delta变异株。口腔液和配对血清标本SARS-CoV-2 IgG抗体均为阳性,口腔液的S/CO值较血清低。其中,采集到口腔液系列标本的病例,口腔液抗体水平在发病后11~32 d呈上升趋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口腔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海淀区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污染情况,并规范出现污染后的处置措施。方法对海淀区34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内物表进行涂抹采样,运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海淀区34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采集的510件样本中,有1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推测污染原因为八连管管盖崩开导致核酸扩增仪内部被阳性对照扩增后的基因片段污染。发现污染后对该实验室采取了检测结果追溯、清洁消毒、设备耗材更换、人员培训、消毒效果验证及盲样考核验收等措施,可以有效去除实验室内核酸污染。结论海淀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总体可控,通过人员培训、制度撰写、消毒清洁效果验证等措施可以提高检测机构处置实验室污染的能力。建议所有实验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并定期开展实验室污染监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实验室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海淀区某商品交易市场(Y市场)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分析其传播链及传播模式,为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聚集性疫情调查方法,描述COVID-19病例三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绘制病例发病时序图和分析传播链。采集调查对象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于北京市丰台区某农产品批发市场(X市场),由Y市场1名从业人员暴露于X市场引发,随后在Y市场、周边社区、美食城、公司、家庭等地导致8起聚集性疫情,共报告关联性COVID-19确诊病例20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10-14日,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中位数为45岁,年龄范围5~87岁;首发症状以发热(10/20)、咽部不适(7/20)为主;潜伏期中位数5(IQR:3~8)d;代间距中位数5 d;续发率3.7%(20/538),家庭密切接触者续发率14.0%(7/50)。结论Y市场COVID-19疫情是通过被污染环境、物品、人员接触等多种暴露方式导致的聚集性疫情,北京市海淀区通过综合防控措施使COVID-19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传播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年流感季集中发热疫情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18年10月—2019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共上报62起集中发热疫情,其中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占疫情总数的88.71%(55/62),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疫情分别占9.68%(6/62)和1.61%(1/62);罹患率波动在5.08%~62.86%之间,总罹患率为29.07%(795/2 735);疫情主要集中在2018年12月和2019年3月;小学是主要的疫情发生场所;咽拭子样本阳性检出率为72.40%,2018年12月—2019年1月引起集中发热疫情的优势毒株为甲型H3N2流感病毒,2019年3月至4月优势毒株转换为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病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咽痛、头痛为主;接种流感疫苗学生的发病率与未接种流感疫苗学生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x2 = 3.743,P>0.05)。结论2018—2019年海淀区流感季集中发热疫情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在学校,危害人群主要为小学生,建议在流感高发季节,学校应积极开展措施预防流感,切实做好校园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 标签: 学校 集中发热 流行特征 消毒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