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空期临床疗效。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康复空期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康复空期患者中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康复空期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悬灸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历史悠久,因其独特的治疗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评估悬灸疗法在中医护理中的安全性与操作技巧,通过对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间66例患者的临床应用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悬灸疗法在遵循正确操作技巧的前提下,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66例患者中,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悬灸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5%,表明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还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悬灸疗法在中医护理实践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悬灸疗法 中医护理 安全性 操作技巧 统计学分析
  • 简介:摘要: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以下简称PICC)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化疗、抗生素和血液制品的管理。虽然通常认为PICC往往是安全的,但使用PICC也发生了感染和血栓事件,需要研究来指导未来的临床预防和管理。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周中心置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PICC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癌症患者的管理,这一群体既具有血管血栓栓塞的额外风险,也具有复杂的发病率。但实际可以说,PICC在帮助肿瘤患者提供最佳静脉通路的同时,也经常出现导管堵塞、导管异位、导管脱出等问题,从而危害肿瘤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需要加大对PICC系列内容的研究,文章主要从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的研究进展及对策这一方向出发,希望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核心位置、产生原因以及处置的对策。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妇科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120例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实验组的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P<0.05。实验组的舒适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理可降低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手术 下肢淋巴水肿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理论的融合,气交灸与穴位贴敷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现代护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索气交灸与穴位贴敷在现代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通过对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间68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评估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气交灸与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缓解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气交灸与穴位贴敷在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方面的有效性。此外,两种方法的安全性评估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表明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气交灸 穴位贴敷 现代护理 综合应用 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