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达沙替尼相关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报道达沙替尼相关PH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达沙替尼剂量、PH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干预措施和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为24篇,报道患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3~73岁,平均50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达沙替尼剂量为140 mg/d者14例,100 mg/d者7例,70 mg/d者2例,不详2例;开始服用达沙替尼至发生PH的时间为10 d~144个月,中位时间37个月;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症状者24例,水肿8例,肝肿大5例,颈静脉扩张5例,咳嗽、胸闷各3例,胸痛2例,乏力1例;胸部CT、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出现胸腔积液和/或心包积液者20例;WHO功能分级为Ⅳ级者8例,Ⅲ级9例,Ⅱ级4例,不明4例。右心导管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25例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和/或肺动脉收缩压均升高。诊断PH后,24例患者遵医嘱停用达沙替尼,其中22例给予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2例未予特殊干预;1例自行间断服用达沙替尼。19例患者换用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停用达沙替尼并对症治疗1周至36个月(平均7个月)后,好转17例,部分好转7例,不详1例。结论达沙替尼相关PH多见于CML患者,男性多见,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37个月,临床表现多为呼吸困难,多合并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停药及予特异性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好转。

  • 标签: 蛋白激酶抑制剂 肺动脉高压 病例报告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1例45岁男性患者因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应用卡格列净100 mg口服、1次/d。用药第4天出现轻微腹胀、乏力;第5天,患者恶心、浑身乏力,尿液呈深棕色,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Scr)136 μmol/L,血尿素氮(BUN)9.7 mmol/L,尿蛋白(+),尿潜血(++)。考虑为卡格列净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停用该药并给予阿卡波糖50 mg餐前口服、3次/d,海昆肾喜胶囊2粒口服、3次/d,金水宝胶囊3粒口服、3次/d。停用卡格列净2 d后患者恶心、乏力症状消失,尿液颜色正常。停药5 d后患者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5.6 mmol/L,Scr 112 μmol/L,BUN 8.5 mmol/L,尿蛋白(-),尿潜血(-)。19 d后复查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患者未再出现不适症状。

  • 标签: 卡格列净 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1例42岁男性患者因醉酒后摔伤,伤口污染严重,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预防感染。首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约2 min(注入药液约4 ml)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心率12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测不到,血氧饱和度0.80。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并给予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抗过敏治疗。2 min后,患者心率降至50次/min,呼吸减弱至8次/min,皮肤紫绀。诊断为过敏性休克,Ⅱ型呼吸衰竭。立即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气囊辅助通气,去甲肾上腺素抗休克。3 h后,患者出现茶色尿,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清肌酐升高;肌酸激酶峰值达17 160 U/L,肌红蛋白>3 000 μg/L,血清肌酐峰值达492 μmol/L,考虑横纹肌溶解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给予血液滤过、血浆输注、纠正酸中毒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0 h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继续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逐渐好转。34 d后,患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肌酐均恢复至正常值。38 d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撤离呼吸机。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过敏反应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1例56岁女性患者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予依帕司他50 mg口服、3次/d。当天服药3次后(首次用药后约10 h),患者面部出现红色丘疹,头颈部出现风团样红斑。服药第2天,皮疹进行性加重并诊断为多形红斑型药疹。考虑为依帕司他所致,将该药换为硫辛酸注射液,并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对症治疗。3 d后,患者过敏症状减轻,逐步停用抗过敏药物,其他药物继续使用;6 d后,患者无不适,停药出院。20 d后随访,患者皮疹未复发。

  • 标签: 药疹 多形红斑型 依帕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