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至2016年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HFRS患者。根据病期患者被分为发热期8例,低血压少尿期13例,多尿期8例,恢复期6例,并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症组19例和重症组16例。纳入2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按病期采集血标本,分别检测血浆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LSD-t检验。结果重症组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t=3.239、5.585),重症组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血浆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轻症组(t=2.201、3.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的P选择素(t=4.621、5.129)、L选择素(t=5.321、5.641)、E选择素(t=14.915、10.72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t=9.071、9.580)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分别与白细胞计数(r=0.521、0.355)、中性粒细胞计数(r=0.512、0.457)、单核细胞计数(r=0.479、0.387)呈正相关(均P<0.01)。重症组肌酸激酶同工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在发热期(t=4.049、3.887、6.021、4.660)与低血压少尿期(t=4.614、3.955、4.937、4.396)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症组尿素氮、肌酐在发热期(t=11.127、8.342)和低血压少尿期(t=10.078、6.011)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与P选择素、L选择素、E选择素呈正相关(r=0.365、0.401、0.425,P=0.002、0.013、0.004)。重症组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6.977、7.862)、国际标准化比值(t=6.326、6.664)、D-二聚体(t=9.455、10.848)水平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症组纤维蛋白原在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分别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14、-5.674,均P<0.01)。重症组血小板计数在发热期与低血压少尿期分别低于健康对照组(t=-12.795、-14.160),而血小板平均体积在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t=8.132、9.9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FRS患者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所介导的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引起毛细血管损伤和多器官损伤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8 P选择素 E选择素 L选择素 胞间黏附分子1 多器官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损伤标志物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HFRS患者,轻症组(轻型+中型)21例,重症组(重型+危重型)18例,另选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相关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P选择素、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患者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多尿期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延长(t=4.695、5.276、3.763),国际标准化比值(t=7.434、7.950、5.289)和D-二聚体水平(t=10.342、11.222、8.967)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t=-11.840、-13.364、-7.234),vWF(t=10.073、15.987、12.108)和P选择素(t=3.927、10.161、3.222)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患者的相关凝血指标变化进一步加重,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患者低血压少尿期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t=2.514),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APTT延长(t=2.670,3.033),而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多尿期的血小板计数降低(t=-3.513、-5.501,-3.9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在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和多尿期的vWF(t=18.446、14.589、16.350)、组织因子(t=8.843、7.283、4.234),以及前2期的P选择素水平(t=5.929、6.83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vWF、P选择素、组织因子分别与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之间呈负相关(与APTT之间r=-0.368、-0.377、-0.414,与国际标准化比值之间r=-0.347、-0.464、-0.446,与D-二聚体之间r=-0.512、-0.547、-0.439,与血小板计数之间r=-0.580、-0.607、-0.477;均P<0.01);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酐水平之间呈正相关(与肌酸激酶同工酶之间r=0.284、0.369、0.610,与肌酐之间r=0.323、0.400、0.488;均P<0.01)。结论以vWF、P选择素、组织因子升高为标志的毛细血管损伤是导致HFRS患者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与多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P选择素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在春节后前3周急诊入院行急诊及限期手术患者的收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3~23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就诊并入院行急诊或限期手术的151例患者资料。其中普通病房125例,男70例,女55例;年龄(51.1±14.9)岁;2例行急诊手术,123例行限期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9.9±6.1) d。老年病房26例;男7例,女19例;年龄(80.8±7.0)岁;全部行限期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4±6.3)d。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和院内应急预案,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相关经验,制定并优化疫情期间急诊接诊、收住入院、急诊/限期手术、术后康复、疑似病例处理等流程。结果普通病房患者住院时间为(6.8±4.6)d,老年病房患者住院时间为(5.1±2.0)d。普通病房共有17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出现体温升高(体温≥37.3 ℃),其中4例出现在入院时,均为吸收热。老年病房共有11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出现体温升高,3例出现在入院时,其中1例诊断为普通肺炎,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正常,手术后病情稳定。其余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COVID-19相关并发症。结论一线急诊、病房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应随时保持危机意识,严格执行相应防控流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创伤骨科 急诊处理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