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预阶段和基础医学阶段在线教学情况,为提高在线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预阶段和基础医学阶段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105名本科生及其10名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在线教学优缺点等方面的调查。通过Fisher精确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37.1%(39/105)的学生和6名教师均认为教师在线教学的备课充分程度与传统教学相当,39.0%(41/105)的学生和3名教师认为教师的备课充分程度是传统教学备课时的125%以上;分别有35.2%(37/105)、19.1%(20/105)、4.8%(5/105)的学生和3名、2名、1名教师认为在线教学课堂互动效果下降至传统教学时的75%、50%、25%。学生和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备课充分程度和课堂互动效果的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师认为在线教学的优点排在前3位的是课堂内容可以回看、教师授课时间地点更为灵活、可以给多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课;教师认为在线教学的难点排在前3位的是实验、操作等实践课程无法开展、网络卡顿问题、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63.8%(67/105)的学生和8名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可以部分取代传统教学,但仍然应以传统教学为主。结论在线教学中教师备课充分程度较高,但课堂互动效果不如传统教学。目前的教学仍然应当以传统教学为主,在线教学仅可以取代除实践课程之外的部分传统教学。

  • 标签: 医学院校 在线教学 学习效率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多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T1期肾肿瘤患者。纳入标准:①需要进行肾部分切除治疗的患者;②肿瘤TNM分期为T1期;③R.E.N.A.L.评分≤9分;④年龄18~75岁。排除标准:①有未控制的严重疾病或急性感染者;②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糖尿病且不能控制,不能达到手术标准者;③有免疫系统疾病且不能控制,不能达到手术标准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所有患者均采用康多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行肾部分切除术。收集患者术前、围手术期及随访等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例患者,男16例,女10例;中位年龄53(33~74)岁;中位体质指数25.99(20.90~32.91)kg/m2;左肾肿瘤12例,右肾肿瘤14例;肿瘤直径中位值2.2(1.0~3.5)cm。所有手术按照既定手术方案切除病变组织,热缺血时间中位值17.7(7.1~29.2)min,设备对接时间中位值4.7(2.3~9.9)min,机械臂手术时间中位值65(37~155)min,美国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NASA-TLX)评分中位值5.3(2.0~28.0)分,术中无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4(4~5)d。术后病理检查示所有肿瘤切缘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随访1个月均无Clavien≥Ⅱ级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康多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行肾部分切除术,无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和手术并发症发生,该系统用于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

  • 标签: 肾肿瘤 机器人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习周中的北京大学医学本科生对在线学习效果评估的差异,探讨提升医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2月17日至2020年3月15日,处于北京大学医学预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3个阶段,进行线上学习的2016级~2019级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和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共64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处于不同阶段和不同学习时段的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结果从医学预科、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学习阶段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的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同时,与教师沟通的质量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393,P<0.01)。随着在线教学学习时段的推进,学生与教师沟通效果有所提高,而对学习的兴趣有所下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时,对自身学习状态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结论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在线学习周中的医学本科生的在线学习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学生 在线学习 阶段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行超早期静脉溶栓,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时,再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早期护理干预